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017-10-17 07:09钮春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6期
关键词:心理评分统计学

钮春梅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221)

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钮春梅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221)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住我院ICU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然后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ICU护理。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情况、心理状况等,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护理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且缓解患者心理上的不安,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痊愈,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服务;ICU护理;临床价值

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专门针对重症患者开设的护理病房[1]。其中收治的主要对象包括有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的患者、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重症休克的患者等[2]。ICU病房中的护理工作更加要引起重视,需要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来帮助患者康复。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驻我院ICU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探究选取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驻我院ICU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然后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40例患者。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68岁,平均(35.3±2.6)岁。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小的19岁,年龄最大的69岁,平均(36.2±2.5)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士每天完成日常ICU中需要进行的护理工作,除了简单的病房整理、铺床、打针、导尿等护理操作,还要在精神、环境、用药等方面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观察组:结合舒适护理服务。护理人员要充分告知ICU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及作用,并对主治医师、护理人员等进行基本的介绍,让患者和家属能够信赖ICU的护理能力。同时,刚进入ICU期间,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紧张等,护理人员要为其讲解病情,分析目前的情况,并告知预期的治疗效果,语气要温和轻柔,消除患者和家属的戒备心理。然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常用的方法是要对患者的心理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不仅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言谈等中出发,还要从患者的家属朋友等方面来进行侧面的了解。在对患者的心理信息有了可观的了解后,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来进行相关辅导,降低患者对病情的恐惧和消极情绪。当患者入住ICU中的时间达到了72 h左右时,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更加开始注重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治疗的可行性等,针对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造成患者的心理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若患者对病情持有消极的态度,要及时对其进行恰当的鼓励和引导,改变患者的心理态度,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对抗病魔。ICU中的患者大多需要有足够的休息并接受治疗,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可进行适宜的活动。

1.3 观察指标:①疼痛评分: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法)[3]来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前后的疼痛情况;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然后取平均值来进行对比;②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取各组的平均值,并将最终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③生存质量:使用生存质量表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和社会关系四个项目,每个维度的满分为100分,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后,取各组的平均值来进行统计学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本组针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VAS SAS SDS实验组 40 1.23±1.05 28.8±3.1 27.6±2.3对照组 40 3.24±1.08 42.3±3.5 41.5±3.2t- 7.4198 17.7992 21.7430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在护理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独立性 社会关系实验组 40 50.3±4.1 92.7±5.3 71.6±3.4 51.4±3.8对照组 40 33.6±3.7 64.5±4.2 52.9±3.5 37.8±2.6t- 21.1672 29.1908 26.8262 20.6761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入住ICU中患者和家属对于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关于ICU病房中的护理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护理方式并不能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6],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驻我院ICU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结合实验观察的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整体的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更高,舒适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减轻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服务应用于ICU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且缓解患者心理上的不安,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痊愈,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1] 黄春燕,叶婷,刘捷,等.舒适化护理服务的应用对ICU清醒患者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3(18):9-10.

[2] 冯琳云,王欣然,许亚红,等.普外科ICU病人入室后舒适状况与基础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30):2745-2747.

[3] 胡慧.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ICU综合征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9):1801-1802.

[4 杨新.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对医护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1,9(32):2997-2998.

[5] 曲瑾,张多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2):16.

[6] 刘传兰,范瑞芳,赵玲芳,等.舒适护理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中的应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2):92-94.

R473.5

B

1671-8194(2017)26-0223-02

猜你喜欢
心理评分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