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2017-09-10 14:56周林
环球市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技术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

周林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工程建筑行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已经逐步被市场淘汰,混凝土技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应用。它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保障,是我国建筑质量的重点技术。实际上,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施工中会遇到不少的问题,为了避免土木工程建筑质量出现问题,有必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为此本文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就提升混凝土作用和质量指出了对策,为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尽一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技术分析

1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1.1 水泥水化热原因

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施工面积比较大,因此,混凝土施工面积也会很大,有一定的厚度,而水泥在搅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再加上混凝土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所产生的热量散热就会相对缓慢,混凝土结构下层的热度更难以释放出来,因此部分热量存留在混凝土结构中,这使混凝土内部结构热度与表面的热度出现明显的差异,温度失衡,慢慢发生裂缝情况。

1.2 混凝土收缩原因

混凝土收缩原因主要有三点因素,分别是水泥、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其中水泥因素发生是因为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其消耗水量占总水量的百分之二十,而其余的水分全部依靠蒸发而消失的,而水分在蒸发过程中,就会使混凝土逐渐出现自缩状态;外加剂因素的发生是因为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水泥自缩值,但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自缩值,而干缩减水剂以及膨胀减水剂对混凝土的自缩值影响会比较明显。矿物掺合料因素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掺合料对水泥产生的自缩值影响。

1.3 外界温度变化原因

由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项目都是在露天下进行,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外界温差变化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影响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致使温差差距较大时,混凝土结构工程经常会发生变形或开裂的情况,因此控制好温差的变化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外界温度一旦过高或过低,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拉力和伸力,使其承載度明显下降,出现缓凝土表面开裂现象。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外界温度,避免出现差异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

2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控制

所谓的温度应力即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伸缩现象,而混凝土内部又会对这种伸缩现象加以限制,由此构成了温度应力,若是不做任何处理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而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控制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水泥的用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混凝土的浇筑上。前者是指水泥掺入混凝土之后会释放热量,而混凝土结构本身则会阻挡逸散的热量,无处释放的热量会提升混凝土的温度,从而造成温度应力。而这种情况下温度应力的控制却很简单,即减少水泥的用量,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可,有时也会加入减水剂来阻止水泥热量的散发,因为水泥的水化是散发热量的根源。除此之外,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来代替水泥,除一些特殊材料外,在水泥方面也有了替代品,即新研发的低热水泥,而且除了材料之外,也可以通过搅拌来促进热量的挥发,也可以达到缩减温度应力的作用。后者是指在控制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主要控制因为天气原因的高温带来的应力,因此要避开高温的浇筑条件,必要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2.2 约束力控制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项目施工阶段,约束力问题主要涉及到了混凝土材料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外部地基因素所带来的约束力问题。从前者所涉及到的问题来看,前文中提到的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问题,是让这一结构的约束力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土木工程,特别是其中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温度应力间题的调整,也是对因混凝土材料自身因素所表现出来的约束力问题进行处理的有效方式。在对混凝土材料所表现出来的约束力问题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完善的保温工作对约束力进行降低的有效方式。从一些建筑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来看,暖棚法、蓄水法和覆盖法的应用,是对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约束力问题进行调整的有效方式。

2.3 抗裂强化技术

混凝土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裂缝,严重影响着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工程安全,其产生的原因一般不外乎温度应力、水化热、自缩现象等,而要提升土木工程的质量,肯定绕不开裂缝这一关。现在工程中抗裂技术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一般是从源头出发进行裂缝的控制,即混凝土的配备上。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是常用方法,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的自缩现象而言,加入添加剂可有效改变混凝土的自缩数值,进一步控制混凝土裂缝,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添加剂种类的选取和添加剂添加的操作规范,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行事,在适当的时机加入;除添加剂之外,无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材料、有机纤维材料也是添加的重点,作为增强材料使用,目的是通过这几种材料提升混凝土的整体抗拉水平,而混凝土抗拉能力提升也就意味着裂缝的减少;第三种方法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但需要科学地对混凝土的配制比例进行区分,因为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在性能上也会有所差异,所以需要专业人员对此进行计算,并进行设计和验证,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能够达到最优。

总之,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技术,对其进行施工技术的探讨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巨大作用,而混凝土的一些问题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尤为严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给我国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孫浩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2:259.

[2]马俊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8:102.

[3]许文冲.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6,10:108.

[4]马晓棚.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6,11:75-76.

猜你喜欢
技术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