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利水泻肺饮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2017-09-28 08:18蔡定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9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证候

蔡定军 万 斌

(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浙江 余姚 315200)

自拟利水泻肺饮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蔡定军 万 斌

(浙江省余姚市中医医院,浙江 余姚 315200)

目的 观察自拟利水泻肺饮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胸腔内灌注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利水泻肺饮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KPS)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之7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4个月胸腔积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利水泻肺饮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可显著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中医药 灌注化疗 肺癌 胸腔积液

原发性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类型之一。流行病学报道显示,本病发病率高居癌症首位,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肺癌患者进展至晚期多可见癌性胸腔积液形成,并出现胸部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纳差等多种症状,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极大影响[2]。目前西医治疗肺癌胸腔积液多采用对症干预处理,尽管可部分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但存在不良反应明显、复发率高等问题[3]。近年来中医药在癌症及并发症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控制病情进展及降低药物、改善生活质量及降低毒副作用方面效果确切[4]。本次研究以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胸腔内灌注化疗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利水泻肺饮辅助治疗,探讨自拟利水泻肺饮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其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西医诊断标准[5];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标准[6];年龄 18~75 岁;Karnofsky(KPS)评分≥60分;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入组前4周接受研究相关药物治疗者;转移性肺癌者;其他原因导致胸腔积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系统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 23 例;年龄 47~72 岁,平均(63.29±4.80)岁;根据肺癌病理分型划分,腺癌39例,鳞癌8例,其他3例;根据中医证型划分,肺郁痰瘀证13例,脾虚痰湿证18例,阴虚痰热证12例,气阴两虚证7例。观察组男性29 例,女性 21 例;年龄 49~73 岁,平均(63.40±4.83)岁;根据肺癌病理分型划分,腺癌41例,鳞癌7例,其他2例;根据中医证型划分,肺郁痰瘀证11例,脾虚痰湿证16例,阴虚痰热证14例,气阴两虚证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内灌注化疗单用治疗,即B超辅助下确定积液量及位置,行局部麻醉后穿刺置管完成引流,再循引流管将顺铂6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注入胸腔内,改变体位保证药物与胸壁密切接触,每周1次。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利水泄肺饮辅助治疗,药用葶苈子15 g,大枣 15 g,猪苓 15 g,茯苓 15 g,泽泻 15 g,石韦 15 g,白茅根15 g,车前子15 g。每剂加水300 mL煎至100 mL,早晚分服。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计算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痰、乏力纳差、舌质淡苔白及脉细滑,分值0~6分,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评价采用KPS评分法,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佳[8]。胸腔积液量测量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Logic7型超声诊断仪,观察时间点为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4周。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包括CD3+,CD4+,CD8+及 CD4+/CD8+, 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检测。依据WHO化疗药物毒性分级评价标准进行不良反应判定,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1.5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胸水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90%。显效:胸水体积减少≥50%,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71%且<90%。有效:胸水体积减少但<50%,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为≥30%且<7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7]。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时 间 呼吸困难 胸痛 咳嗽咯痰 乏力纳差 舌质淡苔白 脉细滑观察组 治疗前(n=50)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30±1.06 4.25±0.97 4.24±0.96 0.71±0.19*△ 0.76±0.20*△ 0.83±0.18*△4.23±1.09 4.18±0.95 4.17±0.92 3.75±0.81 0.67±0.19*△3.82±0.84 3.92±0.90 3.82±0.83 0.74±0.22*△ 0.67±0.16*△3.88±0.87 3.77±0.80(n=50) 治疗后1.26±0.42*1.44±0.38*1.20±0.36*1.19±0.37*1.30±0.36*1.18±0.4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见表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70.62±3.12 86.40±5.39*△对照组 50 70.39±3.08 78.25±4.3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腔积液量比较 见表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4个月胸腔积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腔量比较(mL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腔量比较(mLs)

