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2017-09-20 12:36余淑娴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合格率器械

余淑娴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兴义 562400

外来手术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余淑娴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兴义 562400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优化管理对策。方法:2016年1月起,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外来手术器械集中管理,分别抽取质量管理前后1000件外来手术器械,对其消毒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集中管理后无菌一次检验合格率(99.76%)、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率(98.81%)均高于管理前(89.88%、80.61%),前后差异显著(P<0.05);集中管理后,医院感染率(0.5%)明显减少,与管理前感染率(6.1%)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外来手术器械开展集中管理,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果,减少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就诊质量,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基础。

外来手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引言】

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手术器械价格不断上涨,不少医院通过使用外来手术器械,来降低成本。由于手术器械频发流动在各个医院中,若忽视其消毒管理工作,则可增加交叉感染风险。所在医院内科于2016年1月起,开展以“强化外来手术器械管理质量”为主题的管理活动。选取管理前后各 1000件外来手术器械,分析其管理方法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8名,并配置3台全自动机械清洗机,并配置2把高压水枪。2016年1月1日起,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质量管理专项活动,并确立以“强化外来手术器械管理质量”为主题的整改活动,选取期间1000例手术病例所采用的1000件外来租赁手术器械。同时,选取质量管理前1000件外来租赁手术器械,分析质量管理前后上述器械管理情况。

1.2 管理方法

未开展集中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严格按照常规管理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严格遵照科室相关工作流程,实施相关工作。消毒供应中心于2016年1月起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对外来手术器械的集中管理力度,详细操作方法如下:

(1)建立台账:为实现科学化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采取信息登记制度,保证消毒处理及临床使用全程在册,并对其管理质量进行不断强化。为此,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质量进行分析,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台账内容包括外来手术器械类型、提供厂商、收到器械的日期,并详细记录接收时器械本身的清洁度。

(2)全程管理:做好资料收集及登记后,科室对其进行统一保管。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集中管理时,需要明确管理制度,保证全程质量的可控性。为此,建立质量管理及控制制度,为每个环节制定明确的质控标准。满足流转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则禁止其向下一个环节输送。

(3)细节控制:对外来手术器械的包装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完好度进行观察,掌握入院时清洁状况。严格执行清洗标准,对其开展规范包装,并保证严密性,杜绝外漏现象。消毒供应中心相关人员根据手术器械的主要结构、性能,对其污染程度进行判定,从而制定详细可行的清洗方案。例如,对于管腔类器械而言,其不仅结构复杂,同时污染比较严重,应严格落实消毒清洗规范,做好相应管控工作。

1.3 评价指标

对集中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无菌一次检验合格情况及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做好详细记录。与此同时,对集中管理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数据统计

所涉及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χ2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无菌检验情况对比

集中管理后外来手术器械无菌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9.76%,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率为 98.81%;集中管理前无菌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89.88%,微生物限度一次检验合格率为80.61%;χ2 值检验结果显示,2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集中管理前后外来手术器械无菌检验情况对比(%)

管理前(n=1000) 741 666(89.88) 356 287(80.61)管理后(n=1000) 852 850(99.76) 420 415(98.81)χ2值 —— 5.234 —— 5.698 P值 —— 0.019 —— 0.012

2.2 医院感染比较

集中管理后,医院感染率(0.5%)明显减少,与管理前感染率(6.1%)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集中管理前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3.1 管理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权威文献报道,认为现阶段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其一,准入机制紊乱,部分外来手术器械未经注册,或存在过期、实效现象[1];其二,器械送达时限有误,一般情况下,外来手术器械需要多次院外或院内流转,无法及时送至消毒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增加使用及感染风险。其三,供应商配合度差,由于部分手术器械比较昂贵,直接交给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处理,供应商往往存在一定顾忌。针对性能不佳的手术器械,需要进行及时更换,若配合性差,则会减少器械使用周转率。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应对外来手术器械开展集中管理。

3.2 管理对策

结合所在医院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促进手术器械管理质量的提升。为此,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三点管理对策:(1)完善准入制度: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明确岗位职能,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根据相关制度,保证外来手术器械统一进入。检查器械三证,与提供方做好联系;(2)做好培训工作:对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而言,其应不断增加管理技能,科室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熟悉院感管理知识,强化消毒技术[2];(3)开展协同管理:保证提供商配合程度,使其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3-4]。贵重器械管理需提前与供应商提供联系,做好器械设备交接,做好详细记录。

[1]孔月凤.外来手术器械全程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4,06(34):4723-4724.

[2]徐学勤,王栩.外来手术器械标准化全程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与探讨[J].当代护士,2015,114(11):153-154.

[3]杨淑群.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院, 2010, 10(5):121-122.

[4]孟冬梅.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 2017(3):68-70.

R473.5

A

1672-5018(2017)05-243-01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合格率器械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善率
神经外科手术器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