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知著才库 我们如何发现并推荐人才

2017-09-13 00:31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门槛特质关键

■ 微知著才库 我们如何发现并推荐人才

影响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不易改变的优异性特质,但目前我们的教育的主要目标——“ 知识”,其实只是易改变的门槛性特质。

余建国:微知著才库创始人

做教育一定要搞清楚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优秀人才的标准,其次才是怎么培养。

影响一个人成功的特质,从效用角度,可分为门槛性特质与优异性特质。 “门槛性特质”,是指一个人工作表现上所需最低限度的能力,但无法区分优秀与表现平平者。 “优异性特质”,是指能分辨表现优秀与表现平平者的关键因素。从是否易改变角度,可分为易改变特质和不易改变特质。(摘自Lyle M.Spencer.Jr.,PhD等所著《competence at work》)

影响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不易改变的优异性特质,如:我用了十几年时间建立高潜质大学生模型中,主要包括了四大类特质:专业能力类、思想和远见类、人际关系类、自我管理和个性类。专业能力类主要考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能力。思想与远见类包括:思想与远见、商业智慧、产品智慧、行销智慧等。人际关系类主要包括:管理能力、人际能力、对他人知觉能力等。自我管理与个性类主要是对其它特质产生作用提供支持。

但目前我们的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的目标 ——“知识”,其实只是易改变的门槛性特质。

关于人才标准还需要补充一点:评分方法。高考采用的是加权总分法,弊端很多。应采用最高分法,即取不易改变的优异性特质最高分为最高分,其它特质不影响其作用即可。以马云为例,高考的评估体系把马云刷到外面好几年,而在最高分法中马云可得5分(最高分),他自己十多岁就独立设定挑战性目标,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学习英语,并完美实现了他的目标,他的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管理等都是一流的,是5分。

一些参考数据:根据我们在8所大学计算机相关学院的不完全评估推测, 985院校中,只有2%本科生具有较完美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一本院也有0.5%左右达到,同一院校硕士生则比本科生比率低。

关于培养方法,我认为模拟训练,即让学生从小模拟接受大量成年后需要面临的实际挑战,是培养不易改变的优异性特质的最主要方法,也可以成为知识传授的主要方法之一。

我对中国教育的建议:第一,重新修订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大幅增加不易改变的优异性特质培养的投入,大幅减少易改变的门槛性特质培养的投入。第二,改变教育方法,多采用适合不易改变优异性特质培养的方法,并注意“因材施教”,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要有大量选择给学生;“因时施教”,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扬长避短”,不要求全责备,人有优点已很好,除非迫不得已不必去补短;“以学生为主体”。第三,开放教师队伍的来源,教师是教育的关键。现今老师都是从师范大学出来的,但在我来看,28岁之前是不能做教师的,一定要在社会关键岗位工作后才能理解哪些行为是高价值的,哪些行为是低价值的,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导师。

猜你喜欢
门槛特质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高考考好是关键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停留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