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2017-09-21 01:05王嵩山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冠心病有效率研究组

王嵩山

北京怀柔医院 101400

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王嵩山

北京怀柔医院 10140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观察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收集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用药治疗,并根据分组,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基础护理。结果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护理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基础护理相比,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综合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干预效果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当前的发病率相当之高,对人们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该病一方面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诸多不适,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另一方面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而且极易引起患者死亡,为此我们必须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不断提高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3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作者所在医院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以来,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筛选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耿军《内科学》(第八版)中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经相关临床检查后确诊,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血液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恶性病变者,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乏力、气短、胸闷等。分设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 34例,分组后护理研究组患者男20例,女14例,最小年龄53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3.54±3.68)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 8年,平均(3.54±1.18)年。护理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5例,最小年龄52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63.42±3.33)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7年,平均(3.25±1.06)年。经统计学分析,护理研究组和护理对照组患者上述各项临床治疗基本保持一致(P>0.05),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充分的可行性进行临床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用药治疗,并根据分组,对护理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如一般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告知基本注意事项、对症护理等,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其具体除了包括上述护理内容外,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与方法。

1.2.1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冠心病综合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因为饮食对于患者的病情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关系着治疗效果。从整体上来讲,必须严格限制患者热量、钠盐以及脂肪的摄入,日常的饮食要保持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钙、钾,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多饮水,同时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排便,预防便秘。

1.2.2 用药护理

详细告知患者每种药物的作用及正确用药方法,让患者了解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定时提醒患者用药,对于用药依从性较低的患者,要监督其将药服下后才能离开。

1.2.3 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受疾病的影响,身心受累,心理压力较大,可能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因此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让他们的情绪可以得到宣泄,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对生活、对治疗重新树立起乐观、积极的心态。

1.2.4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及活动能力,为他们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如散步、太极拳、健康操等,注意控制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不能让患者产生严重的疲劳感。通过运动锻炼,不仅有助于病情的治疗,还能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1.2.5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采用易于他们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让他们能够客观、科学的认识自身病情,同时用正反面的案例来对患者做讲解,让他们知道遵医治疗对于自身病情控制和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和依从性,确保治疗取得更好的作用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治疗效果的评价依据以下标准:患者的体力活动耐量显著增加,相关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的体力活动耐量可见增加,相关症状一定程度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50%到 80%,心电图ST段已恢复或是T波倒置变浅>50%,为有效;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护理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从近年来的临床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来看,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越来越高,这引起了广泛的临床及社会重视。在针对该病的临床工作当中,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同时还要对其做好全面的护理与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使治疗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本文的临床研究证明,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其治疗效果,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这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1]吴晓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6):240.

[2]顾红瑛.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3):22-24.

[3]吕斌.综合护理管理对老年冠心病及高危因素的预防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7,15(02):149-150.

R473.5

A

1672-5018(2017)05-165-01

猜你喜欢
冠心病有效率研究组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