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山水城视野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2017-09-19 05:37张丽娜
重庆行政 2017年4期
关键词:综合体田园农业

□张丽娜

美丽山水城视野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张丽娜

“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是习总书记视察重庆的重要指示。在美丽山水城市建设中,乡村如何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田园综合体建设是一种可以探索的路径。2017年2月,“田园综合体”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成为继“特色小镇”之后又一市场关注的概念。财政部随之印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河北、江苏、浙江、重庆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

一、田园综合体的源起、概念及组成

(一)源起

“田园综合体”这一概念最早由田园东方创始人张诚提出,他结合北大光华EMBA课题,发表了论文《田园综合体模式研究》,并在“中国水蜜桃之乡”的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落地实践了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在项目不断探索的第四个年头,2016年9月中央农办领导考察指导该项目时,对该模式给予高度认可,2017年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二)内涵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解读文件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它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三)组成

1.景观吸引核: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

依托观赏型农田、瓜果园、观赏苗木、花卉展示区、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等等,使游人身临其境感受田园风光和农业魅力。

2.休闲聚集区:为满足客源的各种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产品体系

包括农家风情建筑(如庄园别墅、小木屋、传统民居等)、乡村风情活动场所(特色商街、主题演艺广场等)、垂钓区等。休闲聚集区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特色的生活空间,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3.农业生产区:生产性主要功能部分

让游人认识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参与农事活动中充分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同时还可以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农业科技示范等项目。

4.居住发展带:城镇化主要功能部分

居住发展带是田园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通过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形成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以此建设居住社区,构建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5.社区配套网:城镇化支撑功能

服务于农业、休闲产业的金融、医疗、教育、商业等等,由此形成产城一体的公共配套网络。

二、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时代意义

田园综合体的出现,是伴随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休闲旅游而发展起来的新模式,是大势所趋,它是区域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发展到较为发达新阶段的产物,是中国农业新跨越的创新载体,其重要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田园综合体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思考原点是中国乡村的发展之路。我国城乡二元差距体现在物质与文化上,解决城乡差距的主要办法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主要路径是通过产业带动。那么在农村,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可以实现物质和文化的双丰收呢?实践证明,传统农业发展带来的增加值是有限的,不足以覆盖乡村现代化所需要的成本,而乡镇工业模式之后,乡村可以发展的产业选择不多,较有普遍性的只有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田园综合体正是以乡村复兴为最高目标,以旅游业为驱动产业,通过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等核心组织要素集聚,鼓励城市人来乡村消费、旅游、创业、生活和定居,带来经济和文化互动,促进交流与融合。打破城市和乡村相互分隔的壁垒,让城市人流、信息流、物质流真正做到反哺乡村,逐步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

(二)田园综合体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举措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包括质量和数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这里的产品,既包括传统农产品,也包括衍生产品。田园综合体作为当前乡村发展新型产业的亮点举措,为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提供了“高质量”产品。一是为本地原住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就业机会。不仅提高了其经济收入,还为返乡青年就业提供了方向。此外,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也让原住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为新住民提供了梦想家园。田园综合体以满足人回归乡土的需求为核心,让向往田园生活的“田园梦想家”有机会生活在田园,让乡村成为“可以回得去的家乡”,同时新住民给乡村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让原住民和新住民在彼此互动中成为受益者。三是为游客提供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田园综合体为都市游客提供与传统农家乐不一样的田园休闲旅游产品,为儿童、亲子家庭、情侣、商旅客群打造丰富而高品质的田园休闲体验。

(三)田园综合体是美丽山水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美丽山水城不仅体现在城市的优雅大气,还包括乡村的婉约灵动。田园综合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载体。一是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为吸引城市居民来旅游观光和居住,田园综合体将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全力打造田园风光,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促进了农村增绿。二是主张乡朴美学。田园综合体在美学上拒绝符号化、标签化和装饰主义,在乡村建设中反对浮夸的仿古中式风格等约定俗成的东西,主张洗尽铅华后的自然、天真,见素抱朴。早在2013年,田园综合体的创始人张诚在无锡阳山镇的一个乡村“探路”田园综合体时,为了保留田园生态,就要求“刀下留房”,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恢复村落自然形态。

