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大组评高中低三段作文之优劣

2017-09-15 08:45陈建新,郭吉成,庄平悌
中学生天地(C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无字心灵人生

阅卷大组评高中低三段作文之优劣

■作文提供及总评:陈建新 高考阅卷作文大组组长

郭吉成 高考阅卷作文小组组长

■作文点评:陈建新 高考阅卷作文大组组长

庄平悌 高考阅卷作文小组组长

徐成辉 高考阅卷作文小组副组长

谢昌霖 高考阅卷作文小组副组长

张 颖 高考阅卷作文小组副组长

●正确理解“三本书”的概念

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要求同学们对作家所说的“人生要读三本大书”加以评说,写好这篇作文,对“三本书”的理解很重要。

“有字之书”是指平常我们阅读的纸质书籍,当然也可以包括出现在电子产品,比如电脑、手机和阅读器上的电子书。

“无字之书”是指生活,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包括接触大自然)。这样的理念其实古代就有,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

“心灵之书”是一种隐晦的比喻,意指阅读自己的心灵,这既是指了解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反省。将其理解为自我反省、精神层面的追求、精神修炼等都对。

题目中只出现“三本书”的说法,没有进一步解释,特别是“心灵之书”这个概念,如果有其他解释,能说得通的,也算对。

●领会“评说”的文体要求

今年的作文题不像去年明确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只是使用了两个关键词“思考”“评说”。这两个关键词是指向论述类文章的文体的,可见命题者希望引导同学们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因此,写作时应采用适宜的文体,凸显“评说”:首先要表明你的看法,然后进行评说,阐述清楚你的理解。

行文过程中,要在辨析概念的基础上,把握题旨,理清思维,讲清楚“三本书”之间的关联。“三本书”中,前者“有字之书”是实的,后两者“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是虚的。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平面关系,而是相互递进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阅读”奠定基础,最终促成人的心灵认识和精神层面的发展。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更要读“心灵之书”。

一般而言,宜把“读三本书”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评说,当然,具体写作时可以有所侧重。如果对“三本书”的概念只是简单提了一下,然后着力评说其中一本,也视为切题。

高段作文

一类文:55—60分 /二类文:50—54分

这一档次的文章是考场上的优秀作文,它们在审题上对“三本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理解和阐释。

题目中的“思考”与“评说”是很重要的信息。如果文章没有丝毫思考与评说,就只能在49分以下给分。如果针对材料有合理思考但缺乏评说,可以进入二类文范畴;如果对材料有合理思考且有评说,就能进入一类文范畴。

在语言方面,文章普遍能做到理性表达,符合论述性语言的要求,简洁、清晰、鲜明;结构上严谨有致。

此外,这一档次的文章普遍符合论述类文章的文体要求,论述时有一定的纵深度,甚至有独特的思考,不是简单地阐释“三本书”的关系。

比如《请先读懂自己的心》一文,作者对“三本书”的理解与作家有所不同,他看到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从而更推崇“心灵之书”的宝贵,没有人云亦云,有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

请先读懂自己的心

萨特曾说:“我是在书堆里开始我的生活的。”书总得伴随我们的一生。据一位作家所言,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是“有字之书”,那是知识的海洋;一是“无字之书”,那是社会的历练;一是“心灵之书”,那是心灵的觉醒。三本大书缺一不可,否则人生这段历程似乎缺了一个角。但我说,“心灵之书”才是每个人最该读透最该读懂的书。

“有字之书”象征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如今我们倡导“终身教育”,似乎我们的整个人生旅途都得带着这本书。卢梭说:“教育即生长。”毫无疑问,知识的获取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但是,这样一本“有字之书”就足以让人飘飘自喜、胡作非为了吗?前不久,勒索病毒席卷全球,激起一片恐慌。这不正是一群捧着“有字之书”、没有良知、被利益裹挟的人肆意妄为的结果吗?现实中又有多少律师玩弄法律条文、颠倒是非黑白?这不正是一群“倚高才而玩世”的人吗?

除了这些视“有字之书”为玩世资本的人外,社会上同样存在一群以“无字之书”为玩弄是非的手段的人。这些人熟知社会规则、深谙人情世故,率性违反规则,甚至触犯法律。不少企业家依攀人际网络进行贿赂、牟取私利。这样的行为屡见不鲜,不正是因为其执迷于“无字之书”,抛下“心灵之书”吗?

如今社会乱象丛生:违法与犯罪齐飞,低俗与颓废共色。究其原因,恰是其将“心灵之书”烧毁、丢弃。黑塞在《悉达多》中写道,每个人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即大彻大悟自己是谁,其余一切都是随波逐流,无意义。的确,发现自我、读懂自己弥足珍贵。如果连基本的自我认知也没有,又如何同自我和解、与群体交流、对社会融入呢?木心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学富五车,想必读懂了“有字之书”;见证了风雨如晦的“文化大革命”,想必看彻了“无字之书”;但最为重要的是,他将“心灵之书”烂熟于心。他能在屡遭凌辱的监狱里奋笔疾书,留下几十万字的手稿,不在证明他读懂了自己的内心、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吗?

