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微课题”式作业的探究

2017-09-12 15:49徐自福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减数细胞膜生物学

徐自福

在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实施“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然而在教学操作层面,如何有效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思考、探索和实践的课题。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育功利化因素的影响,当下中学生物教学中片面追求知识速成、解题训练过多过滥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导致学生思维离散肤浅、僵化刻板而缺乏灵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思维与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压制。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多数情况下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以课本中设置的练习题为主,是一种综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这种作业布置的方式缺少针对性设计,与教学目标和课堂习得的知识技能关联度不高,学生难以积累解决问题的外显操作经验和内隐思维活动经验。

为更好的实现知识方法的有效内化和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本人利用课后作业这一平台,在教学中对“微课题”式作业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究。“高中生物‘微课题式作业的实践研究”旨在充分利用新课程教学资源,将课后作业转变为研究性活动,设计“微课题式”作业,通过学生在“微课题”作业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思维灵性和创造力,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

一、对生物学概念进行“微课题”研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有效内化

生物学概念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是学生进一步探究深层的生物学规律的基础,如何有效地突破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亦成为高中生物教学成败的关键。

例如,研究“细胞膜”的概念上,在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后,教师可列出五个生物学事实即例证:(1)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用发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均匀分布;(2)用放射性元素32P标记鼠的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人的细胞膜不做标记。将两个细胞融合,在37℃的条件下,约40分钟后,整个融合细胞的细胞膜均具放射性;(3)变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动物,其细胞膜能外凸或内陷作变形运动形成伪足,以此进行摄取食物的活动;(4)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的细胞膜会内陷,将细胞绕裂成两个子细胞;(5)在细胞膜对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与被运输的物质结合,通过运动,将物质从细胞膜的一侧运输到另一侧。学生依据这些资料,分析解释其中的生物学事实,并归纳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细胞膜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只需5分钟的时间,学生死记硬背记住即可,但没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对细胞膜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文字表面。通过自主研究,内化知识,才能灵活把握,活学活用。

二、对生物学知识本质进行“微课题”研究延伸,推动学生思维从离散走向通达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揭示生物学概念、生物学事实、结论等发生的过程和本质,引导学生注重对生物学本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深度,让学生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能够洞察研究对象和事实的实质,要引导学生刨根问底,追本溯源,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和机械地训练。

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课时,图像的识别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图像之间是相关联的,并时不时孤立的,这就要求引导学生从一个图像出发去认识另外一个图像,思维有延展,有连续性。在学生认识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图后,引導学生认识CO2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图,学习完这两幅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在春季一昼夜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进行让学生探索夏季一昼夜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学生自主研学的过程中,教师适时予以恰当的点拨补充,让学生自觉地将个体思维融入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学生有着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其对知识的理解必然是精透的。

三、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微课题”研究拓展,推动学生思维从单一走向发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启发诱导学生立足教材问题,再进行拓展研学,让学生经历多次螺旋式对问题的解答探究,于拓展中激发,不断地进行有意义的知识与方法构建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助于学生思维从刻板走向灵活。

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0页第三小题:1961年首次报道性染色体为3条的XYY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是举止异常,性格失调,容易冲动,部分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你认为这种病是父母哪一方,在减数分裂的那个阶段出现异常引起的?

此题比较抽象且较难,大多数学生不止从哪着手去解决,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该问题进行分解,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探究:

(1)父亲正常,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两条X同时移向一级,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他们孩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怎么样的?

(2)父亲正常,母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两条X同时移向一级,他们孩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怎么样的?

(3)母亲正常,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两条X同时移向一级,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他们孩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怎么样的?

(4)母亲正常,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两条X同时移向一级,他们孩子的性染色体组成是怎么样的?

(5)如这对夫妻生出的孩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XY,请问是父母亲哪一方在减数分裂那个阶段中引起的异常?

(作者单位: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减数细胞膜生物学
正确的差是多少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宫永宽:给生物医用材料穿上仿细胞膜外衣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非减数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
香芹酚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