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粮饲兼用型皮燕麦新品种坝燕四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2017-09-19 09:09李云霞田长叶赵世锋武永祯左文博葛军勇曹丽霞董占红
河北农业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抗旱性燕麦区域试验

李云霞,田长叶*,赵世锋,武永祯,左文博,葛军勇,曹丽霞,董占红

(1.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河北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高产粮饲兼用型皮燕麦新品种坝燕四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李云霞1,田长叶1*,赵世锋2,武永祯1,左文博1,葛军勇1,曹丽霞2,董占红1

(1.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河北张家口075000;2.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坝燕四号是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的加拿大品系AC MORGAN中系选培育而成的皮燕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粮饲兼用,抗旱性和抗倒性较强,抗病性强,群体结构好,成穗率高,适应性广。2013年3月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育种;燕麦;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坝燕四号

燕麦是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分为带稃型(皮燕麦)和裸粒型(裸燕麦)两大类[1]。皮燕麦资源丰富、类型较多,世界各国以皮燕麦生产为主,多数用于畜禽饲料[2,3];裸燕麦是我国华北北部、西北和西南等高寒贫困山区人民的主要食粮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饲草作物[3,4]。燕麦富含β-葡聚糖,因能明显降低血脂、调节血糖而逐渐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功能食品,作为功能性保健食品得到了较好的开发[5],近年来市场销售量急剧增长,使得燕麦种植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同时,随着人工草地建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全国城郊养马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大面积种植燕麦;目前燕麦已成为高寒牧区枯草季节的重要饲草来源[6,7],栽培利用饲料作物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皮燕麦为一种食用、饲料、饲草和医疗兼用作物,需求量逐渐增加,使得其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8]。目前皮燕麦的生产品种多为农家种,存在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抗性弱、产量低、稳定性差等问题;而引进的常规品种坝燕一号虽然产量较高,但是商品性较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基于此,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以高产、粮饲兼用、抗逆性强为选育目标,通过引种、系选和试验鉴定,育成了抗旱抗倒、品质优、高产稳产的皮燕麦新品种坝燕四号,将对燕麦种植区燕麦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0]。

1 材料与方法

坝燕四号是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的加拿大品系AC MORGAN中系选培育而成,系谱号为2003-N7-4。

2003年对加拿大品系AC MORGAN进行引进鉴定试验,以株型紧凑、分蘖多、籽粒均匀、千粒重高为选育目标,进行单株系选;2004年以生长整齐一致、长势好、行产量高为目标进行株行试验,选育出优选品系2003-N7-4。2005年2003-N7-4参加河北省张北县品系比较试验;2006~2007年参加河北省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2007~2009年参加河北省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2009~2011年参加国家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国家皮燕麦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证书编号:2013-1-31),并定名为坝燕四号。

2 选育结果

2.1 特征特性

坝燕四号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生长势强,生育期95 d左右,属中熟型品种;株高105.9 cm,株型中等,叶片下披;周散型穗,纺锤铃,籽粒浅黄;主穗小穗数35.3个,穗粒数77.1粒,穗粒重2.6 g,千粒重36.0 g,穗部经济性状好;蛋白质含量9.32%,脂肪含量4.98%,碳水化合物含量57.97%,水分含量8.23%,籽粒品质好。

2.2 籽实产量

2.2.1 河北省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2006~2007年河北省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坝燕四号平均产量为3 312.0~5 550.0 kg/hm2,较对照红旗2号增产5.40%~65.60%,居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点次率达到100%,其中,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沽源长梁、崇礼狮子沟、张北马莲滩试点较对照红旗2号增产显著(表1)。

表1 2006~2007年河北省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坝燕四号的籽实产量Table 1 The grain yield of Bayan No.4 in the regional test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07

2.2.2 河北省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2007~2009年河北省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2007~2008年坝燕四号2 a平均产量为4 193.00 kg/hm2,较对照红旗2号增产32.74%,增产点次率100%;2009年平均产量为5 355.60 kg/hm2,较对照青引一号增产33.18%,增产点次率100%(表2)。

表2 2007~2009年河北省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中坝燕四号的籽实产量及增产率Table 2 The grain yield of Bayan No.4 in the production tests in Hebei Povince from 2007 to 2009

2.2.3 国家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2009~2011年第2轮国家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坝燕四号3 a增产点次率平均为86.96%,增产幅度为3.88%~80.73%。3 a平均产量为4 531.13 kg/hm2,较对照青引一号增产25.60%,其中,2009年平均产量为4 458.29 kg/hm2,较对照青引一号增产4.88%;2010年平均产量为3 726.38kg/hm2,较对照青引一号增产32.38%;2011年平均产量为5 286.13 kg/hm2,较对照青引一号增产37.60%(表3)。

2.2.4 国家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国家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坝燕四号2个试点的平均产量为4 834.35 kg/hm2,较对照青引一号均表现为增产,但增产率差距较大(表4)。

2.3 抗逆性

2.3.1 抗旱性2016年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采用水分临界期抗旱性鉴定方法对坝燕四号的抗旱性进行了鉴定,试验设置干旱水分胁迫区和正常灌溉区(CK),每区各品种均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播种前所有试验区均浇足底墒水,其中,干旱胁迫处理区在出苗期、分蘖期和灌浆期各浇水1次,CK在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各浇水1次,保持0~50 cm土层水分均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施肥管理采用当地最高水平,燕麦生育期内及时防治病、虫、鸟害,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鉴定结果显示(根据小麦抗旱指数抗旱性评价标准),坝燕四号抗旱指数为0.934 6,抗旱分级为2级,抗旱性强(表5)。