有人担忧被时代浪潮冲刷、席卷,但当他读懂“心灵之书”时,又有何可愁呢?“人即是物,物即是人”,古色古香的乌镇成为贴有“现代科技”标签的互联网大会的永久选址,却能丝毫不流失其韵味、品格,不正是它明白自己的灵魂所在,读懂了自己的内心吗?唯有读“心灵之书”,方能屹立于时代潮头。

人生如梦,如壮阔之山河,唯有“心灵之书”这一明珠照破山河万水,才能时有月洒清辉、水漾徐徐的美景。

得分:59分

这个作文题要得高分,关键在于在符合文体要求的前提下,对作家提出的“三本书”有思考和评说。当大部分文章在阐释“三本书”的概念时,这篇文章正好相反,没有一味赞同作家的说法,而是有自己的思考。作者对“三本书”的理解与作家有所不同,他看到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从而更推崇“心灵之书”的宝贵。这样的认识,体现出作者不人云亦云、有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的一面,尤为宝贵。

我们都是读“书”人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言:“如果天堂存在的话,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人立于世,世界就是一本大书。诚如材料中作家所言,人生三本大书是为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但我认为,这三者并非并列。作为新时代的读“书”人,应当将心灵融入“有字”与“无字”中。

有字之书,是文化的积累的传承。中国古代造纸与印刷二术并存,为后世留下了不竭的典籍资源。步入现代社会,网络媒介下的书应运而生。无论是平板上的电子书还是电脑中的二进制码,它们都可以被视为“有字”,因为这是一种记载,暂时无关人心。

无字之书,是文化的拓展的领悟。社会以其复杂性裹挟着人们,而人们确也从中学到了处世之法。除社会之外,无字之书仍包举宇内。诚如经历、经验与教训,带给我们学识、认知、涵养、想象、精神甚至万物法则。它们来自自身领悟,具有无字之书的一切意义与特征——但我要说,仍然不够,因为它们不具有心灵的尺度。在人的心灵介入之前,这一切是存在;只有介入之后,才称得上真正意义。

心灵之书凌驾于“有字”与“无字”之上,是我们这代读书人理应的追求。而不融入心灵这一必要条件,有字之书将成为谬误,无字之书将成为偏倚的社会价值。当下中国,人均受教育程度逐年上升,但社会期望看到的和谐景象却迟迟未现。“地铁藏书热”从欧洲席卷至中国,而北上广的各地铁站、车厢中尽是随意丢弃的书本——这难道不是对有字之书的践踏吗?资深的大学教授对否定其意见的老人大打出手,社会戾气日益显现——这难道不是无字之书的遗憾吗?缺少了心灵之书的“阅读”,一切其他方式都显得徒劳。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心灵的必要辅助不见踪影,和谐的社会氛围被急躁打破,总之,人民戴着“读书人”的帽子却蜕化为无知的受众,那么文化的灭亡就在劫难逃。

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于将心灵之书读透,将其融入“有字”与“无字”的系统中。关键更在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毫无争议的读书人,而读书的过程,是把握好心灵的途径。我们势必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然后用心去悦纳它,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是用心读书的人。读得最完美的,一定要是“心灵”这本大书。张载的名句可以作为训诫: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愿意一读终生。

得分:56分

文章贵在对“三本书”的内涵理解准确,对三者之间的逻辑辩证关系整理清晰。标题言简意丰,吸引读者的注意,让人们对“书”的内涵产生好奇。开篇引用博尔赫斯的名言,提出自己对“三本书”关系的独到见解;结尾又引用张载的名言,提出终身阅读“心灵之书”的必要性,前后呼应,结构完整。正文展开部分运用层进式结构,在肯定“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在文化积累和拓展层面的重要作用后,突出了“心灵之书”对当代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办法。

整篇文章不枝不蔓,论据的选取既能引经据典,又能紧密联系现实,说理不卑不亢。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地方表达不当。比如对“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定义:“是文化的积累的传承”“是文化的拓展的领悟”,读来拗口。

读人生三书,创美好未来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又有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有作家提出人生要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书,我很赞同这位作家的看法,这三本书即人生之书。

所谓成长,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我。在我看来,“有字之书”就是我们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的阅读,“无字之书”则是指我们在生活中学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心灵之书”就是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净化自己心灵的一门学问。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从进入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有字之书”。从一开始的声母、韵母到词句再到文章,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我们徜徉在文字的海洋中,纵观古今,吸收着文字中的精华,成就更好的自己。不论是课本、名著、小说还是网络阅读,文字都让我们有所收获。人生的第一步,读好文字之书,成就博学多识的自己。

而人生的第二本书——“无字之书”,则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学习、揣摩。不论我们生性是孔子所说的善还是孟子所说的恶,我们都需要从生活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原则。人不是生来就会为他人考虑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是我们从生活的“无字之书”上学到的;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分享的,慷慨大方是我们从生活的“无字之书”上学到的;人不是生来就讲文明懂礼貌的,彬彬有礼是我们从生活的“无字之书”上学到的。台湾作家简媜学了“无字之书”后道出了人不可锋芒毕露的道理;蔡元培学了“无字之书”后抛开了学生与之发生口角的不愉快,为该学生写了推荐信。读好“无字之书”,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圆滑世故,而是让自己有了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准则。

人生的第三本书也是最难读懂的书,就是“心灵之书”。有人说“把心磨平,波澜不惊”,这是一种境界,只有读懂了“心灵之书”才能达到如此的境界。退休教师韦思浩捐出了自己的退休工资为失学儿童提供读书机会,自己却游走在生活边缘;印度男子库玛虽生活困难,但他乐意为饥饿的陌生兄妹点餐;孔子、颜渊淡泊名利,将富贵看作浮云,一心倡导仁义。他们都读懂了“心灵之书”,不论是对他人还是对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他们都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将大爱传递给他人。读好“心灵之书”,提升自己的境界,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

时光匆匆,漫漫人生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长。在人生路上,多学习这三本人生之书,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创造出自己美好的未来。

得分:52分

文章语言流畅、简洁、明晰,文体符合论述文要求,对“三本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并且能抓住题目中的另一个关键词“读”,围绕“读”什么、为什么要“读”展开一定深度的思考与评说。

