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业及钢铁产业均衡发展的认识

2017-09-14 08:22李拥军
中国钢铁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采矿业利润率主营业务

李拥军

对工业及钢铁产业均衡发展的认识

李拥军

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如钢铁产业链是钢铁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基于资源供需关系所形成的跨产业链条,在钢铁产业链中煤炭、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资源供应方,同时钢铁行业又是房地产、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的资源供应方。产业间收入、利润的合理匹配是产业链均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条件。本文是基于产业链视角来分析工业及钢铁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三大工业行业收入、利润率情况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行业范围除包含采矿业、制造业两大行业外,还包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简称“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这三大行业下属的二级子行业共计有41个。三大行业间的均衡发展是钢铁产业链均衡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

1.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2017年1-5月份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194万亿元,同比增长28.9%;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2%;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59万亿元,同比增长6.8%。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煤炭、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价格的大幅增长。

对近三年各年度1-5月份三大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进行对比(见图1)可知:①采矿业在2015年、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均为负增长,其中2015年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2016年降幅收窄为11.6%。但其2017年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比制造业高出15.7个百分点,比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高出22.1个百分点,从而对这两个行业形成一定的成本挤压;②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2016年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下降,降幅达1.6%,由于其近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始终低于制造业,从而对制造业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很好的支撑;③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呈逐年递增的态势,表明制造业外部需求环境在逐年改善。

图1 近三年各年度1-5月份三大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情况

三大工业行业2017年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创近三年新高,表明整个工业运行态势良好,但收入结构需要适度调整,重点要将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降下来。

2.主营收入利润率分析

2017年1-5月份采矿业利润总额为2033亿元,主营收入利润率为9.27%;制造业利润总额为25523亿元,主营收入利润率为5.91%;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为1492亿元,主营收入利润率为5.76%。

对近三年各年度1-5月份三大工业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进行对比(见图2)可知:①采矿业2016年1-5月份主营收入利润率仅为0.37%,比2015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比2017年同期低出8.89个百分点。但其2017年1-5月份主营收入利润率比制造业高出3.36个百分点,比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高出3.51个百分点,已从一个近于亏损的行业成为一个具有“暴利”色彩的行业;②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2017年1-5月份主营收入利润率比2016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92个百分点,并在近三年内首次低于同期制造业主营收入利润率,这主要是采矿业的高利润率挤占了其盈利空间;③制造业主营收入利润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但每年提升的幅度不足0.5个百分点。制造业盈利水平逐年改善一方面与制造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相关联,另一方面与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没有向其进行成本传导相关联。

图2 近三年各年度1-5月份三大工业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情况

三大工业行业2017年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均创近三年新高,但主营收入利润率情况却不尽相同,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是增收(入)不增利(润),并与采矿业之间形成了主营收入利润率此消彼长的态势,表明三大工业行业在利润分配方面依然处于动态调整当中,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与均衡发展依然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主题。

二、钢铁及相关上下游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减情况

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变化一方面反应出行业规模的变化,另一方面与行业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2017年4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8527家,较2016年年底下降了7.56%,表明钢铁企业去产能工作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部分不规范的生产企业被退出。

钢铁两个主要上游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也在减少(见图3),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了20.03%,主要是一些生产成本过高的矿山企业无法应对进口铁矿石的冲击,或是被迫退出或是被重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了9.59%,主要与煤炭行业继续推进去产能工作相关联。

对近六年钢铁的主要上游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进行对比可知:①自2013年起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呈逐年减少态势,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自2014年起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开始逐年递减。这三个行业在2014年、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减少主要是行业效益大幅下降,行业内企业竞争加剧相关联。2016年、2017年企业数量的减少更多与去产能工作相关联;②总体看近六年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企业数量下降幅度最大,该行业2017年企业数量较2012年减少了1683家,降幅达47.2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17年企业数量较2012年减少了2734家,降幅达35.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7年企业数量较2012年减少了2504家,降幅达22.7%。

图3 近六年钢铁行业与主要上游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情况 (家)

钢铁主要下游制造行业2017年4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基本与上年持平或略有增长(见图4)。如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2017年4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虽然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0.12%、0.72%,但降幅未超过1%,而且这两个行业的企业数量规模均在20000家以上,可视为基本持平。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2017年4月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虽然较2016年分别上升了0.46%、0.93%,但增幅未超过1%,亦可视为基本持平。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增幅为2.59%,表明该行业的规模有所扩大。

对近六年钢铁的主要下游制造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进行对比可知:①汽车制造业等4个行业自2013年起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②通用设备制造业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还保持增长,自2016年起企业数量有所下降,其中2016年企业数量较2015年减少了425家,降幅达1.76%,但其总体规模依然大于2012年、2013年、2014年;③总体看,近六年中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增长幅度最大,该行业2017年企业数量较2012年增长了3930家,增幅达37.1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3242家,增幅达22.5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了3280家,增幅达16.12%。金属制品业增长了2524家,增幅达13.8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2669家,增幅达12.74%。

图4 近六年钢铁行业与主要下游工业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情况 (家)

从各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的角度看,钢铁两个上游行业存在行业规模适度收缩的迹象,钢铁五个主要下游制造业的规模则表现为稳中趋升的迹象,这也意味着这五个制造行业对钢材的需求保持着稳中趋升的可能性,同时表明中国制造业依然处于向高端化发展、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

三、工业增加值增速与工业结构调整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国家统计局每月(1月份除外)发布41个二级工业子行业的增加值增速情况。

