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预防跌倒管理模式在老年患者中的运用

2017-10-17 07:08王发玉章景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住院评估护理

王发玉 王 妍 章景玉

(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7)

综合预防跌倒管理模式在老年患者中的运用

王发玉 王 妍 章景玉

(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7)

目的 探讨综合预防跌倒管理措施对65岁以上住院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两个阶段65岁以上住院患者按不同方式管理。综合预防实施前1年(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为对照阶段,综合预防管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为实施阶段。两个阶段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两个阶段管理效果评价。结果 实施综合预防跌倒管理有效率与跌倒发生率两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防跌倒团队成员合作管理,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作用,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风险评估后,与多科人员协作,综合预防与消除跌倒高危因素的影响,各项预防措施得以有效落实,达到有效预防目的,从而减少了跌倒事件的发生。

综合预防管理;65岁以上患者;防跌倒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患者在临床住院比例中逐年增高,常由于生理与疾病等因素易导致跌倒。跌倒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新的身体创伤和心理创伤,增加住院日数和经济负担,而且成为医疗纠纷的源头[2-7]。为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我院组建预防跌倒团队,护理人员协同他科相关人员对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实施综合预防管理,实施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住院65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为对照组: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6.3岁,实施日常跌倒预防护理。选择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65岁以上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 78.2岁,除采取以上日常跌倒预防护理措施外,更加注重各类人员在防跌倒中的作用,对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后,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并与相关部门成员合作,落实防跌倒管理。2组均在患者住院期间跟踪观察:对跌倒风险的评估准确率、防跌倒健康知识教育落实率、交接班落实率及环境安全落实率及跌倒发生率。共调查患者120例,均无沟通和精神障碍病,在年龄 、性格、住院时间、病程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综合预防跌倒管理模式

1.2.1 成立预防管理组织,提高跌倒风险防范意识:医院成立患者防跌倒安全管理小组,由医务科组织各临床科室负责安全管理的医护人员、药师、康复治疗师、后勤、设备人员组成,护理部牵头负责制定预防跌倒管理制度与跌倒防范措施、Morse跌倒评估量表与填写说明、预防跌倒查检表与质量追踪标准,以及发生跌倒后应急处理预案、跌倒事件上报管理等系列防跌倒相关内容,并定期组织合作成员学习与开展“防跌倒安全管理专题讲座及案例分享,并将此内容放在医院内网上,方便各科随时查阅;其他科各成员负责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各临床护理人员通过学习与考核应达到人人掌握防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标准,确保对跌倒高危因素能准确判断,正确评估与识别高危人群,并能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定期组织小组人员对各科检查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现场查看环境是否安全、Morse评分是否准确等,对存在的问题现场反馈,限期整改,并对改进结果追踪;护理部对各科发生上报跌倒事件后及时组织成员到病区查看和追踪,指导科室针对跌倒事件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深入分析,找出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提出工作中需要改进的环节并及时改进。通过以上举措强化各成员防范意识。1.2.2 筛查高风险人群与预防跌倒查检表的运用:65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入院后2 h内完成风险评估,对评分为中风险以上患者每日评估1次,患者转科、病情改变或跌倒后需再次评估,确保评估准确全面。除了进行有效评估.还应进行有效的预防[8]。根据评估情况,对于高风险人群,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包括挂警示标语牌,定时巡视,教育并确认患者能采用渐进式的下床方法,教育并评估镇静安眠药使用后的影响,日问演练如厕活动已成规律模式,睡前请患者排空膀胱.减少夜间如厕机会等;对患者及家属说明所拟定防范措施并能与患者及家属达成共识;采用统一制定的预防跌倒查检表,责任护士每日对照查检项目巡查与班班交接记录,每周由负责跌倒管理人员根据评估表与查检表审核风险评估评分及督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每月汇总并组织讨论分析与改进。1.2.3 制作跌倒图册及视频对患者及家属或陪护进行健康教育:住院患者跌倒与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危险因素、防范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跌倒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9]。护理部联合宣传科制作规范、图文并茂的防跌倒宣传图册,由责任护士对评估有中风险及以上患者照讲解与示范;床尾挂警示牌,并对患者及家属或陪护重点告知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防范措施及防跌倒的重要性,以引起患者或家属的高度重视与配合。协同信息科制作及预防跌倒教育宣教示频,利用智能电视每日定时滚动播放患者防跌倒宣教视频,护理人员每天利用下午与患者沟通时段结合视频动作重点讲解与演示:包括老年人醒后30 s起床、起床后30 s站立及站立后30 s行走、穿衣穿鞋、上下床、入厕、外出检查及活动等生活起居防跌倒注意事项,以及陪护人员照顾患者防跌倒内容讲解与示范等,并通过提问或让患者练习了解上述内容是否掌握,通过观看视频及反复训练,让患者更形象、生动地掌握预防跌倒的重要性、何时如何预防跌倒的安全行为。同时鼓励长时间住院老年患者学会后告诉新入院的病友穿防滑的鞋子、正确的使用厕所的防滑、防跌倒设施等。研究表明:预防跌倒的意识越强则预防跌倒的行为越好[10]。