论述过程体现了较好的因果逻辑思维。比如要读“有字之书”是因为读“有字之书”能“成就博学多识的自己”;要读“无字之书”是因为人不是生来就“会为他人考虑”“懂得分享”“讲文明懂礼貌”的,读好“无字之书”能让自己有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准则。

稍有缺陷的是论述为什么要读“心灵之书”的部分,看似论据很丰富,实际上以叙代议,论据与观点间的联系缺少必然逻辑性。另外论据的准确性也有欠缺,“性恶论”是荀子的观点而非孟子。

品读人生之“书”

人要读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与“心灵之书”。三个形象的比喻,表明人的一生所必备的财富:知识之滋养、生活之洗礼及心灵之修炼。

毋庸置疑,“有字之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问一个人如果没有品读过文字的智慧,感受过知识的滋养,又怎能拥有“充盈之思想”呢?诚然,在如今的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他们将读书等同于考试,将读书仅视为一种工具,但读书绝不应局限于此。它不应是与名利挂钩的,而应是思想上的自我提升、人格上的不止追求,更应是精神上的诗意栖息地。

品读“有字之书”,感受知识的滋养!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个人的一生还需细细品读一本“无字之书”。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无字之书”指的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历练。

史铁生曾说:“真正的归依不在于某一处所,真正的归依在路上。”无独有偶,泰戈尔也曾言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经历过,便是最大的美好。”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两位大师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人生经历的重要意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生中有太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学习与品味。芭蕉硕大的叶子往往成为人避雨的工具、蚂蚁的游乐园,它也在无形地告诉我们:一味地扩大自己往往会成为被人利用的工具。同理可知,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自然的花草树木等,都在无形中教给我们人生的哲理。

品读“无字之书”,体会生活的智慧!

不过,一切的一切都应建立在一颗美好的心灵之上,即人生须品“心灵之书”。古往今来,流芳百世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决定两者类别的,不是一个人的才华,而是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秦桧身为状元依然难逃千夫所指的命运;蔡京书法绝伦,也依旧不受历史的待见。这一切的一切,均源于内心。没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又有何资格来奢求他人发自内心的赞美呢?毫不夸张地说,心灵是人一生成就的基石。

品读“心灵之书”,提升心灵的境界!

但正如《尚书》中说的那样,“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纵使我们知晓那三本书的重要性,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领略个中的真谛。唯有时间流逝下孜孜不倦的行动才能让我们读懂人生的“书”。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唯愿自己品读人生之“书”,做最好的自己。

得分:50分

文章对“三本书”有明确的定位:知识的滋养、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提升。全文采用并列式结构,论述了“三本书”的重要作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衔接自然,使文章结构严谨,体现出作者严密的论证思维。同时,作者在结尾部分引用“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提出了读书的一个尴尬处境,具有一定的启发诱导意味,值得读者深思。

从结构上看,三个分论点之间的排比式结构,既使文章结构清晰,增强了论证的气势,但也显示出作者对“三本书”关系定位得还不够精准。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作家提出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论点,对此我持赞同态度。三本大书,正印证着那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前段时间获赞无数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主持人董卿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观点。在节目的开场,她都会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当期主题。抑或当《中国诗词大会》上的她作为主持人随口而出一句句诗书经典时,观众欣赏到的正是她的才情、她的气质。究其原因,无外乎自幼起深厚的读书积淀。“有字之书”,使她对经典信手拈来,使她气质斐然。

相比“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对一个人气质的培养可谓更加间接。但是,不可因此否定生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且把“无字之书”比作生活。诚然,生活是一条起伏无规律的河流,也许有时给人带去的仅是波折坎坷,但最终,人人都能在这条河流中涤荡内心,洗涤心性。作家大冰便在一次演讲中提及阅历的重要性。作为民谣歌手、背包客、禅坐弟子、银匠、铁匠,多种身份带给他的也许不是慌乱与迷茫,而是内心拥有更多重量后的淡定与从容。一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一直在寻找命运的波澜,到底才发现,最曼妙的竟是心底的淡定与从容。”“无字之书”,令杨先生有一种不屈的“向上之气”。

于三者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心灵之书”。于此,我广义地将“爱过的人”比作爱过及被爱的一切。心灵之书,是艾青面对中国大地的一片热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心灵之书,是柯洁败于AlphaGo后流下的赤子之泪。人类纵然跟不上时代、科技的脚步,但柯洁虽败犹荣,我们从他身上体会到的,是对国旗的热爱,是真正有感情的中国气质。退一步说,且抛开那些名人,每个人从一出生起,就被世界爱着,周围有父母、亲朋,继而学会了爱上这个世界。谁又能否认父母们无私的爱对每一个孩子心灵的滋养呢?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心底气质的来源,否则也不会有刘瑜的“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也希望你在寂寞中学会坚强”(《愿你慢慢长大》)。

因此,腹有“诗书”气自华,此便是我们一生最佳的格言。因为一个人的气质里,真的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与被爱的一切,真的藏着三本大书。

得分:50分

以苏轼诗句为标题,既彰显一定的文化厚度,也阐述了观点。气质好,皆缘“诗书”。董卿“气质斐然”,源于她对“有字之书”的多年浸润。作家大冰的多重身份凸显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艾青、柯洁以及普通人的爱,既凸显了“中国气质”,也是“孩子心底气质的来源”。作者试图以简明扼要的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体现了一定的论述文写作能力。

文章之所以只得50分,原因在于:没有阐释“三本书”之间的关系,并且论述不到位,对“气质”的内涵及其与“诗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阐释不清。另外,文章结构比较扁平,缺乏层次感。

中段作文

三类文:45—49分 /四类文:40—44分

这个档次的文章是考场作文的“主力军”。

总体来说,这个档次的文章对“三本书”的概念有一定的分析、比较,对观点或认识能够自圆其说。但文章大多只停留在对“三本书”是什么或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阐释上,缺乏有深度的辨析。

