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考核模式在中职院校减控学生流失中的作用

2017-09-20 22:21马英国志宏成显波
职业 2017年9期

马英++++国志宏++++成显波

摘 要:学生巩固率是当今众多中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企业班组考核模式,能有效减控学生流失。本文将着重介绍企业班组考核模式对防控学生流失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巩固率 减控学生流失 班组考核模式

课 题: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科研规划项目(课题编号:201621Y03,主持人:成显波)研究成果。

中职院校招生压力本来就大,加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后由于种种原因又中途退学离开,这对中职院校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职院校那些思想情绪容易波动、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往往是易流失人群,所以将他们稳定下来是减控学生流失的关键。笔者学校在部分班级管理中应用班组考核模式,学生减控流失效果明显。下面笔者就谈谈班组考核模式在减控学生流失中的作用。

一、班组考核模式简介

班组考核模式实际上是企业对员工实施生产管理的一种常规考核模式,它采用逐级负责制,由上一级管理部门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班组,由班组长直接管理班组成员并监督完成任务。班组考核工作就是依据考核标准对班组、班组长、班组成员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评。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班组考核模式,首先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称之为班组),每个班组推选或指定班组长,班主任将班务工作分解落实到各个小组。班组考核不再强调对学生的个体考核,而是将学生个体考核纳入班组考核之中,由考核负责人对班组执行各项任务的情况作出公正及时的考核与评价。这种考核模式营造了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够有效激励学生个人主动发展和成长。

二、应用效果

班组考核模式与传统的班级管理考核模式相比,先进之处在于它能将那些易流失学生划分到各个小组,由组长和组内成员进行管理监督,通过组内、组间的合力作用,促使他们从思想上发生改变。这种影响作用有时比班主任的直接管理更有效。

笔者在新生入学开始应用班组考核管理模式,班级初始人数为35人,两个学期流失1人,与其他班级相比,流失率大大降低,效果明显。该模式对学生个体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班级、小组认可度提升,在班级生活中感受到快乐。班组考核模式应用在教学管理中后,有些教学、班级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小组成员之间要经常协作沟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逐渐适应并参与其中。

二是学生的归属感得到提升。当部分学生出现迟到、旷课、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情况时,组长或者组内成员会提醒和帮助。

三是通过对优秀小组、组长、组员的考核,有效激励部分学生自我管理;及时对小组、组长、个人的突出进步给予肯定、奖励,提升了学生个体的存在感、价值感。

四是培养负责任的小组长,能帮助班主任对部分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监督,能减少班主任的管理压力,为师生交流开辟出一条更直接有效的途径。

三、注意事项

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班组考核模式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班组考核标准,明确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第二,要选拔负责任、能担当的班组长;第三,班主任、科任老师、班组长要对考核执行到位,不能流于形式。第四,考核周期不能太长,一般每周考核奖励一次,奖励方式尽量多元化,征求学生意见。第五,班主任要全面把控、指导监督,对部分学生重点关注,对班组工作及时做出评价。

四、小结

班组考核模式能有效减控学生流失,但需要班主任、科任老师、组长的通力配合和持续执行。在实际应用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该模式的实际效果,所以班组考核模式在考核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权太喜.对职业院校学生流失现象的思考[J].职业,2016 (14).

[2]陈晓芳.中职学校如何防止学生流失[J].职业,2013(15).

[3]黄小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作者单位:海南省洋浦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