表3 2009~2011年国家皮燕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坝燕四号的籽实产量Table 3 The grain yield of Bayan No.4 in the national husk oat regional test from 2009 to 2011

表4 2012年国家皮燕麦品种生产试验中坝燕四号的籽实产量Table 4 The grain yield of Bayan No.4 in the national husk oat production test in 2012

表5 坝燕四号的抗旱性Table 5 Drought resistance of Bayan No.4

2.3.2 抗倒伏性根据《燕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确定。2012年对河北省张北地区生产试验抽穗后期的燕麦进行目测,全小区植株出现部分倒伏,倒伏恢复后植株倾斜的角度平均为33°~43°,确定坝燕四号的抗倒伏性级别为中抗。

2.3.3 抗病性2015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对坝燕四号进行黑穗病抗性检测,在菌粉拌种和菌土覆盖2个处理下均未观察到发病,其抗性均为I级(表6),抗黑穗病。

2.4 适宜种植区域

根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该品种适宜在河北坝上,新疆奇台,内蒙武川、克什克腾,青海西宁,吉林白城,甘肃甘南以及其他同类型区土壤肥力中上等的旱坡地、旱滩地种植。

表6 坝燕四号的黑穗病发病率及抗性Table 6 Incidence rate and resistance to oat smut of Bayan No.4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宜播期

河北省坝上地区,瘠薄旱坡地和沙质土壤地适宜播期为5月25日~30日,肥坡地和旱滩地适宜播期为5月20~25日,坝头冷凉区和阴滩地适宜播期为5月15~20日。

3.2 合理密植

河北省坝上地区,瘠薄旱坡地和沙质土壤地适宜播种密度为300万株/hm2,肥坡地和旱滩地适宜播种密度为300万~375万株/hm2,坝头冷凉区和阴滩地适宜播种密度为375万~450万株/hm2。

3.3 田间管理

3.3.1 施肥管理播种时,底施磷酸二铵75~105kg/hm2;分蘖期~拔节期,中耕或雨期追施尿素75~150 kg/hm2。

3.3.2 中耕锄草三叶期进行第1次中耕锄草,拔节期进行第2次中耕锄草。

3.4 收获

皮燕麦蹄口松,籽粒遭风甩易脱落,植株成熟后要及时收获[11,12]。

致谢:感谢甘肃农业大学赵桂琴老师,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曾潮武、李建疆老师对论文的帮助。

[1]杨海鹏,孙泽民.中国燕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

[2]付晓峰,刘俊青,刘建国,郭玉峰,付哲.国外引入燕麦种质资源在裸燕麦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9,(2):14.

[3]陆大彪.世界燕麦生产[J].中国种业,1986,(3):17-19.

[4]柴岩,廖琴,孙世贤.中国小杂粮品种[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郑殿升,吕耀昌,田长叶,赵伟.中国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鉴定研究[J].植物遗传学报,2006,7(1):54-58.

[6]赵桂琴,师尚礼.青藏高原饲用燕麦研究与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草业科学,2004,(11):17-19.

[7]杨克理,肖大海.几个燕麦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籽粒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种业,1990,(2):26-27.

[8]李明,力吉牧仁,杨广勇,曹丽霞,哈斯巴根.几种常见饲料作物的栽培与利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61-62.

[9]马得泉,田长叶.中国燕麦优异种质资源[J].作物品种资源,1998,(2):4-7.

[10]田长叶,赵世锋,李云霞,董占红.粮草兼用型裸燕麦新品种“坝莜三号”的选育[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5):39-40.

[11]李天亮,杨晓虹,周海涛,张新军,李云霞,杨才.优质加工专用型燕麦新品种冀张燕4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11,(3):93.

[12]李云霞,田长叶,赵世锋,武永祯,董占红.饲用型皮燕麦新品种坝燕一号的选育[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9):66-68.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 New High-yield Grain and Forage Husk Oat Variety Bayan No.4

LI Yun-xia1,TIAN Chang-ye1*,ZHAO Shi-feng2,WU Yong-zhen1,ZUO Wen-bo1,GE Jun-yong1,CAO Lixia2,DONG Zhan-hong1
(1.Hebei Alpine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Zhangjiakou 075000,China;2.Zhangjiak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Zhangjiakou 075000,China)

Bayan No.4 is a new husk oat variety by Hebei Alpine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which was selected from the strain AC MORGAN introduced from Canada by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grain and forage type,high resistance to drought,lodging and disease resistance,good population structure,high spike rate and wide adaptability.It was identified by the National Minor Grain and Bean Varieties Identification Committee in March 2013.

Breeding;Oat;Variety 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Bayan No.4

S512.6

A

1008-1631(2017)03-0079-03

2016-11-1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A-5);农业部“948”项目(2006-G10)

李云霞(1973-),女,河北张北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燕麦育种、繁育与推广研究。E-mail:nkylyx@163.com。

田长叶(1952-),男,河北尚义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燕麦育种与推广研究。E-mail:Tcy5221436@sohu.com。

猜你喜欢
抗旱性燕麦区域试验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云南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燕麦奶不含奶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评价甘蔗新品系的抗旱性
不同玉米品种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