阅卷时,从内容看,如果对“三本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阐释,可以归为四类文;对“三本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可以归为三类文。

比如《三书大写人生路》一文,作者认为阅读“三本书”可以“写好人生”,并在此引导下,将“三本书”进行了简单通俗又新颖生动的解读:“有字之书”,笔法端正庄严;“无字之书”,笔法深刻有力;“心灵之书”,笔法超尘脱俗。乍看之下,似乎牵强附会,但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基本将观点解读清楚了。

从语言运用的层面看,中段作文有些文章文学性较强,显得理性表达不足,文体意识较为模糊。

比如《把握共性与个性,砥砺前行》一文,大量使用文学性语言,与论述文的文体不符。在阅卷过程中,一旦判定作文不符合文体要求,总分不能超过49分。

人生需要“三本书”

有位作家说,人生需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我很认同。人生之路漫漫,婴儿时期,我们是一张白纸,故需要“有字之书”来充实我们的内心、丰富知识、开拓眼界;到了青年时代,我们对世界已有了自己的看法,也经历了很多世事变幻,故需要“无字之书”来触发我们,使我们自我反思;在历经沧桑之后,我们更需回归自己的心灵,阅读“心灵之书”来给予升华。

“有字之书”,顾名思义,便是整齐排列于书店的书架上的经典阅读物。从出生开始,我们的白纸上就开始被添加各种形态、五彩缤纷的笔画,有些我们不得不接受,但有些实则可以擦去。于我而言,人生是我们自己的,谁都无法代替我们自己在上面添加笔画,于是,我们便需要“有字之书”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充实内心,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再反观当今社会,国民阅读率与国外无法相比,因此,更需要“有字之书”来引领我们,充盈内心。可喜的是,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起来,纷纷以“图书漂流”“丢书大作战”等形式来呼吁人们重新拾起那本“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在我看来就是人们对其生活的反思及思考。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过得太快,快到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每天为了名利、地位、权力而奔波劳累,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他们在这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村上春树曾说:“别人怎样都可以搪塞,唯独骗不了自己的内心。”的确如此,人生很长但又很短,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般溜走,在你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的时候,或许它早已在一点点地流逝了。因此,我们需要“无字之书”,在你的灵魂因为走得太快而劳累之时,停下来,翻阅一下“无字之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才女徐静蕾,在历经娱乐圈的沉浮过后,她终于体悟了自己的“无字之书”,选择随心而活,为自己而活。

“心灵之书”,我想是你在历经红尘纷扰烦杂后回归自己的心灵,让自己有所提升与总结。生命不可预知,每个人都会在这其中历经不同的事,感悟不同的生命体验,在那之后,你就需要一本“心灵之书”来回归你的心灵,反思你曾经留下的脚印,让你的灵魂有所提升。正如史铁生所言“笑着,面对生活的歌谣”,回归心灵,阅读“心灵之书”就是让你依旧有勇气在历经沧桑之后笑着面对生活。

人生需要三本大书,“有字之书”丰富了你的内心;“无字之书”教你如何反思生活;“心灵之书”教会你“笑着,面对生活的歌谣”。

得分:48分

文章认为婴幼儿时期需读“有字之书”,以丰富知识、拓展眼界;青年时期需读“无字之书”,以自我反思;历经沧桑之后需读“心灵之书”,以回归心灵,自我提升与总结。如此论述,看似有理,实则有些生硬和牵强,因为“三本书”之间并非因年龄阶段而截然分开。

从结构上看,文章主体部分可以看作是第1段的扩展,最后一段为总结。或者说,开头、结尾这两段是全文的浓缩版。这样的结构略嫌机械。

把握共性与个性,砥砺前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谓“有字之书”,即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文字可以观,可以兴,可以映照自己的人生,帮我们在人生的“无字之书”上打上一点淡淡的底色,甚至渲染一些云雾缭绕。而经我们自身经验之笔书写,一经思维的勾勒,就会流泻下森林的氤氲、风车的絮语,成了我们自身独一无二的“心灵之书”。

所以,与其说这是人生的三本大书,不妨将其看作人生这部有如斑斓锦缎的书中三个熠熠闪光的篇章,同时,这三个篇章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互相充实、提升,并凝聚成人生这斑斓锦缎中最夺目的一卷。

诚如赫尔曼·黑塞所言:“对任何一个思想家的任何一篇著作的阅读,都会使你感到充实与满足——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与理解。”他人的文字不是仅仅被囿在书本的字形,更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过去,发现生活的意义,并以大无畏的心态迎接未来的鲜活的意识——它有呼吸,有体温,它微微的喘息、翕动的鼻翼,如此清晰,只要我们带着书写自己这本“无字之书”的好奇与憧憬去与其他伟大的思想交流,就会领会到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一种息息相关的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整个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在人类的共性之中把握自己的个性,书写自己的无字人生,形成自己的心灵财富,当这种财富用文字来体现时,便又成了他人的“有字之书”,并借此贡献出人类的共性与自己的个性。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假如活着不只为了满足赤裸裸的需求的话。

当我们书写人生这“无字之书”时,岂能不回到“有字之书”去汲取精神上的养分?又岂会不将自己人生的经验凝练成“心灵之书”以时时勖勉自己?这类经验的写作又时常会使以前读的有字之书得到新的理解,唤起新的共鸣,这种共鸣正是让我们的心灵着迷不已以及受益不止的东西。世界上各民族的成百上千种语言都在呼唤同一个神灵,怀着同一些梦想,忍受着相同的痛苦。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文字组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彻悟的瞬间,我们会看到一个承载着矛盾与个性的统一的人类的容颜。

有字无字,归根到底,都会化成你心灵的养花泥,在满载着共性的博大与个性的奇妙中砥砺前行,开出一朵灿烂的人生之花!

