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效果分析

2017-09-20 12:35蔡聪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输液静脉发生率

蔡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浅静脉留置针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效果分析

蔡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目的:探究分析浅静脉留置针技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留置静脉导管的老年患者8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针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及透明敷贴平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技术的临床效果理想,但容易发生并发症情况,采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浅静脉留置针技术;老年患者;护理效果

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弱,血管壁增厚,皮肤组织松软,导致常规的穿刺输液容易失败,而且老年患者通常输液量较大,浅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便、保护血管、减低痛苦等优点[1],十分适宜用于老年患者。本次研究将浅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于老年患者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留置静脉导管的老年患者 80例,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9~86岁,平均年龄(63.83±5.14)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9~87岁,平均年龄(62.95±6.3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浅静脉留置针

首先要选好血管及消毒穿刺的部位,同时检查留置针是否通畅,排净空气后,旋转松动的留置针外套管,绷紧皮肤,静脉穿刺的角度为15°~30°,进针速度较慢,回血后要降低穿刺角度,右手持针芯柄将针芯退出,左手将外套送至软管内,松开止血带,将调节器放开,点滴通畅后,患者没有明显不适感,即可拔出针芯,并使用医用胶贴固定好,最后将穿刺日期及护士姓名贴于针翼上,用于统计留置时间。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对于留置针不了解,因此会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操作前要向患者讲解留置针的优点,如对皮肤损伤小、不影响日常活动、减轻输液痛苦、保护静脉等。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②感染的预防:留置针容易出现感染现象,因此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方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此外,在操作前要仔细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完整,血管不明确的情况下不能进针,重新穿刺时要在此消毒。③血管的保护:留置针要尽量选择上肢血管,注意血管的保护,遵循由远至近的原则,选择适宜的穿刺部位,穿刺过程中避免出现血管损伤的情况,穿刺前要使用安尔碘对穿刺点进行消毒,保证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清洁。④浅静脉留置针封管处理:输液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 10mm进行封管 处理。如患处在拔出封管针后,血液出现倒流情况,会发生堵管现象。对于此类患者要加强封管液的剂量或使用肝素稀释液5ml进行封管。⑤并发症护理:如患者出现静脉炎,要立即拔出留置针,进行局部热敷或使用硫酸镁局部热敷;如患者出现导管堵塞,要使用少量肝素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尽量吸出血栓。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时间、透明敷贴平整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3.0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χ²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留置针情况

观察组40例患者中,留置时间为2~8d,平均留置时间(5.21±1.25)d,透明敷贴平整37例(9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留置时间为2~5d,平均留置时间(3.22±1.14)d,透明敷贴平整31例(7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由表2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我院接诊的老年患者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有多样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输液治疗,反复的静脉穿刺会增加血管损伤的风险,还容易引发静脉炎[2]。

浅静脉留置针技术相比于传统一次性输液的优势明显,其针体柔软,能够全部置入血管中,对血管壁的刺激小,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而且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采用浅静脉留置针技术,但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透明敷贴平整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可见浅静脉留置针还需要更加完善合理的护理工作进行维护和管理。通过本次研究笔者总结浅静脉留置针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穿刺时要动作准确规范,避免用力过猛,穿透血管,定期总结留置针的操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不断提高穿刺的成功率。②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血液循环较慢,血液的粘稠度较大,因此穿刺时血管部位的选择十分重要,最好选择相对较粗、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上肢静脉,注意避开关节,从而利于固定。

综上所述,浅静脉留置针具有韧性好、可弯曲、减少痛苦、保护静脉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的日常活动,避免反复穿刺给老年人带来的身心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陈敏.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 2015, 28(6):164-165.

[2]陈雪茹,陈慈,蔡军红,等.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08(24):105-106.

R473.5

A

1672-5018(2017)05-089-01

猜你喜欢
输液静脉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颈枕输液袋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