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柏然:十年砥砺,仍是少年

2017-09-20 04:52晓叮当
青春美文CUTE 2017年7期
关键词:井柏然躁动

■晓叮当

井柏然:十年砥砺,仍是少年

■晓叮当

再次回归赤子之心

转型为演员之初,井柏然的身上体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责任感,“要让花钱买票的人,对自己有信任度”,这是他最直接的愿望。他曾一年只拍一部戏,为的就是等最适合自己的角色,给大众最好的观影效果。显然,相比2007年的自己,井柏然是真的成熟了,至少他已不会再用力过猛,急于求成,反而多了一份气沉丹田式的沉着。

至于谈起曾参加“选秀”的时光,井柏然也从不否认“盲目的满足”这五个字曾紧密地围绕着他。

那是在10年前,选秀节目如一夜春风般扑面而来,井柏然因偶然被星探发掘,便站上了那个自带光芒的舞台。在经历了反复的选拔和淘汰之后,他披着“战衣”,拿着“权杖”,成功问鼎。

既然已经成了张爱玲口中“成名要趁早”的典型,那为何不欣喜地搭乘着偶像风暴的早班车呢?自从离开了那个“造星梦工厂”,井柏然就开始心安理得地以“花美男”的外衣起家,享受着粉丝们热烈的追捧以及“红”的感觉。他甚至一度觉得不错,“我出道早,年轻,而且不仅自己的生活没问题了,家里也被公司安排得很好。”说到当时的“自我膨胀”,井柏然并没有掩饰。他很实诚,也喜欢所有真实的、能摸得到的东西,正因如此,当虚无的人气伴随着夏天的热度骤然离去时,他突然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

“好像一下子,我就看清了自己的际遇,知道了之前那种满足感都是不对的。我真的不能什么都没有,一定要有作品。”他不想再被所谓的“明星梦”困住,他离开了BOBO组合,不再靠颜值圈粉,打算从头再来。

进入演艺圈之后,不是没有片酬更高、主角光环更大的作品来找他,可井柏然都选择了拒绝,没有任何犹豫。他总觉得,作为新人,应该更珍惜作为男二和男三的机会,在跟专业演员合作的过程中,耐心地汲取他们身上的养分。

他果真变了,对此,有人斥他装,觉得他戏多,但他都不予理会,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耐心修炼演技。难道这是他尝过了涉世的风尘味,才学会为自己设置“谦虚”的标签,作为讨喜的人设吗?并不然。他之所以开始修习平静的内功,剔除掉那些不真实的浮华表象,仅仅是因为他的少年感又回来了。他宁愿慢一些,也要再一次回归赤子之心,不去恋战名利场上的圈地买马。

知道你自己是谁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井柏然的内心不可能没有敏感因子在躁动,更何况,他家境贫寒,曾与爷爷、奶奶和爸爸一起住在只有四十余平方米的红瓦房里。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井柏然身上,他难免会比同龄人更成熟,足以洞察世事变化。

即便是现在,生活早已无虞,井柏然也依然保留着这份“躁动的温柔”。他最大的人格魅力就是——总是先考虑其他人,最后再满足自己。

2015年,井柏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井喷式”发展:一部电影《捉妖记》,一部电视剧《相爱穿梭千年》以及一部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他“三弹齐发”,跻身为娱乐圈内的一线小生。而比观众眼睛更毒的各大时尚娱乐周刊,也纷纷向他发来了工作邀约。

站在摄影棚内,井柏然并不清闲。他往往一边做造型,一边接受着记者的采访,然后再对着镜子进行表情练习,为之后的棚拍做准备。有一次,收工的时候已是凌晨,考虑到第二天还有工作,助理早已将井柏然的随身物品收拾好,只等他前往停车场。然而,当他从更衣间走出来时,合作方的摄影师却拿着朋友拜托给自己的写真书,诚恳地问道:“小井,你可以为我签名吗?”面对这样的请求,已经红到发紫的井柏然并没有婉拒,他不仅认真地在写真书上签了名,还特意写了一大段祝福语。

许多人也许会想:不就写了几行字吗,能有多了不起?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当时,井柏然的手写字已经以一字千元的价格被买断版权,价值千金。只是当事人并未将此看得很重要,归家的路上,井柏然也只是对助理说:“刚才,我的笔尖又躁动了。”说完,他眯着眼睛,整个人窝在座椅上。

夜风透过微微开着的车窗吹乱了他的头发,却并未扰动他的心绪,那一刻,他在心里默念着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不想让自己沉溺于虚荣,挣扎于诋毁,磨灭你本该拥有的自在欢愉、真情实性,那你就要记住——知道你自己是谁,比知道他们是谁更重要。”他在暗夜之中,露出了孩子气的微笑。

依然会藏器于身

人们时常会在公众场合见到井柏然,他喜欢跟自己心爱的姑娘手牵着手去逛商厦和超市。即使看到许多人高举着手机对自己聚焦,他也毫不在意,左手还是会紧紧握住倪妮的右手。

出道10年,井柏然早已习惯了人群的簇拥和话题的缠身。当下,他唯独还不太适应的是外界对自己所思所想的恶意揣测和虚假解读。

如同跟流言蜚语赌气一般,在送别了好友乔任梁之后,井柏然干脆关闭了微博。他没有心思再在所谓的社交平台上做出各种澄清和说明,更何况,哪需要那些看客来见证自己的成长之路呢?

他并不需要别人来左右人生,更不屑去做一个完美的偶像。他会谈恋爱,会在真人秀里唱跑调的歌;开车技术不好,他就大方承认;想要做回歌手时,他就发专辑;不想拍戏的片刻,那他就写字……

任性、偏执、童真,乃至“蠢”这些字眼,开始围绕着他,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二十多岁本就是纵情江湖的年龄,哪怕生活有诸多动荡,也该享受不羁的自由和乐于寻找本真的自我。而且,井柏然保留下来的少年感,反而在无形中让他脱离了“鲜肉”这种快消品的设限,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再过十年,他依然会藏器于身,自带少年感呢?

猜你喜欢
井柏然躁动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分析
姿态
道路躁动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游乐
『清晓』CP 井柏然 周冬雨《后来的我们》
井柏然:真实就是最好的武器
井柏然倪妮
躁动与淡定
井柏然:青春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