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2017-09-21 01:10贺梦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老年性脑梗塞优质

贺梦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江津 402260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贺梦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重庆江津 402260

目的研究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在临床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所达到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性脑梗塞治疗的患者102例,将其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个组别,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基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这三面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不仅能够增加患者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够加速其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

优质护理;老年性脑梗塞;效果

脑梗塞疾病的成因是脑部的动脉血管出现硬化或是在板块的基础之上,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被血栓阻塞,中断或者阻塞了血液在脑部的循环,造成脑组织因为缺氧缺血而发病,致残率较高,能够达到72%以上[1],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后果。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患者治疗时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的水平,我院对102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性脑梗塞治疗的患者102例,将其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个组别,一组为对照组,5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一组为实验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58岁,平均年龄为(65.8±7.2)岁;女性患者 24例,年龄最大者 80岁,最小者 61岁,平均年龄为(68.2±8.2)岁;实验组5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59岁,平均年龄为(65.8±7.2)岁;女性患者 25例,年龄最大者 82岁,最小者 65岁,平均年龄为(71.2±6.5)岁。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都符合关于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同时经过影像MRI、CT等确诊,排除精神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具有意识障碍的患者,最后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发现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

给予患者一系列的内科治疗措施,包括疏通血管、改善其血液循环,脱水降低患者脑压,营养神经等。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完成四肢主动运动,不方便的可以由护士帮助完成被动运动,做好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叮嘱其他相关需要注意的事项。

1.2.2 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第一是环境的舒适护理。为了患者的恢复应创造良好的环境,病房要定时做好打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另外要保证病房内具有充足的光线,通风良好,湿度和温度也要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尤其是病房内要保证相对的安静,避免一些噪声的出现。

第二是心理护理。众多患有脑梗塞的患者在心理上都会有较大的负担,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较为常见,尤其是处在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中,表现会更加的明显。面对这样的状况,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三是饮食护理。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在提供营养支持的基础之上要保证饮食的清淡,多吃一些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或者是一些维生素较多的食物,例如鱼类、新鲜的瓜果蔬菜,尤其要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第四是康复训练。患者想要尽快的康复离不开有效合理的锻炼、运动。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要注意运动的强度一定符合患者的接受标准,可以在后期显效后逐渐增加其运动量,完成简单到复杂的过度。

1.3 评价指标

采用自测量表调查患者对于两组护理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方面,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根据运动功能评分的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状况作出评价,分数越高表明其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好;另外依据 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分数越高表明生活的质量越高[2]。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均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注:*表示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1 19.35±5.22 39.28±8.26*11.26±2.26 46.26±12.26*实验组 51 19.37±5.48 25.34±7.57 12.03±2.22 32.27±11.55 p >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结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内科疾病在治愈中较为困难,而且治疗的时间也较长,老年性脑梗塞具有较高的死亡几率,且患病的岁数均较大,使得其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步退化[3],在治疗的效果之上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优质护理指通过一系列护理的措施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临床中是较为常用的护理手段,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比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满意度、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均要高于常规组,说明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优质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林阿荣,何丽蓉.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5):161-161.

[2]赵海燕.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220-220.

[3]徐玉霞.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9):175-176.

R473.5

A

1672-5018(2017)05-102-01

猜你喜欢
老年性脑梗塞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