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017-10-20 15:11单芙蓉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20期
关键词:建议财务管理影响

单芙蓉

摘 要:本文以信息技术作为研究的对象,深入分析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具体阐述,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最后,基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措施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务管理;影响;建议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管理活动更加广泛,财务管理内容更加完善。对于企业而言,想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并在市场浪潮中独占鳌头,必须先解决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中的不断涌入,企业管理不得不重视其重要性。当企业在财务管理环节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其不断融入管理中,整体的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入信息技术后,财务管理突破了以往的特征產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财务管理在发展过程中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当下,知识经济也在慢慢发展起来。当企业管理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各类问题随着形势发生变化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也出现了创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与新的管理模式相匹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此外,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财务管理发挥职能创造了相应的平台。逐渐成熟的信息技术能够在企业管理中为解决特定问题提供广泛途径,丰富了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总之,信息技术和财务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推进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中存在协同作用。

二、信息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发展状况

会计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它的发展渐渐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会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实现突破。首先是企业个体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接着是企业组织在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上取得进步。而这一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整个会计行业的一次变革。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技术融入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物。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基于单机和单用户的会计软件变革阶段。在此阶段中,会计人员将不再面临各种繁杂的会计核算工作,而是从手工环境中得到解脱,从而实现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其次,是基于多用户的会计软件变革阶段。在此阶段中,PC局域网发挥重要的作用,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下,加强了会计人员和计算机的联系程度。此时,电算化实现了综合应用,使得会计工作脱离了简单的反映工作,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方面进行了加强。最后,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变革阶段。在此阶段中,巧妙地实现了会计和企业的信息化有机融合,企业整体信息化得到全新的发展。企业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完全地与会计工作融合、连接是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除此之外,ERP信息化管理更是会计信息化进程中的一步飞跃。因此,信息技术在会计行业中的应用,有效打破了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在互联网的辅助下,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价值链之间的交流都变得相当容易便捷。

三、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不容置疑,而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其发挥的作用更是重要,可从目标、对象和职能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决定了财务管理的目标的方向。一般而言,利润最大化、盈余最大化、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四大重要目标。而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中,考虑到企业是集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关系于一身的,为了实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企业的价值最大化就成为财务管理目标最终的必然选择。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企业各方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推动,电商行业发展迅速。如果企业只是单一地去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是权益最大化目标,就无法在整个价值链上实现价值提升,最终限制企业的长足发展和盈利空间。

从企业财务管理对象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对象的重点内容。一直以来,资金及其流转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在资金流转的全过程中,开始和结束都是以现金结算。而在这一过程中,任何其他的资产都仅仅是现金的一系列转化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财务管理的对象在信息化环境中未发生任何本质性变化,但是从管理对象的范畴来看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展。首先,从现金的包含的概念来说,一些新形态的事物如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等出现在会计信息化进程中。这些事物,自然而然广泛扩展了现金的概念。此外,各种虚拟或者无形资产的出现,成为改变现金转化形式的推动力,加快了资金流转的速度和效率。这样一来,资金运转的潜在风险问题不断加剧。建立一套合理的控制系统从而保证现金资产的安全和配置,成为当务之急。

从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角度来看,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通过信息技术得到一定的强化。信息技术使得财务管理逐渐具备决策和控制的职能。在财务决策中,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是主要的内容,结合企业的经营环境,综合考虑需要实现的目标,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选择并确定达到财务目标的最优方案。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融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决策面临的环境。与此同时,风险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考虑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各项决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而且可以灵活实现决策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信息技术实现了对企业管理控制职能的强化,不仅从各个层面扩展了控制的范围,而且不断丰富创新控制的手段。在信息化平台的提供下,进行企业财务控制并实现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控制的良性转移。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一个决策过程可能涉及的部门、领域都是全面的,因此单纯的决策都无法达到企业的整体要求。

四、結论与措施建议

1.结论

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的引入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伴随着信息环境的不断成熟,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会越来越系统化。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所具备的控制职能在不断变强,从而为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的财务信息就会更加可靠。本文从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入手,着重分析财务管理的目标、对象和职能受到的信息技术冲击效应,从而针对相应的结论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2.措施建议

为了使得财务管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展得更加完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财务软件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升级,从而尽可能发挥软件的最大化功能。企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首要条件就是确保财务管理软件的科学性。当前,各种财务软件充斥着市场,确实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如果不专门性地使用财务软件,而是统一无差异,那么软件的本身价值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它的功能往往会脱离实际。因此,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软件配置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当时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调查。

第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定时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企业的管理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一旦企业人员对信息化的意识薄弱,那么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就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各种软件的操作、应用如果不能普及到工作人员上去,那么这些设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一批精锐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努力的重要方向,加强对人员技能的培训,提升整体信息化素质,从而确保人人都能掌握信息技术。

第三,建立风险防范体系,进行安全管理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规避企业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网络技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计算机存储大量的财务信息很容易丢失。如果没有实现安全防范准备,一旦危机发生后果就不可估量。此外,如果內部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贪图私利地泄露企业财务信息,那么企业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内部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熟练规范的操作,才能避免损坏和丢失财务大量信息。病毒和黑客的攻击是无法预料的,因此企业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够正常进行经营管理。在保障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安全运行的同时,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规范与监督,形成一套良性的风险防范与监督体系。在此基础上,企業才能够更好地结合信息技术,实现财务的科学有效管理,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陈丽.信息化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信息系统工程,2013(12).

2.昌琦.浅析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时代金融,2014(17).

3.李西奎.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经营管理者,2014(02).

4.黄丽花.浅析信息技术对公交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影响.财经界(学术版),2016(16).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建议财务管理影响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