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工两塔斜拉桥合龙方案研究

2017-10-12 09:49
湖南交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劲性龙口合龙

, ,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 山东 临沂 273400)

临工两塔斜拉桥合龙方案研究

刘传奇,韩光森,路军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 山东 临沂 273400)

边跨合龙影响内力,中跨合龙影响线形,为了保证临工两塔斜拉桥顺利合龙,提出试算合龙口刚臂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计算劲性骨架。采用灼烧法解除临时固结,将临时固结解除时间控制在1 h之内。采用钢管混凝土代替硫磺砂浆作为塔梁临时固结的垫层,解决了硫磺砂浆拆除困难的问题。采用游标卡尺量测合龙口间距的办法,确定合龙口随温度变化间距最大的时间点。

斜拉桥; 合龙; 劲性骨架; 临时固结; 钢管混凝土

1 工程概况

混凝土两塔斜拉桥,结构体系安全可靠,受力合理,不但能满足当代混凝土桥梁大跨度的需要,而且线形优美,整个结构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带来极大的审美效果[1]。混凝土斜拉桥在各种桥型中具有独特的竞争力,以及深远的市场发展前景。边、中跨合龙在斜拉桥建设过程中非常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边跨合龙影响内力,中跨合龙影响线形。

临沂市临工大桥是山东省重点工程项目,主桥采用两塔斜拉桥半漂浮结构体系,主梁是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塔梁临时固结,采用挂篮施工工艺,施工难度系数大。临工大桥分2次合龙,边跨预留2个2 m的合龙口,中跨预留1个2 m的合龙口[2]。临工大桥主桥跨径组成为100 m(边跨:预应力混凝土梁)+230 m(主跨:预应力混凝土梁)+100 m(边跨:预应力混凝土梁)=430 m。桥塔采用混凝土H柱型斜塔,主塔全高109.65 m(含塔座),桥面以上塔高80.6 m,桥面以下塔高29 m。塔身顺桥向偏离铅垂面18°,倾向岸侧。全桥共设112根斜拉索,按双索面布置,采用挂篮进行施工[1]。

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该斜拉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图1),在模型中主梁、主塔、承台以及桩基等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模拟。

图1 斜拉桥三维有限元模型

2 劲性骨架的计算方法

2.1 计算荷载与荷载组合

2 m合龙口采用刚臂单元进行模拟,运用试算刚臂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对劲性骨架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钢臂单元的弹性模量提高到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的10倍时,计算结果比较合理,并且贴近实际。

1) 结构自重。

一期恒载:包括桥塔、主梁、横梁及拉索自重。

2) 温度。

本地区年均气温在14.1 ℃,极端最高气温36.5 ℃,出现在7月份,极端最低气温-11.1 ℃,出现在1月份。

主桥混凝土主梁按照升温20 ℃,降温20 ℃考虑;桥塔考虑日照温差±5 ℃;斜拉索与混凝土结构温差±10 ℃;主梁局部温差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 2004)取值。

3) 荷载组合。

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 — 2004)对各种不利荷载工况进行组合验算。

2.2 计算内力组合

2.2.1 边跨内力组合

为减小边跨劲性骨架在结构体系温差作用下的内力,劲性骨架锁定后,解除现浇段的水平约束[3]。劲性骨架计算内力如表1。

表1 边跨各分项荷载效应表荷载分项轴力/kN剪力/kN弯矩/(kN·m)结构重力000升温温差0-1123030降温温差0112-3030塔日照升温0-4997470塔日照降温0499-7470梁局部升温0-7956960梁局部降温0795-6960索梁正温差0230-3450索梁负温差0-2303450

最不利荷载组合下,劲性骨架所承受的最大弯矩为20 910 kN·m,对应剪力920.5 kN。

2.2.2 中跨内力组合

为减小中跨劲性骨架在结构体系温差作用下的内力,劲性骨架锁定后,解除塔梁临时固结。劲性骨架计算内力如表2。

表2 中跨各分项荷载效应表荷载分项轴力/kN剪力/kN弯矩/(kN·m)结构重力12700-781升温温差4880-1260降温温差-48801260塔日照升温297-503-257塔日照降温-297503257梁局部升温-34204990梁局部降温3420-4990索梁正温差-23704150索梁负温差2370-4150

