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艺术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举办

2017-09-09 08:56
中国戏剧年鉴 2017年0期
关键词:旧居粤剧广州市

红线女

红线女旧居全面开放

红线女艺术中心是广州市委市政府为表彰红线女对艺术的卓越贡献而投资兴建,是国内首个以在世艺术家艺名命名的国有艺术机构。在这里,有精湛的演出,有通达的交流,有赤诚的研讨,有谦逊的教导,而艺术大师红线女,就是这里的灵魂。在2015年,红线女旧居正式成为红线女艺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地将红线女出色的艺术成就、珍贵的精神财富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

2016年12月25日上午,红线女旧居全面开放活动成功举办。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乔平,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李瑾,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红线女之子马鼎昌、马鼎盛出席活动现场。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副书记刘宛子担任主持人,到场领导嘉宾为旧居开放剪彩祝贺。

红线女旧居全面开放后,为搭建更好的文博交流互通平台,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京津沪的文化名人故居(纪念馆),包括梅兰芳纪念馆、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天津广东会馆、曹禺故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巴金故居,并与各故居(纪念馆)代表互赠礼物。

旧居外貌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讲话

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讲话

从左到右:蒙菁,陆志强,马鼎昌,季国平,王文章,黎子流,马鼎盛,李瑾,朱小燚为旧居全面开放剪彩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陆志强讲话

在红线女逝世后,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关怀和红线女家属的支持配合,红线女艺术中心一直积极推进红线女旧居的开放展览工作,并在去年的同一天对外开放。今年8月,红线女旧居进行布展提升及相关配套设施完善,通过引入多媒体展示、交互体验设备,将红线女的艺术魅力全方位的呈现给众人,同时还首次开放三楼区域,增设红线女的书法作品展,带领大家进入红线女鲜为人知的书法世界;坚持“修旧如旧”原则,还原厨房布置;设计群众休憩区域,打造舒适的人文环境。

领导嘉宾参观过后,纷纷赞叹“这真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将红线女淳朴的生活作风和璀璨的艺术成就在展览中得到升华,同时也不会因为展览需求破坏原有的生活风貌,充分体现了旧居展览的复原特性。

全国12朵“梅花”盛放羊城舞台

12月25日晚,“一起走过20年”晚会在南方剧院举行,以此庆祝红线女艺术中心成立二十周年。该晚会由广州市文广新局主办,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粤剧院承办,来自全国的1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者表演了拿手唱段,令羊城观众大饱眼福。

红线女之子马鼎盛讲话

红线女艺术中心是广州市委市政府为表彰红线女对艺术的卓越贡献,于1996年投资兴建,是国内首个以在世艺术家艺名命名的国有艺术机构。二十年来,红线女艺术中心始终坚守粤剧这一方阵地,以弘扬粤剧艺术特别是粤剧红派艺术为己任。一代粤剧宗师红线女带领同事们在这里度过她晚年17年的美好时光,创造了她人生的又一个艺术高峰。

晚会现场“梅花”簇簇。来自京、昆、粤、豫、秦腔、晋、越、采茶等剧种共1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包括二度梅)的获奖者,各自携带拿手唱段、精彩亮相。12朵“梅花”盛放南国舞台之上,也成为2016羊城艺坛一大盛事。当晚,马师曾红线女之子、著名军事时事评论员马鼎盛、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亦登台献演。

当天晚会深情地唱响红线女的经典唱段,回顾红线女带领红线女艺术中心为党的文艺事业和粤剧传承、创新、发展做出的贡献,以此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砥砺前行。晚会节目一大亮点是“梅花”簇簇——来自全国各地的12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包括二度梅)获奖者,分别用采茶戏、晋剧、越剧、昆剧、秦腔、黄梅戏、豫剧、粤剧等剧种演唱了他们的经典唱段。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马师曾和红线女之子马鼎盛等嘉宾也登台献演。

