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及缺血TrKA的影响

2017-10-17 07:09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长骨髓内四肢

齐 巍 颜 倩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带锁髓内钉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及缺血TrKA的影响

齐 巍 颜 倩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及缺血TrKA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70例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35例经动力加压钢板治疗为对照组,另35例经带锁髓内钉治疗为观察组,术后采取ELISE法检测血清TrKA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 d TrKA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3~14 d均呈回升之势,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显著,暂时降低TrKA水平。

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带锁髓内钉;TrKA

骨折不愈合在四肢长骨骨折中较常见,再次骨折的风险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带锁髓内钉以其抗旋转、抗短缩、适应证范围大的优势打败其他髓内钉,得到临床医师更多的青睐[1]。酪氨酸蛋白激酶A(TrkA)是神经生长因子的高亲和力受体,研究表明,骨折伤后骨折组织中的NGF与TrkA的表达会上调,对骨折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骨折愈合受局部血供的紧密影响,缺血可抑制TrkA活性,不利于骨的修复重建。带锁髓内钉治疗的扩髓操作会影响到2/3皮质的血循环,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观察通过收集70例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分析带锁髓内钉对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及缺血TrKA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70例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患者均经过治疗,并且经过检测均未愈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20~65岁,平均(43.34±2.34)岁,股骨干不愈合8例,肱骨不愈合5例,胫骨不愈合22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19~63岁,平均(43.68±2.46)岁,股骨干不愈合9例,肱骨不愈合6例,胫骨不愈合20例,两组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麻醉,取仰卧位,在骨折不愈合处定位切口并逐层剥离阔筋膜、肌肉组织等直至使骨折端充分显露,适量剥离局部骨膜,从横断面与梯形截面对断端进行修复,并使用骨刀将硬化的骨质凿除。对照组经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在病变张力侧置入相匹配的动力钢板,钻孔并将数枚皮质骨螺钉钉入,旋紧螺钉,常规植骨处理。观察组经带锁髓内钉治疗:扩髓,使髓腔要略比髓内钉的直径大1~2 mm,将骨块植入骨折不愈合端,然后进行复位,并用髓内钉内固定,最后再次在上、下安装锁钉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术后采取ELISE法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1、3、7、14 d血清TrKA水平;疗效判定标准[2]:满分为100分,其中85~100分为优,70~85分为良,60~70分为可,60以下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前后TrKA水平比较:两组术后1 d TrKA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3~14 d均呈回升之势,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3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的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骨折不愈合的影响因素较多,传统的手术治疗主要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但受多个缺点的影响使其应用受限,如创伤大、术后钢板断裂、骨不愈合等。髓内钉的固定具有弹性,能够为骨折愈合提供所需的强度与生理压力,从而有利于促进骨痂生长[3]。而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过程中的扩髓操作,进一步扩大了髓内钉的选择,使用直径更大、强度更大的髓内钉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大与骨的接触,以及增加与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加固稳定性,同时近远端的锁钉能够有效抗重叠、抗旋转,使早期内固定坚强,最终促进骨折顺利愈合。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在直视下操作,方便简单,但创伤较大,术中出血多;而且在骨折端外侧固定钢板会带来较大的弯曲应力;如果所需钢板较长,手术切口大,会加重对局部血运的破坏;此外,加压钢板的作用会随骨折的吸收而逐渐减退,加之后期会出现应力遮挡效应,所以再骨折的风险较大[4]。

早有研究已证实了神经系统与骨折愈合间的密切关系,骨组织中有神经纤维。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神经因素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在骨不连组织中十分缺乏神经的支配作用,提示神经调控的缺失可能会造成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NGF是感觉神经纤维与交感神经纤维得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并可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5]。从本研究看来,两组术后1 d的TrkA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这提示内固定手术会加重血运的破坏,而扩髓操作更是会破坏到2/3皮质的血循环,从而对TrkA活性产生抑制,并导致骨细胞活性减小,不利于骨折愈合,这种破坏似乎不利于带锁髓内钉治疗在目前临床地位的稳定。但研究显示,长骨骨折是否扩髓并不会引起较大的差异。刘济峰[9]动物实验表明,兔骨扩髓后会损伤到内层70%的皮质血管,术后14天左右髓内钉与骨之间会出现血管增生,但术后8周左右皮质的血循环就会基本恢复,所以扩髓与否并不会对骨折的愈合构成明显的影响。

表1 两组术前后TrKA水平比较(±s,μg/mL)

表1 两组术前后TrKA水平比较(±s,μg/mL)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 术后7 d 术后14 d观察组 35 95.25±6.16 74.44±4.09* 80.47±4.87 94.47±5.67 105.4±6.56对照组 35 97.44±4.09 83.25±3.68* 89.36±3.54 96.36±6.89 106.5±4.67t-0.783 13.103 1.943 0.957 0.842P->0.05 <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大。

[1] 张振中,侯瑞青,沈静,等.带锁髓内钉在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6,22(4):625-627.

[2] 李栋,尹芸生,杨朝晖,等.股骨干骨折行带锁髓内钉固定钢丝环扎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1):1639-1640.

[3] 方华宴,李兴华,王爱国,等.单皮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钉术后骨折不愈合12例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9):895-896.

[4] 熊庆广,王永清,张庆杰,等.多向锁定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7):720-726.

[5] 张卫星.交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203-205.

R683.4

B

1671-8194(2017)26-0135-02

猜你喜欢
长骨髓内四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跟踪导练(四)
撤稿声明
跟踪导练(四)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跟踪导练(四)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长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髓内钉治疗—浅谈并发症形成原因及对策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