1.工业增加值增速概况

据图5可知:2013年至2016年,各年度1-5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呈逐年回落的态势。2012年1-5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0.7%,2015年1-5月份降至6.2%,增速较2014年同期大幅回落了2.5个百分点,是近六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回落幅度最大的一年。2015年1-5月份降至5.9%,是近六年中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的最低值。2017年1-5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6.7%,不仅扭转了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连年收窄的态势,而且还高于2015年、2016年同期的增速。表明2017年整个工业运行态势良好,从而为钢铁工业提供一个良好发展的外部环境。

图5 近六年各年度1-5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情况(%)

2.各年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前8位的行业

2017年1-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的行业共有8个(见表1),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3.7%,在41个行业中位居首位。这8个行业中有4个行业2017年1-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四年同期新高,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是钢铁下游主要用钢行业。

表1 近三年各年度1-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前8位行业

对近三年各年度1-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前8位行业(见表1)进行对比分析可知:①医药制造业是唯一一个连续三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入前8位的行业,表明医药制造业作为具有高端制造业特色的行业在近三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②2015年、2016年原材料工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与民用类工业(如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较高,但2016年汽车制造业已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③2017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工业行业中居于前列,且这些行业均具有一定高端制造业的特点,同时新兴行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行业”增加值增速首次超过10%,这表明高端制造业、新兴行业在2017年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反应出中国工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与提升。

3.各年度工业增加值增速后5位的行业

对近三年各年度1-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后5位行业(见表2)进行对比分析可知: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唯一一个连续三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入后5位的行业,但前两年其工业增加值保持正增长,2017年则转为负增长,预示着2017年煤炭及其相关产品的供应总量有所下降;②2015年、2016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增加值增速排名均靠后,而电力消费的增减能够反应出经济的活跃度,表明这两年1-5月份电力等能源消费增量不足,工业经济发展存在各种困难;③2017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均属于采矿业,其增加值增速为负值,一方面表明采矿业及其子行业存在规模适度缩小的迹象;另一方面表明中国工业结构在优化,低端产业不再在整个工业产业链条中拥有更大价值创造优势。

2012年1-5月份、2013年1-5月份41个工业行业的增加值全部为正增长。2014年1-5月份仅开采辅助活动行业工业增加值为负增长。2015年1-5月份有两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为负增长,分别是开采辅助活动行业、其他采矿业。2016年1-5月份有四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为负增长,分别是开采辅助活动行业、其他采矿、烟草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17年1-5月份有五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为负增长,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中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增速在41个行业中垫底。

工业增加值反应的是价值增量,某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负增长表明该行业本期内价值增量小于去年同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该行业总量规模有所缩小。近几年增加值增速为负值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采矿业下属的子行业内,表明采矿业的总体生产规模存在缩小的迹象。

四、41个二级工业子行业的盈利情况

从保证各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如果上游行业相对于下游行业保持着较高的盈利空间,则将打破产业间协调发展的均衡性。同时41个二级工业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排名的变化情况反应出中国工业结构当中的利润分配情况。

表2 近三年各年度1-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后5位行业

1.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前10位的工业行业

近三年各年1-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简称“收入利润率”)前10名的行业见表3。据表3可知,烟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五个工业行业的收入利润率连续三年位居前10位。

这五个工业行业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最终产品基本都面向个体消费者,除汽车制造业外其他四个行业均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消费品制造业,即生活消费品制造业的收入利润率要高于工业品制造业;二是这五个行业中仅烟草制品业收入利润率三年中波动幅度较大,如烟草制品业2015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高达14.43%,具有一定的“暴利”色彩,2016年降至12.41%,2017年稳定在12.09%。其他四个行业收入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如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连续三年保持在10%左右,汽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均保持在8%左右,医药制造业在9.9%至11%之间小幅波动(见图6);三是除汽车制造业,其他四个行业对上游原燃材料工业的拉动作用较弱。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两个行业2015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超过14%,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高达15.5%,创近三年各个行业收入利润率最高值,而2016年、2017年收入利润率排名第1位的基本在12%左右,排名第2位的基本在11%左右。表明近两年暴利行业不复存在

表3 近三年各年度1-5月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前10位工业子行业

图6 烟草制品业等5个行业近三年各年度1-5月主营收入利润率情况

2017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前10位的行业中有两个行业来自采矿业,分别是第2位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第5位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在近三年中有两次进入收入利润率前10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是近三年中首次进入收入利润率排名前10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17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为11.20%,较2016年同期大幅提升了10.78%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排名位居第2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收入利润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该行业去产能工作的开展,同时受益于需求量的适度增长。

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排名靠后的工业行业

2017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排名后3位的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开采辅助活动业。这三个行业的共同特点:一是收入利润率连续三年排名靠后,其他两年均在后5名之内;二是都属于采矿业或原材料工业,是工业产业链中的上游行业。

开采辅助活动业是41个子行业中唯一一个连续三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为负值的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7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为3.62%,高出2016年同期1.31个百分点,高出2015年同期2.3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17年1-5月份收入利润率为3.42%,高出2016年同期2.68个百分点,高出2015年同期2.4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自身纵向比较有进步,但与其他行业进行横向比较,盈利水平依然偏低。因此,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收入利润率仅仅是恢复性增长,尚没有达到一个合理水平。

(作者为博士,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高级分析师)

猜你喜欢
采矿业利润率主营业务
北京采矿业全部关停后 新产业蓬勃发展
1-5月份山西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增长21.6%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以采矿业为例
2017年1-7月塑料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82%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
乐视网盈利能力分析
山西证券公司主营业务创新策略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
VBA对AutoCAD二次开发在巷道断面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