晚会

微电影诗《你没有离去》首映

12月26日,红线女艺术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活动火爆程度持续上升。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小剧场,二十周年活动异彩纷呈,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文章,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副书记刘宛子,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乔平,广州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李兰芬,广州市文联原巡视员方治齐,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副主任易红霞,著名相声艺术家黄俊英老师,马师曾与红线女的儿子马鼎昌先生、马鼎盛先生等出席活动现场。

活动首先是观看微电影诗《你没有离去》,许多在场观众被触动内心,勾起他们对红线女深深的思念,特别是读到“亲爱的女姐啊,你一定不会离去!你永远是这里的灵魂”时,有人拿起纸巾悄悄抹泪。

此次特邀与红线女老师多次合作的邓原、潘钧导演团队创作执导,创新性地以微电影为载体,诗朗诵为画外音贯穿全片,配以红线女在中心学习、创作,到各地开展艺术教学的动人情景,更是戳中人们最柔软的心灵。

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副书记刘宛子为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颁发聘书

还有国内文博单位、名人故居纪念馆代表、文化界代表、红线女弟子学生代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机关代表,各艺术院团、文博兄弟单位等局属各基层单位代表,以及来自红线女老家开平市的开平市文物局局长李佳才,粤剧戏迷朋友们也来到现场。

为加强红派艺术研究队伍,红线女艺术中心聘请了著名戏曲评论家郭汉城、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等一批专家、学者为我中心特聘研究专家,共同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同时,我们还与梅兰芳纪念馆、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巴金故居、曹禺故居纪念馆、天津戏剧博物馆等名人故居(纪念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放“文博顾问”聘书,为更好的组成文博事业联盟,搭建交流互通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红线女艺术人生座谈会

《搜书院》苏春梅饰翠莲

《搜书院》苏春梅饰翠莲、黎骏声饰张逸民

红线女从13岁登台,在粤剧舞台上尽情驰聘后,有了新的方向——红线女艺术中心在她的带领下成为艺术的殿堂,回望她一生,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此次座谈会,局领导代表,红派艺术研究专家、文博顾问济济一堂,通过缅怀、学习、弘扬、展望等多个角度,对红线女及其所创红派艺术如何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进行讨论、建言献策。

《搜书院》欧凯明饰演谢宝

在会上,几位学者专家不约而同的提到如今现代戏剧创作大热,传统剧等相对地受到冷落,正如红线女一直强调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应该“三并举”。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既要勇于创作现代戏,也要勇于重排传统戏。粤剧艺术工作者应沉下心来,对经典剧目进行更深入的揣摩和摸索,在传统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

重现“马红”经典

12月25日下午,在江南大戏院上演马、红流派经典剧目《搜书院》。1956年,红线女随广东粤剧团晋京演出《搜书院》,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周恩来总理在过后的座谈会上赞称粤剧是“南国红豆”,粤剧展开了新的辉煌篇章。

此次复排后的粤剧《搜书院》情节上演绎的是1956年马师曾、红线女的版本,既保留了马、红艺术特色,又秉承“老戏新唱”的理念,在剧本结构和表演上进行一些突破和调整。例如,女主角翠莲一角,由原来的青衣行当变为小旦和小生行当,身段表演上不仅有水袖功、圆台功,还有跪步、踢袍等的展示。这样丰富的舞台呈现令演出现场高潮迭起,观众直呼大饱眼福。另外,女主角的人物个性也有所调整,变被动为主动。这样的改编获得了更多年轻观众的认可。

红线女入室弟子欧凯明与苏春梅,以传神的演绎再现“红腔马调”,粤剧名家黎骏声师承新马师曾,同样表演功力深厚,三人共同将该剧演活,再现马、红流派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尽展当代粤剧传承人的艺术风采。该剧舞台设计简约写意、大气唯美,能更有效烘托演员表演和演出氛围。

红派弟子苏春梅、黎骏声、欧凯明联师兄妹三人近20年后第一次重演该剧,既是表达对马、红两位大师崇敬及缅怀之情,同时也传达出年轻一代艺术家们担当传承、开拓创新的勇气与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旧居粤剧广州市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麓湖春天观景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伟人旧居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故居”与“旧居”是一回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