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

2017-09-13 00:31张喁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故乡人马祖簸箕

文_张喁

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

文_张喁

2016年9月11日,奥斯卡·马丁内兹凭借《杰出公民》获得第7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马祖道一在中国禅宗中的地位仅次于六祖慧能,本是四川什邡县一户贫苦人家的儿子,祖上无田,父母无地。家里就靠父亲编簸箕的小手艺支撑。父亲人老实,经常被乡里恶人欺负,乡邻也都叫他“马簸箕”。马祖道一在外修行悟道后,名震天下,一日回到故乡什邡县,在城郊罗汉寺讲经说法,一时间什邡县万人空巷,马祖道一被善男信女门顶礼膜拜。突然膜拜的人群中有个马祖道一小时候的邻居老妪认出了他,她上当地惊呼:“这人哪是什么大和尚,他是马簸箕的儿子!”信众于是一哄而散。

看电影《杰出公民》,笔者不由想起这则禅宗史上的八卦,因为这部影片是西方版的马祖道一还乡,和禅师的身份相对应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虚构的阿根廷旅欧作家丹尼尔。

只不过丹尼尔没有一个编簸箕的父亲,他也不想回告别40年的故乡传道。即使在盛产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第三世界,丹尼尔的获奖也是故乡人的骄傲,但丹尼尔把故乡小镇的盛情邀请却弃之不理。在获奖5年后,没有新作品的作家似乎恍然醒悟,自己过去的灵感和素材,都来自那个故乡小镇,而现在长居欧洲,已经染上西方世界的现代病,伴随着西方世界一起在没落,那片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故土,或许正是自己的一服良药。

近年来在中国,我们已经熟悉了一句标题:“故乡早已沦陷,是回不去的故乡”。遍及中国爆炸式的经济发展,已经湮没了多少从故乡小村镇、小县城进入大城市生活的人的田园梦。即使偶尔回去,已经连路都不认得了,儿时的蛙鸣、萤火虫飞舞、悠闲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再也消失不见。

和中国人对故乡美好的田园梦不同,影片主人公作家丹尼尔,40年前出走故乡时,带着伤疤和创痛。其时阿根廷政治动荡,母亲刚离世,虽有美好的恋人,但年轻的作家一事无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没有珍惜,终于远走高飞,带着永不归来的恨意。

40年后归来,故乡的风起云涌已经尘埃落定,只剩下一副零落的平静。这个叫萨拉斯的阿根廷偏远小镇,通过丹尼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全世界声名远播,但除了作家从此汲取养分写出佳作名利双收,故乡还是那个故乡,没有通过作家的大名获得任何好处。

从故乡人的角度,影片揭露了作家和故乡的割裂关系。虽然作家此次回来,是受邀领取故乡小镇颁发的“杰出公民”荣誉奖项,但从下飞机,还乡之路就开始不顺。来接他的破车在长途行驶过程中抛锚,作家和司机不得不在野外过夜,为了取暖作家毫不讲究地撕掉自己的书生火,司机甚至撕掉书页去路边解决个人问题。

作家在欧洲的生活,出入上流社会,体面而讲究,此次出乎自己意料决定还乡,作家已经做好了将就的心理准备。他无奈被接待方拉到消防车上游行,参加文学讲座来的很多是凑热闹的老头老太,勉为其难地做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市民画展评委。凡此种种,作家如自己所预期的那样,看似大大咧咧不讲究,其实是把真正的自己掩藏起来,做好了“当众孤独”的表演准备。

但是故乡也是一个有机体,故乡对作家是有要求的。有人追着作家,非说自己的父亲就是作家书中某个人物的原型,一定要请作家到家里吃饭;有人带着残疾儿子,四处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想起了这个衣锦还乡的作家,前来要求捐助;旧日的女友也出现了,现在嫁给了年轻时的好友,一味地对作家表现出亲密和大方……

故乡既开放怀抱迎接了故人,但过去的账也要翻出来算一算:当故乡乱成一团糟时,作家没有做任何贡献和工作,拍屁股投奔了欧洲,而且出去后笔下就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埋汰”和“诋毁”,还以此获得了代表西方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这算不算卖国求荣?作家们常说“苦难是灵感的源泉”,丹尼尔也不例外,但此次回到故乡,却大而化之地矢口否认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作家在回避什么?最要命的,作家离乡40年,从未踏上故土半步,连自己的父亲去世,都郎心似铁不曾回来,现在得了诺贝尔奖,跑回来皮笑肉不笑是几个意思?

杰出公民与民同乐其乐融融

面对“被慈善”的状况,作家抛出了西方的那套话术:“我没有责任和义务被道德绑架。”作家自己心安了,可是故乡人哪懂得什么道德绑架,你是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名人,你不应该是善人吗,回馈故乡不是顺理成章的吗?为什么一毛不拔还振振有词让人心寒?于是作家心又不安了,只好私下买个轮椅给早前碰壁的残疾少年送去。

仍然单身的作家,面对旧日情人和她的的丈夫,甚至还有他们长大成人的女儿,很快就剪不断理还乱。到后来只得仓促遁逃,比40年前还要狼狈。回到欧洲后,一本新书诞生了——《杰出公民》,这本亦真亦幻的书,提醒观众,作家到底有没有真的还乡?有没有真的在故乡挨了一枪?都是亦真亦幻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们中国也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也有故乡叫高密东北乡,这里已经根据他的文学作品打造成了“红高粱”之乡。他虽然没有远走西方,但他的诺贝尔奖奖金,在他生活的北京只够买一套普通的住房。文化和文化叛逆者的二人转永远在述说这个复杂世界的苦乐酸甜。

《一夜到永远?》

导演:锡比尔·塔费尔 /德国/爱情/德语/89分钟

魅力十足的女科学家艾娃在出差的时候认识了扑克手汤姆,尽管前者年纪已经四十有五,仍在二十出头的后者的挑逗下与之度过了激情一夜。就当她决定快速忘掉这段一夜情的时候,郑重其事的汤姆忽然尾随到她家中,两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变得越发难以抗拒,安静的生活也逐渐被彻底打乱。对于这段在旁人看来不寻常的感情去向,尽管汤姆依旧从容,但艾娃却从未能打消过自己的疑虑。阻止爱情的不是年纪,不是职业,不是家庭,永远是自我怀疑。

猜你喜欢
故乡人马祖簸箕
敬业绘就“最美”人生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最美故乡人
论汪曾祺小说《故乡人》中王淡人的人物形象
怀月
行走的簸箕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故乡人
《星云禅话》选读:野鸭子
大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