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20 11:49许伟峰张姝彧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集体性钢琴教学新媒体

许伟峰+张姝彧

【摘 要】钢琴教学是中职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的重要板块,传统的中职钢琴教育以集体小组课为主,个体课为辅的形式为主。长期以来呈现出普遍的问题,例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差,音乐素养和钢琴基本功较弱等等,这是基本存在于全国中职钢琴教育中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各种新媒介和新的教学设备,尤其是一些新的教学思路等,如何将这些信息化的技术合理应用于中职的钢琴教学中是本文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信息;钢琴教学;集体性

信息化是近些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普遍化现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指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是新事物的出现更是如此,需要在实践中来检验,切不可不加辩证的挪用。我从事中职钢琴教育多年,对于传统钢琴教育有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本人主要拟从传统教育和信息化教学的对比中论述如何合理的应用信息化理念和技术。

一、形式多样,学习便捷

中职钢琴教育在长期以来都以小组集体课为主,一般以20人左右多见,这也是钢琴集体课通常能够承受的上限学生数,因为钢琴课作为一门技能课,在教学中涉及到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尤其实践部分,因为个体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积极程度,兴趣等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学习状态,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对于每一个学生都能给予单独的关注和指导,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钢琴集体课九十分钟,教师面对20人左右的个体学生,很难给予均衡的单独指导,久而久之,一部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就会跟不上全班的进度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以至于放弃钢琴的学习,这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而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数控集体数码钢琴课程不但可以实现集体上课,还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比如合奏练习,伴奏练习,交响化练习,伴唱练习等,这方面的例子有“Theone钢琴教室”,不但具有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还给每一台钢琴配备了显示屏和电脑系统,其中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拓展功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以供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传统的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仅仅限于教师的备课内容,在课堂中基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完全一样,这样就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容要求。另外,传统的钢琴教学通常也只能进行合奏练习,除此以外也较少其他新的学习模式,显得比较规范保守。

二、培养个性,激发创新

信息化教学技术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个性化教育,这与奥尔夫教学法中的某些理念是相通的。信息技术最核心的两个特点就是“大数据”和“信息共享”,而将这种技术理念应用在中职钢琴教学中也凸显了其优越性。中职学生更加倾向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这与全日制本科师范教育是有比较大区别的。中职学生就业的渠道更加的广泛,可以从事教育,可以从事技能行业,也可以选择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工作,比如音乐产品的推广推销,课程研发等等。这就需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有更多的关注和培养。而信息化教育的思路和方式恰恰贴合了这样的培养目标。比如软件“伴奏王Bandzo”就是一款很强大的学习系统,它将传统教材中的曲目都配上钢琴伴奏,并存于曲库卡中,学生只要用手机下载相关的“APP”就可以随时搜索相关的曲目伴奏,在练习和弹奏的过程中配合练习,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速度,还可以选择伴奏的音色等,甚至还可以自己编配伴奏和音乐存入其中供大家分享,这种类似的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对于有创作兴趣的同学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尽情的尝试。

以上都是信息化技术在中职钢琴教育中的优势和特点。正如上文提到的,凡事都有两面性,信息化教学在中职钢琴教育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两面性问题。信息化钢琴教学中最明显的不足就是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层次问题。因为钢琴教学和学习是相对来说比较抽象的,比如对曲目的解读,对于乐句的解读和理解,对于钢琴触键的教学和体会,踏板的掌握等类似的问题,这些技能的教学是需要师生相互交流和理解体会的,而信息技术很难替代教师来对类似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即使有的信息软件和系统也涉及到相关的功能,但毕竟只是模拟和模仿,学生和系统以及设备的是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无法达到传统师生那种“交流互动”的效果,这是信息技术无法替代的,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不足之处。另外,信息技术因为信息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掌控教学节奏的能力,同时仍然要做明确的教学计划,因为信息技术提供的只是学习方式的形式和媒介的转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而对于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这样的方向性的把握信息技术无法替代,教师就要合理的做出,并时时调整和掌握课堂的节奏。

所以,在中职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要辩证的看待,对于好的部分可以积极应用,如丰富的信息和多样的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不足部分,教师也要重点关注和避免,例如,面对丰富的信息和多样化的形式,一定要掌握在课堂中的比例问题,如果教师把教学全盘交给信息技术,交给设备,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过度依赖技术,而起到消极的作用,还会导致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少而失去课堂中的师生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环节。所以我认为,对于信息技术在中职钢琴教育中的应用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辩证视角,选择性的应用,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传统钢琴教学课堂中的经验结合起来,力求实现教学的合理化,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孙永丽.《信息化教育中的知识管理》(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01

[2]王君.《高職高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6

[3]谭霞林.《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探索》载于《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30

[4]李运林.《论信息化教育》载于《电化教育研究》,2008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集体性钢琴教学新媒体
表演式落实、集体性沉默 “失真干部”的六种表现
浅谈群众合唱团的社会价值与作用体现
2017年CUBA篮球联赛区域防守研究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