得分:47分

虽然这是一篇论述类文章,但其中有大量文学性的语言,与文体不符合。因这一点,文章就不能上50分。

此外,虽然对“三本书”的概念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但文章引入“共性与个性”的说法,把“有字之书”说成“共性”,“无字之书”说成“个性”,与通常的解释相去较远,较为牵强。一旦进入了这样的思路,对“三本书”的阐释就不可能完全合理。再加上通篇都只是阐释“三本书”的概念,缺乏合理的思考和评说,只能得47分。

人生必读三大书

三大书,指“有字、无字、心灵”之书。人生长途漫漫,遭遇的困难与挫折不胜枚举,享受的成功与喜悦也数不胜数,但最重要的,正如那位作家所说:人要读三大本书。而峰回路转,正是靠这“三本书”来践行价值观。所以,我认为人必读三大书。

一是有字之书。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诵读课文倒背如流,我们翻阅的书籍堆积如山。高尔基曾有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确实,通往人生成功的极点并不易,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有字之书来丰富自己的内涵。中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曾在北大当图书馆管理员,在任期间几乎将所有的书籍阅读了一遍,后来可能反复咀嚼不止一遍,最后他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学家。钱锺书先生在杨绛先生眼里是一个极爱看书的人,在《围城》里也可以看到,里面的角色随身携带着书籍,折射出钱锺书先生对阅读的热爱。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阅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啊,有字之书是阅读的初始,在成为大家之前必然经过这一状态。

二是无字之书。宋代文学家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水清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句蕴含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恰到好处地承迎了上一本书的作用。在阅读过有字之书后,必有很多体会与践行的渴望。将头脑中的意识付诸真实活动时,便正在阅读“无字之书”。钱学森先生是家喻户晓的原子弹与氢弹元勋,他曾在美国学习多年,后来他与邓稼先等人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下,于20世纪60年代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他是如何成功的呢?通过结合以往阅读的有字之书,再将脑海里的知识化为无字之书,一点一点地将那些再转化为图纸模样。《中国诗词大会》中的武亦姝年仅16岁,却在栏目中轻松夺冠。她从小热爱阅读诗书,并将它们转化为无字之书,深深存于脑海中,恰好在生活中运用到了无字之书,并从中受益。看吧,人生需再读无字之书才能成功。

三是心灵之书。中国现代散文家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写道:“人的心灵是一片诗意的栖息地,像一片没被鸡叫醒的天空。”当我们经过了有字、无字的过程,更深一步的是净化自己的心灵,将所有的文字转化为心灵的慰藉。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讲究“明本书”,暗含着在阅读那么多之后最终能否将其践行在活动中。当人生真的到达这种境界,即便一生平凡,却也不凡。

人生这三大本书,暗示着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有字之书”是童稚、懵懂的我们需阅读的;“无字之书”是成熟和踏入外界所需要的;“心灵之书”则是在平静心态后将文字的力量散发的时候需要的。所以,无论平凡还是伟大,不同的人都必读这三大本书!

得分:45分

文章瑕瑜互见。“瑜”处有二:一是开门见山,观点明晰。作者一开始便对“人生必读三大书”做出个性化解读:不论是遭遇挫折困难,还是享受成功喜悦,均须读“三本书”,而要想峰回路转,更须读。二是懂得结合事实与理论论据展开论述,以增强逻辑力量。

“瑕”则更为显眼:一是文章未能对读“三本书”的个性化理解展开进一步论述,且例证与观点脱节。比如,季羡林的事例本应论证读有字之书可丰富自身内涵,这种内涵对遭遇挫折以及人生“峰回路转”有重要意义,结果却论证了读书使人走向成功。二是引文有多处错误,如第3段开头朱熹的话就是拼凑生造的,不但没能增强逻辑力量,反而降低了说服力。

三书大写人生路

有位作家说,人生有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位作家高度概括了一个人一生必须阅读的三本书的书目。

依我看,有字之书是实体的书;无字之书是人生的所见所闻;心灵之书,则是对上述二书的注释。

一个人的图书馆中,要有这三本书,便足够让他走完人生路。因为这三本书,用不同的笔法,写出了“人生路”三个大字。

有字之书,笔法端正庄严。每一本书,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现代化的电子书,都用最整齐的字体,向世人呈现书中的智慧。这本书,是高尔基口中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帮助中国古代文人功成名就的窗边烛下的读物。这本书的价值,无人非议;这本书的意义,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店的书架上。自人类诞生以来,不管用何种工具,他们都会用最庄严的手法,在甲骨上,在织物上,在纸上,写下留传后世的字迹。这是人类文明的符号,有字之书对人类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

无字之书,笔法深刻有力。人类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字里行间,还有另一个他们从出生便存在的环境——社会。一个人踏入社会之路,就必须阅读无字之书。在这本书中,他们读到了生活,读到了人性,读到了理想。阅历使得无字之书的章节日益增多,使人类开始意识到有字之书中存在和不存在的东西,这个世界全都拥有。这本无字之书,使作家发出“每一场雨都会停”的感叹,使人格的羽毛渐渐丰满。其实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本无字之书。无字之书上的内容是有字之书的阐释的有力论证。

心灵之书,笔法超尘脱俗。有了前两本书,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便达到了一种高度,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日臻完善,心灵被刻上了独一无二的标志。保罗·泰鲁说过:“在我看来,一个正在读书的人,脸上总散发着异样的光芒。”这种光芒,便是心灵中光的折射。