最不利荷载组合下,劲性骨架所承受的最大弯矩为-10735.1 kN·m,对应剪力-50.3 kN,对应轴力2058.9 kN。

3 合龙口24 h温度线形观测

随着温度的改变,合龙口之间的间距会发生变化。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合龙口的间距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小[4]。监控方需要确定的是合龙口间距最大的时间点,合龙口间距最大时浇筑完混凝土,随着时间的推移,合龙口的间距变小,合龙口的混凝土在全天候24 h循环时间内只承受压应力。混凝土承受拉应力非常小仅有2.43 MPa,而压应力能达到13.5 MPa,这是合龙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2 m合龙口两端焊接Φ12的钢筋,中间留出2 cm的间距,用游标卡尺测量间距的变化,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测量数据如图2、图3。

图2 游标卡尺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图3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根据图2~图3的24 h观测数据, 可以看出早上6点温度最低2.3 ℃,中午14点温度最高12.5 ℃。温度曲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早上6点到中午14点温度逐渐升高,然后到次日的早上6点温度逐渐下降。 2 m合龙口间距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温度的变化相反,从早上6点到中午14点间距逐渐变小,然后到次日的早上6点间距逐渐变大。说明间距变化曲线符合混凝土结构热胀冷缩的原理,又因为两塔斜拉桥边跨的刚度要比中跨的刚度大,在同样温度荷载作用下中跨向边跨侧移动,也会造成2 m合龙口随温度降低间距变大现象。

在早上6点(温度最低点)2 m合龙口游标卡尺读数为19.4 mm,7点游标卡尺读数为19.6 mm,8点为19.4 mm[5]。2 m合龙口间距最大的时间点与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间点并不重合,说明混凝土两塔斜拉桥合龙口间距的变化比温度荷载的变化要滞后1 h,早上7点为2 m合龙口间距最大的时间点。

4 合龙方案

4.1 边跨合龙方案

施工方首先提出利用边跨挂篮作为支架进行边跨合龙,通过迈达斯计算数据,200 t的挂篮加上230 t的混凝土湿重总共430 t的荷载重量,造成零号块附近出现6.7 MPa的拉应力,零号块主梁有很大开裂的风险。因此放弃挂篮作为支架的合龙方案,改用吊架进行合龙。

通过2.2.1节中边跨劲性骨架的计算数据,单个边跨合龙段共设置18 个临时刚性支撑,其中顶板10个,底板8个,顶板刚性支撑通过埋设的预埋件连接两端主梁,由于主梁底板预应力的影响,底板刚性支撑直接埋置在主梁混凝土内部。所有刚性支撑均采用[40a 的型钢组成。劲性骨架的焊接需要2 h,由于焊接点在高温状态下遇水极易出现脆断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前焊接点至少需要1 h的时间进行冷却。

浇筑200 t位的混凝土需要2 h,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在48 min,根据3节中24 h温度线性的观测数据,早上7点是合龙口间距最大的时间点,所以混凝土浇筑时间在早上4点开始浇筑,劲性骨架的焊接时间在早上1点开始焊接。

边跨2 m合龙口混凝土的重量为200 t,通过迈达斯模拟计算压重,160 t的压重即可达到浇筑混土加载的效果。通过现场观测标高,混凝土压块达到150 t时,与模拟混凝土浇筑压重位移一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把等比例的混凝土压重置换出边跨。

合龙施工顺序: ①11#块最终张拉完成;②边跨挂篮下落;③边跨架设临时支架,调整标高、架设模板;④合龙口劲性骨架施工;⑤中跨12#挂篮前移到位;⑥边跨浇筑混凝土,边跨合龙,张拉合龙钢束;⑦对Z12(中跨拉索)进行第1次张拉165 t;⑧边跨最低正常养护7 d;⑨拆除边跨支架;⑩对中跨12#梁段浇筑混凝土,回到设计正常施工程序。

