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9-20 12:36钮丹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塞优质

钮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钮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8.83±5.21),运动功能评分为(46.42±3.64)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57±2.46);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评分为(19.72±3.41)、运动功能评分为(32.62±1.45)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62±2.3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优质护理服务;老年性脑梗塞;应用效果分析

脑梗塞是由于患者的脑部动脉血管硬化而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阻塞,脑部组织缺血缺氧所诱发的疾病。脑梗塞一旦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若不及时、尽早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死亡。临床研究,除了对脑梗塞患者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外,同时对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也极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了10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54例。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年龄分布在 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70.28±4.29)岁。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分布在62-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48±3.61)岁。护理人员将本次研究告知所有患者,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进行参与。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环境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应为老年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定期进行消毒、通风,尽可能的选择光线良好的位置,将病房的温度与湿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1】。(2)优质用药护理:多数老年患者对于合理用药无概念,护理人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用药制度,遵医嘱按时指导并协助患者用药。护理人员应熟悉给患者服用的每一种药物,以便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2】。若患者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疑问,护理人员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适当的进行解释【3】。(3)优质预防护理: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病情特点,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及早预防。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动作轻柔,避免拖拉硬拽,诱发压疮的发生【4】。(4)优质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脑梗塞发病时,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症状,患者难以面对现实,极易出现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尽肯能的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勇气,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5】。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研究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将自制的评分表发放至患者,评分越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将评分表收回并对100名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出来的数据用 SPSS 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通过统一的分析,得到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验时间结束后,50名观察组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

3.讨论

老年脑梗塞患者由于年龄较大,机体器官随之衰竭,机体的各项机能较差,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康复效果往往不理想。然而,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通常行动不便,伴有意识障碍及语言障碍等症状,给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负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是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从而促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的优质环境护理、用药护理、预防护理及心理护理,有效的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让患者安全合理的使用药物,极大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1] 赵冬艳.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8-129.

[2] 张延丽.优质护理在改善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201-202.

[3] 杨晶,姜旭红,娄桂娟.急性脑梗塞溶栓患者治疗中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价值探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6,10(3):125-127.

[4] 谢瑶,许春凤,汪凌.1例高龄股骨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6X):70-71.

[5] 罗学英.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B04):60-60.

R473.5

A

1672-5018(2017)05-121-01

猜你喜欢
老年性脑梗塞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