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2017-09-06 11:43罗凯赵军涛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建筑工程

罗凯+赵军涛

摘 要: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混凝土是按照相应比例将骨料、水与胶结材料等进行合理配置,随后经搅拌振捣形成整体,最终在相应条件下利用养护措施形成的人造石材,相比其他施工材料,混凝土的特点为原料多、成本低、施工工艺简便及良好的抗压强度与耐久性等,进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准备;施工流程

建筑工程是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建筑工程事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基于此,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能。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及质量,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产生。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材料准备

水泥:在水泥材料选择中,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建筑项目的强度需求及水泥性能的不同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强度符合施工规定,在选择使用前期必须测试有特殊承重要求的位置,在确保其质量合格后,在进行使用。

骨料:在混凝土成分构成中,骨料占有重要位置。骨料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高低,在选择骨料颗粒较粗的材料时,必须重点检查其质地、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级配、最大粒径等参数。在骨料较细材料选择中,必须对其而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进行检测,特别是检测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含泥量。

水:在拌和混凝土用水中必须选用可饮用水,如必须选用不可饮用的水,必须在拌合前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坚决不能利用工业废水、较高酸性程度的水及生活污水。

外加剂:在外加剂选用中,必须确保产家的资质,必须提供外加剂的性能检测报告。为确保外加剂与水泥能够相适应,必须在应用前进行相关性能的检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外加剂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为确保拌和的均匀度,必须对拌和时间进行准确控制。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流程

1、混凝土拌合

在材确定料后,要对其进行取样工作,配比设计由实验室进行。在配比试验中,不能出现少配、错配、漏配等现象,这样将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配比试验完成后在检测混凝土的性能,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规定时,再进行混凝土大量地拌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检测、调整骨料的含水率,在投料作业时,必须对其用量进行有效控制,不能超过搅拌机具的额定容量,拌和作业结束后必须监测拌料坍落度及离析现象。

2、运输

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运输方法。通常选用提升架、起重机等作为垂直运输方式,选用推车、小型翻斗车等进行现场搅拌运输,利用手推车对楼面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具有均匀性,不能出现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或混凝土离析、砂浆流失、沁水等现象也不能在运输工程中出现,为尽可能减少运输时间,浇筑作业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同时对运输的周转次数减少。

3、浇筑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先检查钢筋与模板,确保符合混凝土浇筑的要求,并增加浇筑方式的科学性。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在3米以下,如浇筑方式选用分层分块,每一层高度确定时,必须严格遵循钢筋密集程度及结构特点。在控制分层高度时,通常将其长度设置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当选用平板振捣器作为振捣设备时,必须对其分层厚度进行严格控制,通常控制在200毫米的范围内。在浇筑过程中必须确保其连续性,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出现间断等现象。如出现问题,必须暂停浇筑作业,则对其间断时间要进行严格控制及尽可能减短,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有效施工。必须对钢筋、模板等设备的变位现象进行观察、整改。当梁体较大时浇筑施工可单独进行,对无法浇筑到的部位,施工缝预留在建立小的位置。

4、振捣

浇筑后振捣混凝土必须及时,振捣的目的是使模板的各个角落都能有混凝土,这样可以实现混凝土的最大均匀度及密实度。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振捣施工可以分为两种:机械施工及人工振捣施工。振捣施工中必须选用插进快速拔出缓慢的方式,在插点位置选择中必须重视其均匀性,避免漏振情况的产生。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混凝土,防止缝隙出现在两层混凝土之间。在每个插点都要进行20秒左右的不断振捣作业,确保表面没有下沉、气泡等现象。在振捣过程中如应用平板振捣器,必须确保能够覆盖振实位置。

5、养护

在混凝土终凝结束后,必须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利用养护施工可以增长混凝土的硬度及强度。在混凝土养护阶段必须确保其湿润度,通常采用的养护方法为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作业,将其养护时间控制在2周以上。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对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中实施有效控制。如果施工方案不恰当,就会容易发生基坑坍塌的安全事故。一旦基坑深度超过5m,就必须由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组对其进行深基坑方案论证,只有通过专家论证的基础围护施工方案才能够进行指导施工。

2、建筑工程质量需要精准的测量和精心的施工。高层建筑测量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建筑物轴线、标高、垂直度的控制,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及是否符合规划要求,故必须在开工前就制定好施测方案,确定好红外线等测量仪器,建立好施工控制网,采用外控法和内控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经过严格的校对及复核,确保测量精度。

3、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裂缝,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高层建筑中混凝土量较大、强度要求高,混凝土裂缝需要提前预防,特别是做好砼的早期养护。对于新浇筑的混凝土,需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使內部约束力过大而导致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则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应对表面、中间及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是前三天)。对于混凝土浇筑以后的内部温度差宜控制在20℃以内,避免因温差过大使混凝土从内部开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施工技术不正确或技术水平较低,就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最终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正常建设及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并加大管理力度,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依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只有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才能为施工质量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延颖;;浅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8期.

[2] 许洪磊;高谊涛;;浅论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及裂缝[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彦鸽;于红杰;;高强混凝土应用问题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祝成展.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发展导向. 2012(14).

[5] 陆总兵;论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与施工技术控制要点[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猜你喜欢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PP—R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基于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究
某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控制技术
市政道路砂砾换填施工技术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分析道桥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