组 别 治疗后1周 治疗后4周观察组 339.12±82.07*△ 130.82±40.51*△对照组 513.05±109.83*311.69±67.84*n 治疗前50 842.19±191.40 50 850.35±194.95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见表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组 别 时 间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治疗前(n=50)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51.29±4.01 28.40±2.21 30.20±6.70 0.94±0.18 63.44±7.6*△ 38.96±4.51*△ 24.28±4.18*△ 1.48±0.36*△51.36±4.04 28.46±2.25 30.14±6.67 0.97±0.20(n=50) 治疗后47.81±3.26 25.80±2.08 35.66±7.39 0.83±0.24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6。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流行病学报道显示,超过95%晚期肺癌患者可继发胸腔积液,亦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对胸腔积液进行及时控制,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6个月[9]。研究证实,单纯西医全身化疗难以有效控制肺癌胸腔积液患者病情进展,总体治疗效果欠佳[10];而通过胸腔穿刺灌注化疗药物、生物制剂及硬化剂方式尽管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缓解率,但总体疗效仍不足70%,且复发率更高达30%~45%,无法满足临床需要[11]。中医学将肺癌胸腔积液归于癌性“悬饮”范畴,认为机体正气亏虚,外邪侵肺,肺气壅滞,失之健运,久之则水道闭阻,饮停胸胁并上迫于肺而发为本病;其发生肺脾肾诸脏密切相关[12-13]。故中医治疗肺癌胸腔积液当以利水逐瘀、泄肺渗湿为主。本研究所用自拟利水泄肺饮组方中,葶苈子清肺逐邪,猪苓消肿利水,茯苓渗湿健脾,泽泻利湿泄热,石韦清肺化痰,白茅根清热利尿,车前子泄热渗湿,而大枣益气补中,诸药合用可共奏消肿破坚、清肺泄热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泽泻提取物则直接抑杀肿瘤细胞,拮抗胸膜分泌功能[14];猪苓具有高效利尿、抗肿瘤、抗炎症及改善机体免疫力等作用[15];而葶苈子中多糖类物质能够诱导干扰素分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进而达到改善整体免疫功能的目的[1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KP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4个月胸腔积液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前,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及促进胸腔积液消退;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显示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加用中药方剂辅助治疗可有效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这一优势可能是中医药治疗该类疾病总体疗效更佳的关键机制所在。已有研究显示[17-18],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广泛参与到肺癌胸腔积液病情进展过程中;患者因肿瘤侵袭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难以及时有效清除相关抗原,可见CD3+和CD4+细胞水平下降,CD8+水平明显上升,且改变程度与临床预后具有明确相关性。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则表明中药方剂辅助应用在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自拟利水泻肺饮联合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肺癌胸腔积液可显著缓解相关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1]涂德军,张启龙,洪俊强,等.胸腔内注射不同药物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疗效对比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2):296-298.

[2]宁泽,谭晓明,杨小玲.奈达铂联合高聚生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3):298-299.

[3]刘旭之,宋卓.30例肺癌胸腔积液综合治疗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726-727.

[4]李小江,贾英杰,陈亮,等.热疗联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粉针剂治疗肺癌癌性胸水3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8):1062-106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73-774.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5.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49.

[8]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6-137.

[9]Ciuleanu T,Tsai M,Tsao J,et al.A phase II study of erlotinib in combination with bevaciz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plus bevacizumb in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13,82(8):276-281.

[10]张泽峰,高峰,袁俊建,等.滑石粉混悬液、博莱霉素胸腔内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14):1254-1255.

[11]沈倩雯,金冶宁.恶性胸水的治疗方法及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7):1234-1236.

[12]周文荣,王新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治疗胸腔积液[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1):22,39.

[13]周留勇,单珍珠,尤建良.中药微调四号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 54 例肺癌胸腔积液[J].四川中医,2008,26(3):6465-6466.

[14]王新华.泽泻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9,30(7):557-557

[15]刘洪超,蔡林衡,王淑英.猪苓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9(3):236.

[16]王妍,贡济宇.葶苈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 39-40.

[17]徐永前.恶性积液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4-81.

[18]杨宜娥,曲仪庆,林梅青,等.肺癌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细胞因子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4):265-267.

R730.59

B

1004-745X(2017)09-162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9.038

2017-03-21)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证候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