《朗读者》节目,便是对这三本书有力的发扬。一个名人,朗读一段对他印象深刻的文字,与主持人谈论他的经历,使观众领悟到他心灵中一些美好的东西,便是这个节目的真谛。

也许,正如林清玄所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心灵的化妆。让我们多读书,多出去走走,为心灵书写一段三书人生的文书。

得分:44分

文章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认为阅读“三本书”可以“写好人生”,并在此引导下,将“三本书”进行了既简单通俗又新颖生动的解读:“有字之书”,笔法端正庄严;“无字之书”,笔法深刻有力;“心灵之书”,笔法超尘脱俗。乍看之下,似乎牵强附会,但是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对前两本书的解读还是很到位的。

文章不足之处在于,分论点和论证内容之间的衔接似乎不太自然,“三本书”之间没有很好的过渡,对于“心灵之书”的解读还不够细致深入。

明悟书之大道,造就人生辉煌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由此观之,古人早已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更离不开书。书,乃人之根本。人生三本大书缺一不可。

读“有字之书”,晓文化科学之理。古往今来,每个时代都在重视教育。“凿壁借光”“悬梁刺股”,这些草根之民都如此,更别谈那些君王、官吏、骚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毛泽东年轻时就是图书管理员,因此他有更多的机会阅读书籍,即使在人声嘈杂的地方,他也不忘看书。也正因为他饱览群书,才能在决策中做出更好的判断,才能带领红军长征,最后走向胜利。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读书不仅带给我们知识,也带给我们改变命运的力量。老鹰没有硕大的翅膀,没有强健的身躯,就无法翱翔天空。人若不读书,就不能主宰自己,沦为无用之人。

古人读书十年寒窗,人不可能一生都只读有字之书,此时需要读本“无字之书”。

读“无字之书”,丰富阅历创成功。

学生读完大学,更多的人选择就业,而初入社会的学生,显然还需要学习,光有知识还不够。日本一位女学生几次找工作失败,决定降低标准。当她发现她找到的工作——公司的清洁工,竟要洗完马桶后,自己还能喝里面的水,她难以接受。但最终经过前辈的鼓舞,她开始了这份工作,始终尽心尽力,最后她成立了日本最大的清洁公司。倘若她没有这样的经历,我想她应该还在不停地找工作吧。这本“无字之书”,只有靠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才能读懂,也是成长中的必读之书。

那么是否取得成功后就可以不再读书,放纵自己呢?答案显然是不可以。我们还需要一本“心灵之书”。

读“心灵之书”,提高精神境界悟人生之理。司马迁忍辱负重,陶渊明归隐山田,爱因斯坦精益求精,这都体现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每个人的道不同,境界不同,读的“心灵之书”也不同,但这也是每个人都要读的书。

道家曾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我们读完“有字之书”,再读“无字之书”,再读“心灵之书”,那么自己的人生之道就会是独一无二的,又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得分:42分

文章语言流畅、简洁,对“三本书”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有较准确的理解和阐释。但整体有以叙代议的问题,缺乏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评说。

比如,第5段叙述完日本女学生的例子后,仅以一句“这本‘无字之书’,只有靠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才能读懂,也是成长中的必读之书”,匆匆结束对“无字之书”的评说;第7段在概述司马迁、陶渊明、爱因斯坦的例子后,也仅以一句“但这也是每个人都要读的书”,结束对“心灵之书”的评说。这种大篇幅的以叙代议,使论证在因果逻辑上显得很牵强。

读好人生的三本书

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大书。我深表赞同,这三本大书不光教人读书写字,还能使人明白读书与人生间的关系。

读好“有字之书”很是重要。有字之书指的是人生最初级的课本内容,识字写字。只有读好了这本“有字之书”,我们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知识渊博的才子。

然而这还不够,“无字之书”便可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给我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回望历史,秦桧、蔡京等都是大才子,可他们都遗臭万年,为什么?因为他们没参透“心灵之书”。

“心灵之书”是指导人们守卫自己心灵中那块净土的秘籍。在一方面表现为忠孝节义,告诫人们要奉公守法。古有和珅,今有周永康,都是没能守住心中净土的典型案例。如若丧失了做人的底线,寻常人的下场虽不及那些高官显贵般遗臭万年,但也绝对逃脱不了百姓的谴责、法律的制裁。而如若所有人都如避世隐居的贤士般自律,那么西方的乌托邦、东方的桃花源,都将不是理想。在另一方面,心灵之书又教导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昨日张继科世乒的爆冷、奥运林丹的失利招来国人不少哀叹,可我们还能要求那些昔日的大满贯们什么呢?比赛失利又怎样?下次再来!看看再回巅峰的女排,看看茁壮成长的男篮,我不得不说一时的失利并不意味着什么,因为成功永远在对岸等待着奋勇前进的我们。那些失利或是已露败相的人们,想想去年的詹姆斯,从未有球队在3∶1落后的情况下赢得总决赛,但是他做到了,他带领全队做到了。纪录是由人创造又由人来打破的,即使前途路漫漫,也不应该听信那些阻碍你前进的话,毕竟丰功伟业都是“暴霜露,斩荆棘”才得来的。

假如成功读懂了这三本书,我们也不能拘泥于书本,而是要“格物致知”,积极投身于实践。当年穆桂英为习兵法竟用西瓜子排兵布阵,达·芬奇为研究人体结构竟“冒天下之大不韪”盗尸解剖。我们不仅要根据客观条件努力实践,更要善于创造条件,创新发展。古代的泱泱大国如今已沦为“制造”大国,我们不能满足于价值链最底端的待遇,而要从我们自己做起,读好、用好这人生的三本大书,赢得一个美好的明天。

