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地区2014年单增李斯特菌监测检测结果

2017-09-20 12:36张蓓洁蔡藕菊李娉婷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肉单增崇明

张蓓洁 蔡藕菊 李娉婷

崇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2150

崇明地区2014年单增李斯特菌监测检测结果

张蓓洁 蔡藕菊 李娉婷

崇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2150

了解崇明地区常见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方法:每月随机采取3类食品共216份,采用国标法进行增菌,分离,初筛,鉴定。结果:从216份标本中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8份(未做其他分型),检出阳性率为3.70%。3类食品污染情况依次是新鲜生肉,冷冻生肉,蔬菜结论:崇明地区的3类食品不同程度的受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应引起重视。

单增李斯特菌,食品,污染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又名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属厚壁菌门,取名自约瑟夫·李斯特。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1]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在很多食品中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经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2000年WHO食品安全工作将其列为重点检测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我们在本县每月采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每月采集 3类食品蔬菜,生猪、牛、鸡、鸭肉等样品,2014年共216份,均来自县超市及农贸市场,肉类一部分为新鲜,一部分为冷冻食品。

1.2 培养基与试剂 李氏增菌液LB(LB1、LB2) 、PALCAM琼脂、三糖铁琼脂、SIM动力培养基、TSB—YE肉汤、TSA-YE琼脂、1%萘啶酮酸钠盐、1%盐酸吖啶黄、来源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有效期内使用。甲基红和V-P,糖发酵管,来源于杭州天和生物有限公司,在有效期内使用。李斯特显色培养基来源于科玛嘉生物有限公司,在有效期内使用。APIlisteria 103000生化鉴定试剂盒 ,来源于生物-梅里埃公司。

1.3 主要仪器 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 细菌鉴定仪

1.4 参考菌株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ATCC 54002

1.5 方法

1.5.1 增菌 按照国标[2]以无菌操作取样品25g(mL)加入到含有225 mL LB1增菌液的均质袋中,在拍击式均质器上连续均质 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 LB1增菌液的均质杯中,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于30ºC±1 ºC培养24h,移取0.1 mL,转种于10 mL LB2增菌液内,于30ºC±1 ºC培养18 h -24h。

1.5.2 分离 取LB2二次增菌液划线接种于PALCAM琼脂平板和李斯特氏显色培养基上,于 36ºC±1 ºC培养 24h-48h,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典型菌落在 PALCAM琼脂平板上为小的圆形灰绿色菌落,周围有棕黑色水解圈,有些菌落有黑色凹陷;典型菌落在科玛嘉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为小的圆形蓝色菌落,周围有白色晕圈。

1.5.3 初筛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5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于木糖、鼠李糖发酵管,于36ºC±1 ºC培养24h;同时在 TSA-YE平板上划线纯化,于 30ºC±1 ºC培养24h-48h。选择木糖阴性、鼠李糖阳性的纯培养物继续进行鉴定。

1.5.4 鉴定方法 经过上述增菌、分离、初筛出可疑菌落对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触酶试验及溶血试验,若结果为革兰,阳性短小杆菌,伞形或月牙形生长,血平板有狭小透明溶血环,过氧化氢酶阳性,MR-VP +/+的可疑培养物接种于APIlisteria 103000生化鉴定试剂盒进行鉴定。

2.结果

2.1 三类食品中李斯特菌的检出情况 从216份标本中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8份(未做其他分型),检出阳性率为 3.70%。各类食品的检出情况:新鲜生肉 48份,检出阳性率为8.33%,冷冻生肉72份,检出阳性率为4.17%.蔬菜96份,检出阳性率为1.04%。(见表1)

表1 各类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检出情况

2.2 8株单增李斯特菌的生化试验结果 8株单增李斯特菌均在血平板上有狭小透明溶血环,过氧化氢酶+,MR-VP +/+,触酶+,木糖-、鼠李糖+, 七叶苷+,APIlisteria 103000生化鉴定试剂盒鉴定结果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3 讨论

单增李斯特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以引起蔬菜和食品的污染,从而引起食物中毒。我国目前没有大规模的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但日常监测中食品上检出的情况,提示我们因单增李斯特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崇明地区216份样品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率为 3.70%,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3,4],表明崇明地区存在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可能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加强食品的管理。

本次的监测中新鲜生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各一份)的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8.33%,提示了上述各种肉类均存在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同时冷冻生肉的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4.17%,提示冷冻后的肉类仍能检出单增李斯特菌。单增李斯特菌能在冷藏条件(4 ºC)下生长繁殖,但冷冻后(-20 ºC)也能检出该菌,但冷冻后检出的单增李斯特菌是否具有致病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1][美]杰伊,[美]罗西里尼,[美]戈尔登.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林秋云 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调查极其改良检验方法[B].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247-1248.

R473.5

A

1672-5018(2017)05-215-01

猜你喜欢
生肉单增崇明
冰箱囤货要警惕这个“捣蛋分子”
冰箱里的“杀手”
买菜记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为何生肉不能用水龙头直接冲洗
基于PasteurMLST网站分析中国单增李斯特菌克隆复合体的多样性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崇明模式 梦想照进现实
上海崇明 超市工作大体验
非常魔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