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4例临床观察

2017-09-08 06:48郝喜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吡啶补阳强直性

王 忠 郝喜凤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科,河南 新密 452371

补阳还五汤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4例临床观察

王 忠 郝喜凤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科,河南 新密 45237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血清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介素-33、C反应蛋白、瘦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口服0.5g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4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腰椎活动度及血清ESR、IL-33、CRP、Leptin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腰椎活动度较高,血清ESR、Leptin、CRP及IL-33水平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对照组为6.98%(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血清学各指标水平。

强直性脊柱炎;补阳还五汤;柳氮磺吡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临床常见慢性进展性炎性病变,由感染、内分泌紊乱、遗传、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等多种因素引起,病发时多伴有腰骶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可侵犯患者中轴关节、骶髂关节、外周关节,严重者甚至导致脊柱及骶髂关节纤维化、骨性强直、累及内脏等脏器组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1]。免疫抑制剂及非甾体药物为目前临床治疗AS常用方法,取得一定效果,但需长期服药,易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柳氮磺吡啶可调节机体免疫,延缓肌腱及关节的侵蚀速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中医认为其由血瘀气虚脉阻所致,治当以活血补气、舒经通络为主[2]。笔者将柳氮磺吡啶与补阳还五汤联合应用于AS,探讨其对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血清ESR、IL-33、CRP、Leptin水平变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7.38±9.7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60±2.30)年;观察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8.40±9.70)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6.51±2.39)年。对比两组性别、病程及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陈孝平等主编的《外科学》中AS诊断标准[3],患者知晓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治疗者;合并其他风湿性疾病者;存在关节畸形或已丧失劳动能力者;对柳氮磺吡啶或补阳还五汤药物成分过敏者。

1.3 方法 叮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睡硬板床。对照组前7天口服0.5g柳氮磺吡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46)治疗,2次/d,第8天起改剂量为1.0g/次,2次/d,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药方组成:当归尾6g,川芎3g,桃仁3g,生黄芪120g,赤芍10g,红花3g,地龙10g,以水煎服,1剂/d,2次/d,持续治疗6个月。

2 结果

2.1 两组腰椎活动度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腰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ESR、Leptin、CRP及IL-3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33.58±1.164.37±1.17观察组443.62±1.175.20±1.1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出现1例腹泻、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观察组出现1例白细胞减少、1例皮疹、2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例数时间ESR/mm/hIL-33/pg/mLLeptin/ng/mLCRP/mg/L对照组43治疗前41.69±12.59225.91±76.398.69±2.5224.59±8.35治疗后23.80±7.63 168.32±45.296.37±1.2011.40±3.62观察组44治疗前41.80±12.49226.19±76.358.73±2.4024.70±8.23治疗后16.70±7.22*145.40±45.17*4.03±1.45*7.50±3.3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3 讨论

AS为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类型,多发于中青年群体,具有起病隐匿、发病率高、致残率高、预后效果差等特点[4]。早对AS患者予以科学、有效治疗,可防止骨破坏,控制病情,降低关节功能障碍畸形发生率,促进良好预后[5]。研究表明血清ESR、CRP等血清学各指标水平与A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为反映AS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敏感指标,血清学各指标水平越低则提示其病情越严重[6]。故选取合理、有效药物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柳氮磺吡啶由载体磺胺吡啶及5-氨基水杨酸组成,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生成,减缓关节侵蚀速度,保护关节功能,且其可通过抑制叶酸吸收、代谢,阻滞非特异性及免疫性炎症反应[7]。

中医学认为AS属“痹证”、“背偻”等范畴。《医学心悟》指出湿热、风寒、淤血阻络为其主要之病机。而《外科正宗》记载:“使气血得疏,患者自然爽快,亦取瘀滞得通,毒气得解,腐肉得脱,疼痛得减”指出活血化瘀、温通血脉、益气补阳为其治疗之根本。补阳还五汤是由当归尾、川芎、生黄芪、赤芍、地龙等多味中药组成的汤剂,其方中的黄芪具有通络舒筋、散寒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地龙擅通经活络;当归尾长于化瘀活血;川芎、赤芍等具有清热凉血、祛瘀通络之作用,与当归尾配伍,可增其化瘀活血之功效;诸药联合可发挥药物间协同效应,增强药效。黄芪可促使脂质过氧化物含量降低,清除氧自由基,调节机体免疫的作用;地龙具有激活纤溶酶原、溶解血栓,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之作用;川芎、红花、桃仁等药物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性,进而改善血液淤阻状态;此外补阳还五汤可溶解血栓,避免血栓的再发生,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恢复局部微循环[8],而西药柳氮磺吡啶起效快,联合使用不仅可增强药效,且可相互补充,祛邪而不伤正,达到中西医结合共治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腰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血清ESR、Leptin、CRP、IL-33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对AS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与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及腰椎活动度;同时本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旨在说明二药联合使用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柳氮磺吡啶与补阳还五汤联合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腰椎活动度及血清学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2]方利,刘健,章平衡,等.刘健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目赤经验[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1):83-85.

[3]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87-789.

[4] 于情,顾彬,戴佳文,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6):733-734.

[5]郝云甲,范家强,付海涛,等.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置换术后25年翻修治疗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01-502.

[6]祝文彩,陈建平,杨曙梅,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CRP和ESR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016-2018.

[7]孟利花.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5):596-598.

[8]刘晨敏,范红晶,张宇燕,等.补阳还五汤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197-198.

王忠(1982-),男,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骨科。E-mail:2623721980@qq.com

R274.9

A

1007-8517(2017)16-0105-02

2017-06-11 编辑:梁志庆)

猜你喜欢
吡啶补阳强直性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分析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2—氯吡啶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