三、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路径

(一)试点选择: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

应该说,田园综合体并非适用于所有中国乡村地区,也并非是乡村发展的唯一方式。它主要适用于较发达地区的乡村,这里城乡差距很大,而城市反哺乡村的动力很足。因此田园综合体建设不应变成扶贫或者搞平衡,而应该真正选择一批有市场模式、有产品模型、有运营主体的地区或项目,激励一批可行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实践标杆,帮助一批田园综合体实践案例的成功,这将对行业和社会产生极大的激励效应。

一是基础条件较优。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较为便利,核心区集中连片;区域范围内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具备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农民合作组织比较健全,规模经营显著,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与村集体组织、农民及农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是生态环境友好。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举措,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二)业态结构:“农业+文旅+新农村”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特别强调了田园综合体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地域综合体。循环农业是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创意农业是以审美体验、农事体验为主题,具有养生、养美、体验品味的功能和快乐,提供给在快节奏工作中的人放松的地方,增添被高楼大厦包裹外的乐趣。农事劳动则是把休闲农业中的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城市居民则通过身临其境地体验农业、农村资源,满足其愉悦身心的需求。由此可见,田园综合体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以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等几类人群为主形成的新型社区群落。

农业要做三件事——现代农业生产型产业园+休闲农业+CSA(社区支持农业)。文旅产业要打造符合自然生态型的旅游产品+度假产品的组合,以此作为产业的根本。比如主题乐园、不同的度假产品和度假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和营地等。地产及社区建设,无论改建还是新建,都需要按照村落肌理打造,也就是说,即使是开发,那也是开发一个“本来”的村子,并且更重要的是要附着管理和服务,营造新社区。田园综合体不是要打造一个旅游度假区,而是打造一个小镇本身,只是这个小镇有很多旅游度假设施,小镇本身也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价值。

(三)产业体系:突出特色融合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奇指出,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只能是一副空皮囊。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一个包含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田园综合体应努力打造涉农产业体系发展平台。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强化品牌和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构建支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产业体。

田园综合体的综合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四个层次的产业群。核心产业是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休闲活动。支持产业是指直接支持休闲农产品的研发、加工、推介和促销的企业群及金融、媒体等企业。配套产业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等。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

(四)发展规划:园区化开发

“综合体”就是指综合规划、综合运营。作为原住民、新移民、游客的共同活动空间,田园综合体要想吸引外来客群源源不断的输入以保证原住民的收入持续增收,就必须要有相对完善的内外部交通条件,充裕的开发空间和有吸引力的田园景观和文化等。因此,田园综合体更多体现的是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强调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方面,提出,要完善新增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中央前所未有将产业园区作为农业发展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强力抓手,这传递了一个创新信号,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园区”将大有可为。

田园综合体要注重抓好“三园”建设:一是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主要是聚集现代的生产要素,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相互融合,主要目的是形成现代农业产业的集群。二是科技园。主要是突出科技创新,科技应用、实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在田园综合体里面,科技不仅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同时还是品质田园生活、优美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全面渗透、支撑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方方面面。科技要素的关键作用已经由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力提升的促进剂,转变为产业融合的粘合剂。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能促进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三是创业园。为回乡下乡返乡创业的人才提供必要的平台。

(五)建设主体:企业参与,多方共建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特色小镇”一哄而上的情况,中央文件此次还对投入资金提出了明确要求——“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新增债务负担”。这意味着,试点地区要利用撬动思维,积极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技术原理,就是以企业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乡村社会进行大范围整体、综合的规划、开发、运营。首先,企业承接农业,可以避免实力弱小的农户的短期导向行为,强化中长期产业规划,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其次,规划打造新兴驱动性产业文旅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三,在基础产业和新兴驱动性产业起来后,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就会发生大的改变,该地区就可以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为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类人群营造新型乡村、小镇,形成社区群落,最终形成的是一个新的社会、新的社区。

在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应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尝试政府做撬动资金,企业做投资主体,银行给贷款融资,第三方融资担保,农民土地产权入股等多方共建方式。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方面强调跟原住民的合作,坚持农民合作社的主体地位,农民合作社利用其与农民天然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不仅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还能享受现代农业产业效益、资产收益的增长等。另一方面强调城乡互动,秉持开放、共建思维,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着力解决“原来的人”、“新来的人”、“偶尔会来的人”等几类人群的需求。

总之,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后土地价值释放,人们对高质量的绿色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周边游、周末游、亲子游的旅游需求的蓬勃增长,田园综合体建设必将大有可为,大放异彩!

作者: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波

猜你喜欢
综合体田园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田园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