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价值

2017-10-17 07:09特木其吉晓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灶性局灶肝细胞

特木其 吉晓云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西院区,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超声造影的鉴别诊断价值

特木其 吉晓云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西院区,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目的 对比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HCC)54例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42例,分别采用超声检查,评价超声造影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检查HCC的TTP、MTT时间均长于FNH(t=6.457,2.897,P=0.000,0.042),RT短于FN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78,P=0.028);超声诊断HCC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59%、88.09%、90.63%、90.91%,对FNH分别为88.09%、92.59%、90.63%、90.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HCC和FNH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临床推荐。

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超声造影

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和发病率最高的肝脏癌症,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生化特异指标联合影像学检测确诊[1],早期预防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是一种良性病变,患病率较低,发病原因不详,影响超声检查是最为重要检查[2],但是超声检查对于HCC和FNH影像学检测特征极为相似,很容易发生误诊或者漏诊病例。本文通过抽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4例HCC患者和42例FNH患者,评价超声造影在二者中鉴别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HCC)54例和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42例。HCC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33~60岁,平均(46.56±3.23)岁,病程1~3年,平均(1.24±0.67)年,肿瘤直径3~8 cm,平均(5.23±1.24)cm;FNH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5~63岁,平均(47.27±2.46)岁,病程1~4年,平均(1.28±0.56)年,肿瘤直径3~7 cm,平均(5.17±1.45)cm,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可比。

1.2 研究方法:本次使用超声为飞利浦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首先对患者均进行二维检测,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血流状况等;接着经过肘静脉团注入对比剂(六氟化锍),观察病灶的血流方法以及肿瘤周围组织超声波增强情况,连续扫描3 min,记录并存盘,采用自带软件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T),分析对比剂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每次扫描都具有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两条线。

主要参数:①对比剂最大聚集时间(TTP)。②对比剂到最大峰值强度增高1/2时间(RT):③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进行t或卡方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声相关参数水平比较:超声检查HCC的TTP、MTT时间均长于FNH(t=6.457,2.897,P=0.000,0.042),RT短于FN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78,P=0.028),见表1。

表1 超声检查相关参数水平比较(±s)

表1 超声检查相关参数水平比较(±s)

组别 TTP(s) RT(s) MTT(s)HCC 36.54±3.57 2.11±0.89 34.13±3.24 FNH 22.45±5.23 3.89±1.25 31.26±2.57t6.457 3.978 2.897P0.000 0.028 0.042

2.2 超声造影检查HCC和FNH结果:超声诊断HCC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59%、88.09%、90.63%、90.91%,对FNH分别为88.09%、92.59%、90.63%、90.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超声造影检查HCC和FNH结果[n(%)]

表3 评价结果[n(%)]

3 讨 论

FNH是指肝实质增生并被星形纤维瘢痕间隔成结节状,多为体格检查或其他疾病检查发现,极少数患者肝区有轻微触痛和叩击痛。临床采用二维超声,表现轻微低回声或等回声,可见分叶状低音回声[3]。HCC随着肝癌逐渐增大超声显像显示内部回声由低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变化[4]。

本文经过研究发现,超声检查HCC的TTP、MTT时间均长于FNH(t=6.457,2.897,P=0.000,0.042),RT短于FN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78,P=0.028);超声诊断HCC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59%、88.09%、90.63%、90.91%,对FNH分别为88.09%、92.59%、90.63%、90.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比剂在HCC微血管较丰富达到峰值强度时间短,并且微血管是逐渐增多的,两组疾病互为对照,评价临床价值,超声检查在两组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所以不仅可以应用于疾病鉴别诊断[5],在临床和人们疾病预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对HCC和FNH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且超声检查可以应用于不同类型疾病血液灌流检查,定量评价病灶变化,值得临床推荐。

[1] 陈瀚勋,卢敏艳,舒琦,等.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12(1):85-87.

[2] 黄宇峰,陈建新,张同华,等.CT灌注值分析及CT灌注成像鉴别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J].肝脏,2016,21(8):626-629.

[3] 李靖翊,刘建滨,史凤霞,等.256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型肝癌与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0(2):63-65.

[4] 张姝,赵洪震,兰海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诊断价值[J].肝脏,2016,21(5):344-346.

[5] 李跃明,邢振,林娜,等.3.0T MRI在小肝细胞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7):501-504.

R735.7

B

1671-8194(2017)26-0134-02

猜你喜欢
灶性局灶肝细胞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多灶性PTMC与单灶性PTMC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比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癌灶间的异质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CT对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67例青少年肌阵挛临床与VEEG的局灶性特征分析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