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2017-09-20 12:35谌秀娟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荨麻疹负性护理人员

谌秀娟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武汉 4320000

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谌秀娟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武汉 432000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心理护理干预;慢性荨麻疹;作用分析

荨麻疹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荨麻疹又被称为“风疹块”,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所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的临床特征为患者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皮肤表面感到瘙痒,偶伴有腹痛、腹泻及气促等症状。而慢性荨麻疹是指患者每日感到瘙痒并伴有风团现象,发病持续6周以上。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风团时多时少,部分患者早晨或临睡前会感到症状加重。本次研究选取了皮肤科50名慢性荨麻疹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了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5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分布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5.29±1.57)岁,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17:8。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分布在 19-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4±1.63)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 3:2。护理人员将本次研究告知所有患者,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进行参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并适当的增加与患者的交谈次数。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以和谐亲切的态度为患者介绍病房的功能区与医护人员,让患者消除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加强与患者的交谈次数,从而了解患者的性格,再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心理方案【1】。对于患者所提出的烦恼和疑问,护理人员应细心、耐心的回答并开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以增加面对疾病的信心【2】。(2)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慢性荨麻疹患者由于疾病的反复性及身体上承受着瘙痒难忍的感受,普遍会存在抑郁及焦虑的负性情绪,患者对于疾病缺乏了解,担心自身疾病难以治愈,加之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随着负性情绪的加重,瘙痒难忍的感觉加剧【3】。针对患者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交谈,多与患者讲解临床上治愈成功的案例,让患者了解慢性荨麻疹不是不治之症,要树立起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勇气。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避免严重的搔抓,瘙痒剧烈时,要学会自我控制,不可用指甲直接搔抓,可以采取指腹或面前轻轻拍打,以减缓瘙痒感。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了解负性情绪对疾病的不利影响,从而与家属共同帮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4】。(3)健康教育:消除荨麻疹的复发因素及致敏因素,是治疗慢性荨麻疹最为重要的方法。护理人员应告知导致荨麻疹复发因素,避免接触致敏物质,在日常生活注意养生保健,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提升生活质量【5】。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研究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评估,将自制的评分表发放至患者,评分越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并对患者治愈情况进行记录,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再将评分表收回并对50名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出来的数据用 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通过统一的分析,得到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验时间结束后,25名观察组的患者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

3.讨论

慢性荨麻疹由于病情反复,难以治愈,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加重了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对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帮助其分散注意力,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本次研究表明,对慢性荨麻疹的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干预,大大的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的提升了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因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痊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熊维,朱亦男,李玉红.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分析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93-94.

[2] 杨茜,邓永琼,李雨欣等.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0):739-742.

[3] 胡芳,杨茜,杨文信.基于中医体质学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43-45.

[4] 陈芳,吴国志,谢志练.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0):2380-2381.

[5] 石家宴,吴海斌,石建萍等.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132-134.

R473.5

A

1672-5018(2017)05-094-01

猜你喜欢
荨麻疹负性护理人员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