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影像技术诊断肋骨骨折临床差异性分析

2017-09-12 06:46郭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
关键词:肋骨实验组骨折

郭芬

【摘要】 目的 探讨传统X线片与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DR)两种影像技术临床诊断肋骨骨折的差异性。方法 114例肋骨骨折患者, 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片影像技术进行骨折临床诊断, 实验组采用DR影像技术进行骨折临床诊断。比较两组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实验组确诊率为94.7%, 高于对照组的71.9%;实验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8%和3.5%, 低于对照组的14.0%、14.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影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时, 临床诊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片影像技术, 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 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传统X线片;肋骨骨折;诊断;临床差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62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升高, 出行工具也不断更换, 同时也造成了交通事故的频发。肋骨骨折就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一种事故损伤, 包括胸痛、血胸和肺挫伤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旦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 2]。因此需要及时对肋骨骨折进行准确诊断, 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才能有效减少患者生命受到的威胁[3, 4]。在临床诊断中, 本院通过引入DR影像技术进行肋骨骨折诊断, 并与传统的X线片诊断进行比较发现, DR影响技术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X线片诊断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肋骨骨折患者, 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57例。对照组男37例, 女20例, 年龄18~37岁, 平均年龄(28.9±3.7)岁;实验组男36例, 女21例, 年龄17~40岁, 平均年龄(30.1±4.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片影像技术进行肋骨骨折临床诊断, 设置的参数为15~20 mAs, 保留条件65~85 kV。实验组采用DR影像技术进行骨折临床诊断, 设置的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保留条件65~75 kV。两组的患者在诊断时, 正位和左右前斜位均要进行扫描, 从而方便观察骨折的情况, 调节成像的角度, 以保证得到良好的影像结果。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确诊率、误诊率和漏诊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确诊率为94.7%, 高于对照组的71.9%;实验组的误诊率为1.8%、漏诊率为3.5%, 低于对照组的14.0%、1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人体的第4至第7根肋骨, 由于没有肌肉保护, 并且本身较薄, 在临床解剖学中被认为是最容易出现肋骨骨折的部位。如今, 肋骨骨折已经成为临床创伤性骨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近些年来, 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工业矿业等企业事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肋骨骨折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并且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5, 6]。由于肋骨骨折容易受到患者的年龄、耐受程度和外力大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并且许多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等并发症, 并且存在单处骨折和多处骨折的多种可能性, 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及时的利用医疗诊断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情况进行准确诊断, 可以为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后续治疗措施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从而减少患者生命受到的威胁, 具有重要意义[7, 8]。

目前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方式主要通过X线片和DR影像技术实现。传统的X线片影像技术包括摄影、水洗等一系列操作将病灶部位成像, 再将成像结果交给1~2位专业的影像分析医生进行读片, 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具体分析。而X线片在成像过程中, 会受到暗室环境、曝光条件和药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成像的片子质量参差不齐, 而且成片质量普遍不高, 并且传统的X线片存在不可调节性和观察范围较小等弊端, 严重影响专业医生对于骨折病情的诊断。而且由于人体的肋骨区域比较特殊, 呈环形结构, 因此X线片的影像容易出现重叠现象, 导致与周围组织对比不明显, 这更加增加了专业医生对于肋骨骨折进行准确判断的难度, 极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等情况的发生, 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此外, 当患者需要转院治疗时, 接收医院需要重新翻阅患者肋骨骨折的影像诊断资料, 而X线片的清晰度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因此患者只能再进行一次X线片的诊断检查, 不仅影响治疗进度, 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DR诊断技术则不存在以上所述弊端, 在临床诊断中, DR技术展示出高分辨率、组织之间高对比度、图像层次高清晰度、成像速度快、查阅方便、保存时间长和辐射低等一系列优点。在肋骨骨折诊断中, DR技术可以通过这些优点帮助专业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而且减少诊断中的繁琐事情,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诊断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确诊率为94.7%, 高于对照组的71.9%;实验组的误诊率为1.8%、漏诊率为3.5%, 低于对照组的14.0%、1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影像技术的肋骨骨折诊断确诊率要比传统的X线片确诊率高出22.8%, 说明DR影像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方面要显著优于传统X线片影像技术。

综上所述, 与传统的X线片影像技术相比, DR影像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时, 确诊率明显较高, 误诊率和漏诊率则显著降低, 说明DR影像技术的肋骨骨折临床诊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X线片影像技术, 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汪勤军. 传统X线片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 养生保健指南, 2016(20):42.

[2] 陈宏.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医学信息, 2016, 29(30):22-25.

[3] 李明亮, 王艳丽, 刘忠岐, 等. DR摄影与双能量减影对不同形态肋骨骨折的影像学研究. 中国临床研究, 2014, 27(6):337- 338.

[4] 董文波, 马灿光. 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外伤肋骨骨折. 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8):151.

[5] 姜耀秋. 外伤性肋骨骨折应用DR双能量减影技术骨组织像的诊断价值.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12):99-101.

[6] 赵胜伟. DR胸片与高仟伏X线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14):96-97.

[7] 王积华. 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影像技术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4):6870-6871.

[8] 徐燕, 錢斌. 传统X线片与DR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 影像技术, 2015, 27(5):24-25.

[收稿日期:2017-06-01]endprint

猜你喜欢
肋骨实验组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肋骨缺失应重视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迷人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