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戏”撑起国产剧的半边天?

2017-09-14 15:19Anne
电视指南 2017年9期

Anne

周迅、霍建华接演《如懿传》再次引爆演员片酬关注度;《蔓蔓青萝》叶青手撕姚笛;《凤囚凰》临阵换女主;章子怡搭档张震出演《帝王业》;《楚乔传》《醉玲珑》燃爆暑期档……这一年,有关“大女主戏”的消息似乎从未停止过。《甄嬛传》《芈月传》《锦绣未央》等剧让大女主市场持续发热,《如懿传》《赢天下》《那年花开月正圆》等剧未播先火。据统计,2017“大女主戏”的储备量已达上百部,“大女主”用她们妥妥的吸睛力撑起了国产剧的半边天。

什么是大女主?只有“玛丽苏”当然不行

仔细想来,“大女主戏”的反义词,不是“小女主戏”,也不是“大女配戏”,说是“大男主戏”也并不全面。那么究竟要如何定义“大女主戏”,目前业内也没有准确定义。从剧本上来看,“大女主戏”多为网络小说改编的大热IP,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从剧情上讲,“大女主戏”通常以女性視角贯穿始终,融入宫斗、宅斗等元素,或是改编历史人物、或是架空时空,着重描写女性传奇励志的一生。总之,“大女主戏”不光是指女主角的名字放在男主角的前面,更重要的:还是人设。在这些剧目中,女主角凭借着一颗强大的内心,能力挽狂澜拯救王朝,也能舞文弄墨奔赴沙场,更能气度不凡奋战职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女主戏”的进一步成熟,《翻译官》《谈判官》等现代职场剧也开始以女性角色为主要人物,可以看作“大女主戏”的延展与开拓。但就拿前不久热播的《我的前半生》来说,中年失婚的全职太太罗子君,如果不是贺涵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她不可能迅速强大起来。这部剧也道出了“大女主戏”不得不说的真相:时下流行的许多“大女主戏”都有“超级男友”“霸道总裁”的加持,在他们的保护下才能一路绿灯,这也就削弱了大女主戏的精神立意。有人将此归结为:披着“大女主戏”的外衣赢得流量,但内核还是换了马甲的玛丽苏。

其实,在“大女主戏”一词还未泛滥的时代,以女性为主的经典电视剧并不少,比如《一代女皇武则天》《孝庄秘史》《大明宫词》等,作品以精彩的剧情和角色塑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早期的TVB职场剧,也留下了很多大女主戏的经典。比如,《壹号皇庭》里的丁柔、唐毓文这样的“女大检察官”,方家琪、程若晖这样的“女大律师”,《陀枪师姐》中陈三元和朱素娥这样的“陀枪女警”。上述作品中的女主角不以赢得男主角的爱情为目标,她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行为方式。即使喜欢她们的男主不在了,她们依然能推动剧情发展。

是谁在演“大女主戏”?演员开拓后继乏力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女权的绝对代表人物,是最早被搬上荧屏的大女主。冯宝宝、潘迎紫、斯琴高娃、潘虹等不下十位女明星演绎过这一角色。“武则天专业户”刘晓庆一人就于1994、2006、2011先后出演过三次女皇。此后,杨贵妃、阴丽华、班淑、孝庄、芈八子等历史上的人物频频被搬上荧屏。这些名太后、名贵妃的故事失去改编空间后,2017年的“大女主戏”有了不一样的色彩。范冰冰的《赢天下》、孙俪的《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秦、清两代女首富的故事,马思纯的《将军在上》讲的是一位八面威风的女将,一系列创新也说明大女主戏正在寻找着新的出路。

与题材不断开拓相对应的是,大女主的演员也越来越难找了。前些年,《美人心计》《倾世皇妃》《大理公主》等让林心如成为玛丽苏代言人。然而,对于这位“大女主”,观众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甄嬛传》《芈月传》后,孙俪无疑成为这类题材的最佳人选。即将播出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她将挑战清末山西女首富,故事背景从后宫搬到了民间。此外,范冰冰、周迅、倪妮等电影咖的回潮也成为大女主的一股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赵丽颖、唐嫣、刘诗诗、杨幂、景甜等靠古装剧起家的小花旦,也是市场的大热人选。《楚乔传》暑期档一枝独秀、《扶摇皇后》杨幂搭档阮经天、《锦绣未央》低口碑高收视、《醉玲珑》堪称流量担当……空有以上几种类型的女演员是无法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的,马思纯、陈乔恩、杨紫、迪丽热巴等,都被拉进了这股“女主潮”。但这一梯队中,一些女演员以演都市剧、偶像剧见长,主演这类题材就多少有些生拉硬拽的意思了。

“大女主戏”的进阶

人物设定遇瓶颈、古装限额难播出、情节设定有套路,诸多大女主戏播出后,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对于其未来发展趋势,这股女主热一时半会并不会消退。首先一个原因便在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妈妈级别的,一些年轻女观众也很喜欢这类剧,这也是中国电视剧的一大特色。另外,类似电视剧也满足了女性观众的集体意淫,大家日常生活中压力很大,很多事情实现不了,但像《锦绣未央》这种一路升级打怪、帅哥环绕的情节能满足她们的想象。

除此之外,现在的影视剧市场上很多“大女主戏”故事内涵不断缩水,剧集长度却不断灌水。此外,“演员大过一切”,制作方启用小鲜肉、小鲜花来赚网络流量,编剧的手段也不那么高明,以套路化、简单化的模式投机取巧。而“大女主戏”能让女主角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很多女演员自然也想借此一搏,希望能在事业上再上一个台阶。但其实,“大女主戏”对演技的要求很高,戏份的集中和矛盾的激烈也就更容易让女演员置身于观众的“放大镜”之下,演技优劣也就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优秀的剧本、考量的细节、精致的制作、走心的表演、精神立意的指向,这一切的合力,才能撑得起一部让观众信服的“大女主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