施工工艺如下:

安装预埋件:对照施工图校对预埋件尺寸和位置,防止预埋件位置出现错误;采用手工焊接时,贴角焊缝的高度要符合标准规定;预埋件划线使用水平仪确定其每排高度尺寸线位置偏差±1.5 mm,根据轴线和控制线确定左右位置尺寸位置偏差±1.5 mm及顶面位置尺寸位置偏差±1 mm,并用油笔清楚的标明。在技术部门及质量部门验线合格方可安装预埋。

张拉11号索: ①混凝土养生到强度后,先完成预应力施工,再次张拉斜拉索,旋紧梁底锚具上的螺母,使其与锚垫板密贴;②索力转换装置中的千斤顶活塞前行5 cm左右后,旋紧千斤顶前端拉杆上的张拉螺母,千斤顶再次进油张拉,使弧形板上的锁定螺母脱离弧形板,并将其外旋出7 cm左右;③千斤顶回油,则索力由弧形板上的锁定螺母转加到混凝土梁体上,完成索力转换工作。

转压重、挂篮下落:张拉完11号索,边跨转90 t压重,用吊车转移。

放松底模平台前段吊挂,解除底模平台后段吊挂,解除内模系统,将底模及内模系统放置滑梁上。

拆除挂篮大臂,连接精轧螺纹,用千斤顶慢慢下落,注意一次下落的高度应保证尽量相等,如不相等,及时调整。

安装支架,张拉吊杆:边跨安装分配梁、贝雷梁、工字钢以及底模;每根吊杆张拉力为25 t,使模板与合龙段两端主梁密贴,克服错台现象,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按下列顺序进行底模安装→(梁体底腹板钢筋安装、纵横向预应力管道、竖向预应力筋等安装完毕)→侧模安装。梁段模板安装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表3的规定。

钢筋绑扎及预应力安装:所有进场钢筋、钢绞线、锚具等材料均须按规定抽检合格方准使用。钢筋绑扎按图纸要求进行,波纹管安装除插芯棒外,曲线段每50 cm、直线段每1.0 m设置一道定位U型钢筋,定位后的管道轴线偏差要求不大于0.5 cm。波纹管接头用大一号波纹管套接。接头波纹管长度30 cm,两头伸入15 cm,接头处波纹管切平,不能有卷曲翘起现象,防止穿钢绞线时钩挂。波纹管应有良好的水密性,并在施工中注意保护,如有烧伤现象,及时用胶带缠包,以免造成漏浆堵管,锚垫板与波纹管连接要稳固,接头要包缠封死,防止漏浆堵塞压浆孔。

表3 边跨梁段模板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梁段长±10尺量2梁高+10,03平整度31m靠尺测量不少于5处4垂直度每米不大于3吊线尺量不少于5处5孔道位置1尺量6梁段纵向旁弯10拉线测量不少于5处7梁段纵向中线最大偏差10测量检查8梁段高度变化段位置±109底模拱度偏差3测量检查10底模同一端两角高差211桥面预留钢筋位置10尺量

劲性骨架焊接:合龙劲性骨架事先按设计图纸预留调整尺寸下料,并焊接成半成品,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提前焊接一端,以减少锁梁时合龙劲性骨架的焊接工作量,缩短焊接工作时间,另一端安排18个焊接工人和电焊机在01:00同时加焊,确保所有支撑架应在规定的合龙时段内完成。合龙支撑与预埋件之间的焊缝最小高度不小于12 mm,焊缝长度不小于对接件接触的可焊范围,并需要连续施焊。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应在一天气温最低时(半夜4点)进行,采用水平分层两侧同时对称的方式浇注,由于预应力筋及预应力管道周围钢筋密集,尽量减少混凝土与钢筋的碰撞,以免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振捣采用直径50 cm的插入式振动捧,水平分层宜控制在40 cm左右,保证振捣质量。振捣时特别注意振动捧不要抵紧波纹管振动,防止振破波纹管漏浆,并应遵循对称浇注的原则,混凝土浇注时,应注意标高、横坡及整体平整度的控制。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把预应力钢筋锚具下和斜拉索锚箱的混凝土振捣密实。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箱梁面应收浆抹面,并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第2次收浆并拉毛,防止表面收缩裂纹的产生,根据气候条件,最迟不超过6 h即覆盖或洒水养护,混凝土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为准。

