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库尔勒市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2017-10-17 09:07邓小霞江海澜刘江涛覃琴张文军
中国棉花 2017年9期
关键词:库尔勒市棉农棉田

邓小霞,江海澜,刘江涛,覃琴,张文军

(1.新疆库尔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2.新疆兵团十三师淖毛湖农场,新疆哈密829303)

影响库尔勒市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邓小霞1,江海澜1,刘江涛1,覃琴1,张文军2

(1.新疆库尔勒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库尔勒841000;2.新疆兵团十三师淖毛湖农场,新疆哈密829303)

新疆棉区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棉、商品棉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库尔勒市位于南疆腹地,具有充足的光热资源,作为新疆重要的产棉区之一,植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棉花生产已成为不可替代的经济产物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受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气候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棉花生产规模有所缩减。

1 影响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原因

1.1 政策因素

1.1.1 棉花价格的影响。2006—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趋于平稳,且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较 2013年增加了 5.42万 hm2(见图1),原因是受到2011—2013年近乎无限量临时收储政策的支撑,棉花库存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2013—2014年度国内棉价走势仍维持在18 000~19 000元·t-1。2014年年底国家在新疆进行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机采棉按7元·kg-1、手摘棉按7.5元·kg-1兑付补贴资金。之后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持续进行,棉花价格长期低迷,市场需求量有限,导致棉农种植积极性受挫。

1.1.2 水资源匮乏。由于当地农民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棉田畦灌或滴灌,且农牧民的节水意识薄弱,灌溉模式相对粗放,致使库尔勒市淡水资源匮乏。为应对愈加严峻的用水形势,2014年库尔勒市出台了退耕休耕工作实施方案,因而2014年之后棉花种植面积持续调减,2015年较上年下降21.88%(图 1)。

图1 2006—2016年库尔勒市棉花植棉面积变化情况

1.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2015年底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最大限度规避种植结构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库尔勒市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作物,部分棉农改种食葵、黑枸杞、孜然、甜瓜、西瓜、籽用西葫芦、加工辣椒、加工番茄、豆类、洋葱、红著、甘草、黄芪等。据统计,仅2016年库尔勒市种植特色农作物18种,面积达 5200 hm2。

1.2 气候因素的制约

1.2.1 春季大风沙尘天气较多。春季棉花播种期普遍出现大风、降雨、降温天气,经常出现缺苗断垄现象,棉苗不齐,2014至2016年的4—5月平均风力均达5~6级,甚至出现8级以上大风。5月棉花常常受低温降水天气的影响,生长迟缓,推迟现蕾开花结铃时间,造成减产。

1.2.2 雷雨、冰雹频发。库尔勒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量稀少,蒸发量大,光热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60mm左右。然而2013年6月出现2次强降水冰雹天气,2014年7月、9月共出现2次;2015年4—6月共出现3次雷雨冰雹;2016年5月、9月共出现2次冰雹,且部分地区单次降水量达20 mm,造成棉花受灾减产。棉花是喜温喜光植物,对温度、光照的需求非常严格,库尔勒每年8-9月棉花结铃吐絮期气温偏低,降水异常偏多,多云寡照日数偏多,对棉花裂铃吐絮不利,造成部分棉田有烂铃,已吐絮的棉花出现发霉现象。

1.3 栽培技术的影响

1.3.1 棉田连作。棉农田管水平参差不齐,且大部分棉田常年连作,连作20年以上的棉田占全市植棉面积40%,连作10年以上的棉田占70%,连作5年以上的棉田占90%以上,致使土壤肥力差,易感枯、黄萎病。2006—2012年棉花产量逐渐提高,2012年之后产量有所减少,在2014年降到最低值为 103.08 kg·(667m-2) (图 2)。

1.3.2 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棉花田间管理除了耕地、整地和喷药治虫实现了机械或半机械操作外,其它均需手工操作;特别是棉花采收环节时间长,用工多,人工采收费均在2元·kg-1以上。目前的棉田种植模式,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导致棉花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1.3.3 棉花品种“多、乱、杂”。在选择棉花品种时,种子经销商对棉农的影响较大,许多棉农根本不知道自己种的品种是什么,仅考虑与自己收益相关的特质,而忽视对棉花品质提升的要求,导致棉花品种“多、乱、杂”的问题普遍存在;再加上棉种市场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进一步加重了棉花品种的混乱局面,因此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难以实现,同时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3.4 病虫害防治不当。当地农民素质偏低,田间管理较为粗放,思想保守,难以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此外棉农不了解棉田害虫发生规律,无法掌握最佳防治时间,在棉花生长关键时期化控不到位,导致棉田荫蔽,通透性差,烂铃多,脱落增加,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图2 2006—2016年库尔勒市棉花皮棉产量的变化情况

2 对策及建议

2.1 降低生产成本

需进一步加大规模种植、膜下滴灌、机采棉、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同时协调有关部门派出专门技术人员测土配肥,正确把握土地及棉花缺失的元素,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以减少肥料的浪费。

2.2 提高植棉科技含量

一是加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力度,选育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品种,使品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推广专用机采棉品种,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转变棉农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建设。 增强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棉农接受新技术的意识。三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棉农在关键时期用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制定棉花高产创建栽培技术规范,通过培育典型、树立样板,进一步提高本市植棉技术的规范率,示范带动提高棉花产量。

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当前农资支出占农业生产成本比重仍较大,挤压了农民种植利润空间,政府应加大对棉花种植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棉花种植大户或棉花专业生产合作社。加大良种繁育力度,积极推广先进技术等,进一步调动棉农种植积极性,保证棉花生产稳定发展。此外,需落实退耕休耕、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建设配套防渗渠和机电井安装智能IC卡取水卡,推广滴水出苗技术。

2.4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

进一步加大水渠的保护和治理,加强棉田井、电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创新节水机制和节水模式,使农民在灾害之年不减收。

10.11963/1000-632X.dxxdxx.20170925

中国棉花·影响库尔勒市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2017,44(9):43-45

2017-08-02

猜你喜欢
库尔勒市棉农棉田
棉农
更 正
栽培模式与施氮量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主要害虫及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在改革中绽放青春
——记鹏远棉业公司棉检员杜军
苦豆子条带对棉田捕食性天敌发生的影响
新疆库尔勒纺织服装城建设发展思考
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的调查分析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库尔勒市非户籍人口定居意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