用好三本书,成功在彼岸。

得分:40分

文章开篇比较切合题意,先是紧扣作文题的要求,对作家的观点进行评述,对作家观点“深表赞同”,并进一步在“三本书”之中选择了“心灵之书”作为论述的重点来阐释。

但接着的论述成了材料的堆砌,秦桧、蔡京、和珅、周永康、张继科、林丹、詹姆斯、穆桂英、达·芬奇……这一系列材料似乎有正有反,对比论述,但终究与观点贴不到一起。这也导致在最后联系现实时讲的泱泱大国沦为“制造”大国的悲剧,只是刻意地、人为地拔高,事理逻辑远没有达到这一层面。

这样的文章在阅卷中并不少见。罗列大量在内涵上与观点逻辑联系并不强的事例,是当下高中生写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低段作文

五类文:36—39分 /六类文:36分以下

这个档次的作文,审题上的问题主要是对“三本书”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清晰、出现偏差或完全错误。

比如《心灵之书最重要》一文,作者始终没有明确“心灵之书”是什么,对“有字之书”的阐述一笔带过,“无字之书”完全被忽略,显然他对概念的理解是不清晰的。

还有不少文章没有展开评说或论述,或者评说与论述没有围绕作家的看法,而是任意拓展,导致偏题或离题。

比如《心中有字》一文,虽然出现“有字”“无字”“心灵”三个词,但对其内涵的阐释不到位,文章主体部分选用了三个名人的例子,与“三本书”并无多大关联,生搬硬套,不仅是偏题作文,更是套话作文。一旦被判为套话作文,文章得分就不可能超过35分。

此外,这个档次的文章大多文体意识模糊或者根本没有文体意识;语言上,往往连最基本的通顺都做得不好。

比如《人生是一场修行》一文,局部文字过于讲究文采甚至完全散文化,全文语言又有文白夹杂的嫌疑,使得这篇论述文显得文体不规范、语体杂糅。

人生是一场修行

漫漫长路,我们不能以蜉蝣之身漫无目的地前行。前行路上,我们不断成长,由基础的认识开始到必要的观察实践,最后是心灵的对话。从有形到无形,这既是一种成长更是一场修行。

三本书,看似不多,然其分量实重,但也正是这三本书使俯仰之间你我有了存在的意义。

以“有字之书”喻基础。

当我们呱呱落地之时,身边之人便授我们以基础,这是你我立世之根本。这里的基础涵盖生活、学习。狼孩受教于人类后却不久死去。狼孩本与你我相同,但因无人教他“有字之书”,于是他在茫然中死去。倘若狼孩也有前人生活的经验,那么他便不会死去。前人经验对于人生这场修行来说,是基础,是必读之书。

以“无字之书”喻实践。

倘若我们仅仅只知基础,一味去接受前人喂与自己的果实,恐怕还尚无思想,只是如行尸走肉般过完一生。古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这样才能使知识有存在的价值。伽利略通过实践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错误,使真理浮出水面。正是因为实践,谬误得以被指出。“无字之书”像是发展之书,它使人生之路更有意义。

以“心灵之书”喻升华。

当一个人有了前人经验、有了思考,那么他还需要学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正,这是修行最重要的部分,将你我的想法喻于泉水。若是没有灵魂的想法如同一眼死水,没有价值仅作为观赏罢了。古有方仲永,仲永本为神童,具有不同常人的理解与文采。他的基础比寻常人掌握得都好,作诗作词也受乡人赞赏,他的思想也经过了实践,但如此优秀之人何以至“泯然众人矣”?其原因正是在于没有灵魂。方仲永拘泥于自己的知识,没有跨出寻常人的思考,他的思考没有灵魂。没有升华的人生是无法被称作修行的。

季羡林老先生曾以人生喻路。路上有深渊大海,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我们应如同战士一般装上基础之书以应付大泽,备上实践来穿越深渊,最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心贴近风景,欣赏春雨秋风!

得分:39分

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在排比中形成了层进式结构,论述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古今结合、中外合璧,显示出作者平时的积累和对文字的掌控能力。最后引用季羡林老先生“以人生喻路”的说法来升华主旨,匠心独运。

但是不难发现,文章的局部文字过于讲究文采甚至完全散文化,全文语言又有文白夹杂的嫌疑,使得这篇论述文显得文体不规范、语体杂糅。

修 身

这位作家所说的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即是“智慧之书”“道德之书”“品格之书”。

“智慧之书”即为“有字之书”,生活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是一个人从出生以来的必由之路,从幼儿园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期间不知花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善学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善学的人则一无所知,为什么相处在同样一个环境中,差距会如此之大?我想这主要归根于内心的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想要学好书就得下苦功夫,这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更是为了内心的修养打下坚固的基础。

有了牢不可破的基础,“品格之书”也应运而生,由浅到深,慢慢从体内散发出来,给人带来一种优雅、端庄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已经在别人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了。如果你是去相亲的话,女方一定会想要深交下去,因为气质才是最重要的。此时此刻,“品格之书”的大门已经向你敞开,而等待你的是新的、陌生而又熟悉的“道德之书”。

它在无形之中悄然诞生,又在一瞬间消失,当在学习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能忘了前面的知识,因为前两本书的出现正是为了第三本书能更好地施展出它的才华,它能让你知道什么可以触碰什么不可以触碰,当然你可以在道德的边缘徘徊,一旦越过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们没有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没有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更别说苏轼的“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们有的只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没有说有人可以将这三本书学完,就连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孔子都不足为道,在我看来他是自私的,他偏袒赞同他的弟子,一旦有不赞同他的就会用各种语言攻击他,但是这也是合乎情理的,七情六欲是难以控制的。

总的来说,学习总是对自身有好处的,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既修养身心,又能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何乐而不为呢?