4.2 中跨合龙方案

中跨合龙是整个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利用挂篮作为支架对合龙段进行合龙,但在解除临时固结与焊接劲性骨架的先后顺序上,在专家会议上引起了争议。先解除临时固结再焊接劲性骨架,临工大桥是半漂浮体系,临时固结解除后整个桥梁成了机动体系,会对劲性骨架的焊接带来困难。先焊接劲性骨架后解除临时固结,传统临时固结解除方法施工方计算需要24 h,这样温度荷载的作用下主梁会产生很大应力,应力得不到释放,会对合龙口带来开裂的风险。

提出用灼烧法对临时固结进行解除,将临时固结的解除时间控制在1 h之内,这样温度荷载对主梁应力的增幅就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临工大桥采用钢管混凝土代替硫磺砂浆作为塔梁临时固结的垫层,垫层的拆除极为方便,利用中跨合龙压块摆成水槽代替焊接水箱来置换混凝土浇筑重量。

合龙施工顺序: ①20#墩挂篮移到0#块;②19#墩挂篮移到合龙段,挂篮中心即为合龙段的中心;③加合龙段压重360 t,两边对称放置,每侧挂索处放90 t;④混凝土压块摆成4个25 t水箱内置塑料袋,对称放置,加水调整标高,并测量水的流速;同时注意水温控制,防止结冰,并将流出的水导流至桥下,严禁将水直接排放在桥面上;⑤观测主梁线形,塔的偏位,温差;⑥焊接临时锁定及劲性骨架;⑦解除塔梁固结;⑧浇筑混凝土;⑨解除临时锁定;⑩张拉中跨合龙束;拆除中跨合龙压重,包括挂篮。

5 结论

斜拉桥合龙施工方案应综合考虑结构特性、受力特点以及外在施工环境等多种因素,对温度线形进行24 h观测,确定了合龙的关键时间点,依次进行展开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了合龙正常进行,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本文提出了灼烧法解除临时固结,采用钢管混凝土代替硫磺砂浆作为塔梁临时固结的垫层,用游标卡尺测距的方法确定合龙口温度线形随时间的变化,用临时压块摆成水箱代替传统焊接水箱,运用试算刚臂单元弹性模量的方法计算劲性骨架,这些方法适用于传统的混凝土斜拉桥合龙,对合龙口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1] 项海帆. 21世纪世界桥梁工程的展望[ J ]. 土木工程学报, 2000, 33 (3) : 126.

[2]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临沂市临工大桥施工图[Z].2012.

[3] 王存国,刘兆丰,赵人达.甬江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应力分析[J].公路工程,2009(6):140-144,157.

[4] 陈海兵,曾国良,陈明芳.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局部应力分析[J].公路工程,2009(6):99-103.

[5] 张通,欧进萍.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间温度场实验及分析[J].公路工程,2008(1):23-27.

1008-844X(2017)03-0125-04

U 448.27

A

2017-01-11

刘传奇(1985-),男,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桥梁施工研究。

猜你喜欢
劲性龙口合龙
我国首座复合转体桥梁—蓼子特大桥实现“高精度”合龙
“龙口”治水
钢筋混凝土拱桥劲性骨架施工技术探析
连续刚构桥梁一次性合龙关键技术研究
2013年龙口归城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国内铁路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梁合龙 中老铁路:控制性工程阿墨江双线特大桥合龙
劲性复合桩在地基基础领域的应用探讨
大截面钢管劲性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成功合龙 预计6月底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