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福地汤湖

2017-09-26 09:19何小文
党史文苑 2017年17期
关键词:桂东陈毅井冈山

何小文

汤湖镇位于遂川县西南部,罗霄山脉南麓,与湖南省的桂东县毗邻,因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温泉,而得此地名。

井冈山斗争时期,陈毅不仅军事指挥能力卓越,而且在政治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尤其因在汤湖凭借过硬的政治工作方法,成功“策反”了国民党毕占云部,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杂牌军”屡受欺压

毕占云,原名毕隆兴,四川广安县人(今华蓥市禄市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早年曾投身绿林,劫富济贫,由于他略通军事,机智果断,英勇善战,所带领的这支绿林队伍颇有战斗力,在当地有一定影响。

1922年,毕占云加入川军向成杰部,国民党反动派为阻挡红军进攻湘东南,便将毕占云临时调归湖南军阀唐生智部阎仲儒旅指挥,先后驻平江、醴陵、安仁等地。其间,毕占云还随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中的骨干共产党人较多,其中毕占云任营长的三个连中,就有两个连长是共产党员。他们在士兵中教唱《国际歌》《少年先锋队队歌》,秘密开展一些革命活动。这些,毕占云虽然有所觉察,但未过多干预。不久,他们的身份被团部发现,要进行追究,并于1928年6月的某一天密电毕占云,命令将那两名连长处决。毕占云不但没有执行团部的这一命令,反而于当日晚间,将他们叫到营部,开门见山地说:共产党是好是坏,我心中有数。现在团部要进行“清党”,我留不得你们了。说完,从口袋里掏出几块光洋放在他们手上,说:你们各奔前程,好自为之吧。这两个连长非常感激地站了起来对毕占云说:谢谢营长的关照,我们后会有期。当晚,便离开了军营。这件事发生后,团部多次进行追查,毕占云都巧妙地搪塞了过去。不久,国民党以整编为名,将毕占云的二营改编为连,毕占云由营长降职为一连连长,其队伍也由平江换防至醴陵、茶陵、安仁一带。在这期间,这支“杂牌”部队屡受排挤、遭受欺压,有时军饷会被莫名扣压或故意迟迟不发,引得毕占云部的官兵甚为恼怒。

作为毕占云率部起义的见证人,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的黄连秋将军,曾深情地回忆了那段痛苦的历程:

毕占云部起义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毕占云部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是收编过来的。1928年,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毕占云那一个营被整编为一个连三个排,将营长降为连长,所有的连长降为排长。职务的降低,意思是不相信他们了,因而他和他的部下都对国民党不满;第二是,部队中四川人不少,班长以上都是四川人,加上多数当兵的都是从各地抓来的穷苦老百姓,我们平江虹桥的二十多个同乡,被一起抓来后五花大绑,像卖牲口一样送进了闷罐车厢里,从长沙运到桂东,关在一个小房子里,饭吃不饱,睡觉只能背靠背地坐着打盹,在一个月内就死了三个,病倒几个,有好几个逃跑了,只剩下我与李春生两人编入毕占云部。我们这些穷苦的百姓,都对国民党的统治很不满……

毕占云部弃暗投明

1928年初秋,毕占云部又被调往井冈山南麓的桂东。桂东是山区小县,工农红军于3月、8月两度在此领导劳苦大众分配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成立中共地方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到处都留下了“红军是解放穷人的队伍!”“红军官兵平等!不打人!不骂人!”“欢迎敌方士兵拖枪到红军里来!”等宣传标语。这些给毕占云部官兵以一种全新的感觉,打动了他们的心。一些四川籍的官兵,听说红四军军长朱德、军委书记陈毅也是四川人,就更想去投靠,以寻出路。

1928年8月24日,毕占云所在的阎仲儒师第八团围攻工农红军,在桂东寨前附近交战,红军缴枪20多支后,迅速撤退。当时毕占云部与红军相距只有100多米,但没有进行阻击,工农红军得以安全转移。此后,毕占云部奉令留驻桂东,在沙田、寨前等地驻扎,以阻止红军进入湘南。

9月初,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军主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的途中,红二十八团行至遂川左安一带,将在那里胡作非为、抢劫民财的敌军一个班全部俘获。经过审讯了解,这小股敌军原来就是毕占云的部下,他们驻扎在桂东的沙田一带待命进攻红军,因给养不足,便四处抢财夺物以维持生计。通过详细了解,毛泽东、朱德、陈毅一致认为,为争取毕占云,应当将这个班连枪带人全部放回。释放这批人的时候,朱德、陈毅两人还联名,以四川同乡的身份给毕占云写了一封信,叫那班长带去。朱、陈二位在信中说:

在湖南,你们是客军,湘军容不得你们;在国民党军,你们又是杂牌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一向受蒋介石的歧视。蒋介石历来的手段就是排斥异己,培植亲信,结党营私,他把你们送到前线来,本意就是要通过红军之手来削弱你们,最后把你们消灭,而他则可以从中得利。红军和共产党与你们无冤无仇,你何必如此与之为敌,更何必刀戈相见呢?红军是为劳苦大众、为民族解放的新型军队,得到所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们主张革命不分先后,希望你尽快弃暗投明,早定大计,上井冈山来和我们一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尽一份匹夫之责……

10月下旬,毕占云再次奉命在桂东与酃县交界的地方“围剿”红军。他的部队与红军刚一接触,就溃不成军。这时,毕占云才清醒地意识到,如果再继续充当“炮灰”,肯定毫无出路,遂萌生了投入红军、参加革命的想法。于是,他赶忙派人到黄坳去与红军部队联系,恰巧接待这位毕占云特使的就是陈毅。陈毅热情地接待了毕占云派来的副官蔡达景,商定了起义的有关问题。正当毕占云他们紧张地进行起义准备工作时,该部的反动军官发觉了这一情况,并向阎师第八团团部举报。于是敌团部迅速采取措施,加强防范、监视,致使毕占云等人的处境更加困难。

