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治疗探讨

2017-09-20 12:35胡代灵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成形术节段椎体

胡代灵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重庆垫江 408300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治疗探讨

胡代灵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重庆垫江 408300

目的:探讨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将2013年12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的椎体高度、骨折后凸角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椎体高度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手术前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患者的骨折后凸角度也比手术前明显减小。讨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于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中,效果明显,术后没有病情复发的情况,值得推广。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1.研究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12月至2016年10月这一时期,在我进行治疗的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有35例,我院将这3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共22例。患者的年龄在61岁到89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9岁。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或CT等影像学技术进行全面检查,其中单椎体骨折患者16例,双椎体骨折患者9例,三椎体骨折患者7例,四椎体骨折患者患者2例,五椎体骨折患者1例。累及节段方面,T2节段1椎,T3节段2椎,T4节段1椎,T5节段3椎,T6节段2椎,T7节段3椎,T9节段3椎,T10阶段5例,T11节段9椎,T12节段14椎,L1节段13椎,L2节段6椎,L3节段3椎,L4节段2椎,L5节段1椎,进行研究前均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患者手术前均不患有脊髓或神经受损。

1.2 研究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让患者卧在手术台,利用双侧椎弓根将经皮穿刺置入球囊,一系列操作必须在X线机的监视下进行,X线机射线投射方向与患者的椎体要保持平行。对操作工具以及操作环境进行消毒后,将X线机调节至患者侧位,带芯穿刺针的针尖到达椎弓根的二分之一处时,在 X线机监视下继续钻入,直至针尖到达椎体后壁,保证位置正确后再钻入2至3毫米。然后将穿刺针内芯拔出,将导针放入,并沿着导针放入扩张套管和工作套管。之后连接注射装置,在X线机监视下将拉丝期骨水泥注入患者椎体。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随访调查。

1.3 考察标准

患者进行的生活质量测试均参照 SF-36生活质量量表的标准,本次我院进行的测试内容共包括机体机能(Physical Function,PF)、独立功能(Role Function,RF)、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全身情况(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情感(Role Emotion,RE)等六项。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进行分析数据时,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组间则通过T检验,为了能够保证本次研究中两个小组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不同时期椎体高度的变化情况

我院分别在手术之前、手术之后以及最后一次随访时,对患者的椎体高度进行了细致检查,通过表一中的数据可得知,患者手术后的椎体各部分高度比手术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在患者最后一次随访时的椎体各部分高度与手术后的变化不大。进行手术之前,患者骨折的平均后凸角度为 26.5o±14.9o,所有患者经过手术后,骨折的平均后凸角度下降到17.8o±7.1o,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的平均骨折后凸角度为 19.8o±10.3o。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与最后一次随访两组数据经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 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椎体高度变化情况(±s)

表一 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椎体高度变化情况(±s)

检查时期 例数 前缘高度 中缘高度 后缘高度手术前 35 1.83±0.53 1.63±0.71 2.69±0.44手术后 35 2.35±0.65 2.24±0.73 2.86±0.67最后一次随访 35 2.28±0.70 2.22±0.55 2.79±0.49

2.2 患者在不同时期生活质量评分评分情况

所有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全部进行了生活质量评测,并且患者的所有自测内容评分在手术前后,均有显著的提高。最后一次随访与手术后两次评测之间,得分变化幅度低。手术前后的两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与最后一次随访两组数据经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二 患者在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情况(±s)

表二 患者在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情况(±s)

检查时期 例数 机体机能 独立功能 躯体疼痛 全身情况 活力 情感手术前 35 31.2±11.5 11.6±10.4 22.0±12.6 46.2±15.4 33.9±9.3 40.3±19.5手术后 35 46.7±19.2 33.2±16.3 47.3±16.8 53.1±17.9 50.1±13.2 59.6±19.3最后一次随访 35 48.0±17.2 30.6±15.1 48.0±15.2 54.8±15.5 52.9±9.5 58.8±14.7

2.3 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调查,所有患者中发现1例骨水泥渗漏,1例渗入椎体周围静脉,1例椎体侧方渗漏。

3.讨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向椎体内部注入骨水泥来提高椎体强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的痛苦,而且在术后也没有较多的并发症出现。本次研究中,我院对 35例患者实施了椎体后凸成形术,经过严谨的手术以及术后的有效护理,所有患者在手术后椎体高度和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骨折后凸角度也有显著的减少。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最后一次随访时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没有明显变化。总体来说,运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效果明显,术后没有明显并发症,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1]杨惠林,Hansen A Yuan,陈亮,陆俭,倪才方,唐天驷.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3,25(3):262-265.

[2]杨惠林,顾晓晖,陈亮,陆俭,毛海青,孟斌,牛红旗,赵刘军,唐天驷.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选择性与个体性[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5,27(2):174-178.

[3]申勇,刘法敬,张英泽,任虎.单、双侧经皮锥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3):202-206.

[4]陈亮,杨惠林,唐天驷.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4):310-314.

R473.5

A

1672-5018(2017)05-008-01

猜你喜欢
成形术节段椎体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