得分:37分

文章观点不准确。标题虽为“修身”,却没有将读“三本书”与“修身”之间的关系作为观点明确提出,并且对“三本书”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也令人费解:“无字之书”是“道德之书”?

文章论证偏离,在阐述“有字之书”时,不是论证其对人“修身”的作用,而是论证人与人之间产生差距的原因,且误读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论述“品格之书”时,以主观感想代替客观论证,浅薄而毫无逻辑。在论证“道德之书”时,连引四句名言,为引用而引用,生拼硬凑。读书是为了“能在亲朋好友面前炫耀”,这样的话也拉低了全文的格调。

尽管有诸多欠缺,但所论还在“三本书”范围内,故可得及格分。

心灵之书最重要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有字、无字和心灵之书。诚然,三本书都很重要,但我认为,心灵之书最重要。

德国制造曾是屈辱的代表,然而在德国人痛定思痛后,最终将德国制造变成品质的象征。德国菲士乐生产的锅,用一百年都不会坏。有人问他们:“人家日本人的锅,用十年就要换,你们为什么不做得差一点呢?”他们却说:“我们的锅品质好,有口皆碑,人人都来买,世界还有那么多市场等着,为什么要那样做呢?”

现在的中国,山寨、粗制滥造层出不穷,这难道是他们知识低下造成的吗?不是,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读透“心灵之书”,只读了“有字之书”。中国是制造大国,但绝不是制造强国,而架起这其间桥梁的,正是“心灵之书”。如果每个制造商都能守着自己的诚信,守着自己的心,做到“义利合一”,那么中国离制造强国也就不远了。

近几日,在河南洛阳,一对老夫妻在路边走着,忽然其中一位老人昏倒在地,这时,一位热心的小伙子上前帮忙。他一直帮老人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来,事后却不留姓名地走了。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老人出事该不该帮,这一直是一个社会话题。而这个话题,在人与人之间冷漠化的当下尤为重要。全球化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没有拉近我们心灵的距离。如果大家都十分重视心灵之书,并读熟读透它,我相信,这样的话题可能就不会出现了。老人出事,周围的群众都热心上前帮忙,老人也不会敲诈,那此类事件绝不会发展成这样,而是作为一剂强心针,促使更多的人去读他那本“心灵之书”。

作为当下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在牢牢掌握自己学业的同时,也应该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我的精神素质,从而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为国家做出贡献。

“有字之书”带给我们财富与知识,而“心灵之书”带给我们道德与品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而道德与品质才是永存于心中的。所以让我们手握心灵之书,坦然面对自己的心灵。

得分:37分

文章对“三本书”的概念理解不清晰。比如,说德国制造的锅用一百年都不会坏、中国制造却粗制滥造,“架起这其间桥梁的,正是‘心灵之书’”;又说河南小伙帮昏迷老人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来也是因为他读懂了“心灵之书”,暂且不论这些推论是否合理,仅就“心灵之书”是什么而言,文章始终没有明确指出。同样,文章对“有字之书”的阐释只在最后一段一笔带过,对“无字之书”更是只字未提,可见作者对“三本书”的概念理解是模糊的。

心中有字

书,它如同条条小溪最终汇入大海;它如同片片叶子最终聚于树冠;它如同朵朵白云最终悬挂碧空。它们都是慢慢积累才形成的美丽景观,像一个个字积累起来成为的百科全书。

人必须读书,目的是学知识。有字的那是书,无字的是教育。学到最后还是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那才是心灵的书。

鲁迅读书写作,心里有一字——国。

学医救不了中国,改行成作家的鲁迅决定通过写作来救中国。他学习外国文化,大胆地改革中国传统的文化,创下第一本白话文小说。同时也开始中国文人的革命道路,许多志同道合的文人开始创作,鲁迅也大胆支持,顶着国内的压力和社会的冷漠。他学习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中国,不管他读的是什么书,但他心中的那本书上写了两个字:中国。这是他的心灵之书,也是中国文化历程上的第一本书,它记录着文化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

莫言读书写作,心里有一字——家。

莫言作为我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手中的作品也有不少。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写他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他对亲人、家人的思念的。莫言的知识建立在他的家乡上,他的文学也是从故土开始的。他一直惦记着家,一直就没忘记故乡的味道,爱着他的家包括他家中的一切。他的心灵之书上写着一个字:家。有着这样的信念,他也是坚持着写作,完成了许多作品,更是完成了他的心灵之书。

季羡林读书写作,心里有一字——人。

季羡林老先生真的是位很和善的人。与他交往过的人都知道他十分喜欢笑,也喜欢与人交谈,与小朋友的谈话也非常多,不管是什么人都会相处得非常好。这位老先生写作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他总能发现并写出其中有趣的地方,给读者的心情带来一丝平静、祥和的气息。他心灵之书中写着:人。他希望人人相处和谐美好,这个社会更加美满安康。给这个世界添点美。

不知我们现在的心灵之书正写着什么呢?每个人都规划着不同的篇章,叙说着不一样的故事,等它完成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看到精彩的自己吧。

得分:30分

作文题虽没有明说“写论述类文章”,但是写着:“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评说”理应是论述性的,但文章第1段语言极尽华丽之能事,没一点儿论述性语言的影子。

综观全文,虽然出现“有字”“无字”“心灵”三个词,对其内涵却缺乏阐释或阐释非常不到位。并且,文章主体部分选用三个名人的例子,最后做总结,这完全是“穿靴戴帽三段论”的模式。这种材料烂熟化、结构模式化、主题平面化甚至偏离的文章,被评为“套话作文”实属必然。

猜你喜欢
无字心灵人生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无字的情书
人生中的某一天
不可思议的旅程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唤醒心灵
独一无二的你
《无字》与《青狐》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