10月25日下午,桂东县清乡总队的小队长李胜良奉一营营长的命令,带着十多个人从寒口出发送信至该团团部,要对毕部采取行动。当他们走到山庵里时,李胜良被毕部抓住,搜出了所带信件。毕占云这才知道阎仲儒已急于对自己下毒手了。面对危如累卵的处境,毕占云决定立即起义。深夜,在迅速除掉三个反动军官后,毕占云命令部队紧急集合,并宣布:行军时不准讲话,不准抽烟,不准打手电,发现情况不准乱打枪。说完,发给每个人三块光洋,便带着队伍从寒口山庵里出发,要李胜良带路,向江西左安开去。经过几小时的急行军,抵达遂川汤湖。部队停了下来,一面休息,一面做飯吃,等待红军使者的到来。此时,该部四个排分驻四个自然村,恢复了营的建制。endprint

26日下午4点多钟,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两个人骑着马沿着小路飞奔而来。一个身材魁梧、年纪30多岁的中年男子骑着白马走在前面,一个年龄不大的小伙子骑着红马紧随在后。快到村口时,他们下了马。早已在此等候的毕占云大步向前走了过去。原来是陈毅亲自来迎接这支队伍了。陈毅紧紧地握住毕占云的手,对他们的起义表示热烈欢迎,接着他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留下随来者担任该部的党代表。夜色朦胧时,他们才挥手告别。

陈毅离开后,毕占云马上集合队伍,向大家正式宣布:队伍起义,参加红军。不愿意起义的,可以离队。当时大家都愿意跟着部队走,没有一个不愿意参加起义。毕占云拿出一捆陈毅带来的红带子,每人发给一条,系在脖子上,作为起义人员的标志。这样,起义队伍除毕占云本身的一连外,还有二连的一个排,共4个排,计126人。部队途经左安、黄坑,27日到达大汾。

起义军与红军是一家

1928年10月27日,正是大汾赶集的日子,大汾区苏维埃政府接到陈毅将在大汾召开欢迎大会的密报,便着手大会的筹备和保卫工作。会场设在三圣宫中厅。会场上方正中贴着用红纸写的“欢迎大会”四个大字,两侧贴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喜今朝投共救国道路光明远大”,下联是“看将来赤胆忠心前程灿烂辉煌”。

上午,三圣宫各大小门前人头攒动,赤卫队员和群众站在道路两旁,夹道欢迎起义队伍。为确保大会安全,群众接受陈毅的建议,推荐6位代表参加大会。会上,紅军代表致欢迎词,起义人员代表宣读决心书,会议主持人宣读了起义人员名单和红军纪律。接着陈毅和毕占云分别作了讲话。他们都表示:从今以后,起义队伍和红军就是一家人了,官兵要平等,互称同志。要严格遵守红军纪律,做出个好样让天下百姓看,争取更多的国军投奔红军,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欢迎大会结束后,部队向茨坪进发。到达井冈山后,红四军将毕占云部编为特务营,直属军部领导。

应该说,1928年10月,正是中国革命的低潮时期,毕占云部起义投奔红军,在历史学家看来,不仅增强了红军的实力,削弱了湘赣两省反动营垒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开创了国民党整连、整营成建制加入红军的先例,充分显示了共产党和红军分化瓦解国民党军政策的成功,并为后来大批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做出了榜样。为此,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欣喜地写道:

九月二十六日回到井冈山。十月一日……收复宁冈全县。此时湘敌驻桂东阎仲儒部有一百二十六人投入我军,编为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

因而,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曾担任过红四军士兵委员会主任、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前委书记等职的陈毅,是他在革命的福地——遂川汤湖,首次代表中国工农红军接收了一支革命劲旅。随即,在井冈山那段艰苦斗争的岁月中,陈毅同毕占云所部战友们,经历了战争的严峻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尔后又跟随毛泽东、朱德南征北战,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今日美丽汤湖

遂川县汤湖镇,面积 97.38平方公里,人口17595人,有汉、畲两个民族。交通便捷,省道穿境而过,距赣粤高速公路70公里,距京珠高速80里,距革命圣地井冈山80公里。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装机容量18万千瓦,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昼夜流量达2050立方米。当地主产茶叶,是名茶“狗牯脑”的原产地。

汤湖是井冈山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的组成部分,也被吉安市定为“大井冈旅游循环”(井冈山——炎帝陵——汤湖)的重点旅游风景点之一。已规划出三大单元景点:湖光粼波(含电站大坝、水上俱乐部、快乐岛)、茶园览翠(含茶园览翠、茶苑品茗、狗牯脑茶坊)、泉涌珠环(含地热研究所、皇华仙、汤湖温泉、汤湖仙居)。

该镇以招商和投入为抓手,坚持“项目立镇、温泉兴镇、茶叶富民”的发展思路,致力加快建设“文化茶乡”“温泉新镇”步伐,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5年,财政总收入2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88元。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绿色名镇,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文明村镇,连续10年获全县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工作等100多项先进单位。

美丽的汤湖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赢得发展的主动,红色汤湖的明天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责任编辑 / 彭月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桂东陈毅井冈山
井冈山诗五首
井冈山抒怀
桂东,小城故事多
走进红色桂东——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桂东的兴奋和忧虑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七绝 井冈山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