1.2.4 加强与陪护合作对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干预:老年人身体各方面功能会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日常活动随之减少,产生害怕因活动而引发的跌倒事件[11]。应根据患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鼓励家属多与老年人沟通,做好防跌倒健康教育,对于有过跌倒或骨折的患者加强心理疏导,解除其恐惧心理,并陪伴或帮助患者一起活动,从而建立其自信心。

1.2.5 护理人员、后勤保洁人员与陪护人员联合对病区环境、设施管理:环境包括地面干燥(浴厕干燥),光线适当,床边及通道无障碍物等;设备包括确认床的高度,床栏使用,按铃放于可及之处,下肢无力使用床上(旁)便器,意识不清躁动者予保护性约束带,外出检查或转运所用轮椅、推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等。

1.2.6 多部门合作,综合预防管理:①护理人员对无陪护及高风险患者重点巡视,严格床头交接班,夜间开启病房地灯,增加巡视频率,细致观察患者活动情况,及时评估危险因素,有针对性预防;②加强对保洁员、患者与陪护在使用环境设备过程中的管理:如保洁员处理特殊脏污地面处放防滑提示牌,病房、卫生间及开水间均设小心地滑警示牌与放防滑垫,告知患者与陪护用水时防止地面积水等;③设备管理人员每日深入病区检查设施是否完好,有无导致跌倒风险因素;④医、护、药师配合对患者使用如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类等特殊药物不良反应的掌握:药剂科定期为临床科室发放新药特药用药介绍,方便医护人员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对跌倒的影响;⑤加强与医师、康复师协作,了解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早预见患者跌倒风险,并协同对患者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全面有效落实预防措施,防止跌倒事件发生。

1.3 效果评价:①预防跌倒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护理部负责跌倒安全质控员每日深入科内跟踪观察不同阶段患者的评估、健康宣教、交接班、环境安全管理落实情况。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准确进行Morse跌倒风险评估人数/所要观察的总人数;预防跌倒健康教育落实率:准确掌握预防跌倒健康教育知识的人数/所要观察的总人数;交接班落实率:责任护士掌握所要观察的高风险患者病情并落实交接班/所要观察的总人数;环境安全落实率:预防跌倒设施安全有效的人数/所要观察的总人数;②分别统计两个阶段所调查的患者发生跌倒例数,计算跌倒发生率。

1.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统计和分析,计量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效 果

实施综合预防跌倒管理后,对跌倒风险的评估准确率、防跌倒健康知识教育落实率、交接班落实率及环境安全落实率明显提高,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跌倒预防管理效果评价比较[n(%)]

3 讨 论

跌倒是由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2]。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每年大概有33.3%的老人发生过跌倒事件,≥80岁的老人发生率甚至超过50%[13].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跌倒,轻者软组织挫伤,重者会导致骨折甚至死亡,给患者带来躯体伤痛,还会造成心理上的恐惧,甚至失去自理的信心。国内外相关研究已证实,给予患者综合预防,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进跌倒发生率。且以跌倒以高危因素为切入点,以多学科合作、综合预防为核心,防患于未然,降低患者跌倒率和跌倒伤害率[14]。因此,预防跌倒护理逐步成为住院老年患者的护理重点。护理人员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也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全面抓起[15]。同时预防跌倒工作不仅是护理部门的职责,也应注重与多部门的合作,采取综合预防与管理。我院成立防跌倒团队组织,加强成员合作管理,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在防跌倒中的作用,强化各项预防措施落实与管理,从实施后观察结果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对65岁以上老年患者综合预防与管理,能大大提高预防跌倒的效果,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

[1] 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S].2011.

[2] 刘墩秀,丁福,何锡珍,等.汉化版Morse跌倒评估表临床应用现状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4,29(19):37-39.

[3]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of falls in older people[M].Lond:Royal College of Nursing,2004:12-50.

[4] WHO.World report on ageing and health [R].WHO,2015.

[5] 耳玉亮,段蕾蕾,叶鹏鹏,等.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老年跌倒/坠落病例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1):24-28.

[6] 丁福,古满平.重庆市40家二级医院病人跌倒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4):1642-1643.

[7] 宋金美,余卫林,沈哲.绍兴市某医院消化科75例患者跌倒原因及防范护理[J].医学与社会,2012,25(5):30-31.

[8] 冯志仙,黄丽华,胡斌春.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3.

[9] 王颖,汪辉,陆丽娟,等.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7,32(1):8.

[10] 黄丽君,戴建英,邱玲丽.“防跌五步法”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B):253-254.

[11] 柳清霞,郭红,徐小箐,等.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1):18.

[12] 么莉,冯志仙,朱宗蓝,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20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5.

[13] 陶鑫,张晓静,卢燕.老年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4):165-166.

[14] 王志红,詹林.老年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5] 沈玉芳,尤春芳.骨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79.

R65

B

1671-8194(2017)26-0097-02

猜你喜欢
住院评估护理
妈妈住院了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