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综合探究

2017-10-20 15:41刘蕊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两面性独立性可行性

刘蕊

摘 要:在企业的成长过程当中,内部审计作为自我监督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一个十分特殊的角色。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想促进企业的发展,就必须重視内部审计,以适应发展趋势。目前,内部审计外部化已然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因此,使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已成为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化;独立性;两面性;可行性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内部审计外部化已然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纵观国际,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其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水平已相对较高。同时,我国对于审计风险、效益审计等方面的重视正在逐步提高,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使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概述

审计按照主体进行分类,其中一类便是内部审计,指的是企业内部设立专职的审计机构,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本企业及其下属部门的经营管理情况和相关资料等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审查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活动,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目标,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1.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缺乏具有专业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内部审计的要求更为严格。企业所需的内部审计人员不再单纯的来自于财务部门,审计范围也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起初,内部审计主要以财务审计为主,以检查错误、揭露舞弊行为为主要目的。现如今内部审计已经逐步拓展到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最终发展到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也必须拥有广泛的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然而,长期以来企业未能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更别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后续培养,导致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能紧跟企业的发展,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有所下降。

(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和公正是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两个显著特性。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处于企业的管理之下,内部审计机构无法处于完全独立的地位,内部审计的独立程度有待提高。

从内部审计人员自身来讲,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决定了其能否揭露受托责任关系中的虚假和违约行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决定了其是否有权利揭发虚假和违约行为。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同时兼备这两项能力,才能揭露虚假与违法行为。内部审计人员的意见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相关人员的利益,审计人员需要独立于企业利益之外,审计结果才具有客观公正性。

2.内部审计外部化

(1)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义。内部审计外部化,意味着内部审计职能以外包或者合作等形式由外部审计组织来执行。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安达信、毕马威等世界著名机构提出,强调企业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上,将内部审计工作交给外部的审计组织来执行。面对竞争市场,合理制定经营计划,注重自身优势,把内部审计外部化转变为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是指审计主体的外部化,内部审计工作交给外部人员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独立性,并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是企业的重要管理活动之一,有效的内部审计在报表舞弊等具有潜在风险的事件预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可以对资产、经营活动以及会计数据等进行监督,内部审计外部化更能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

(2)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内部审计外部化细分为以下四种形式:①补充,即把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交给具有审计资质的第三方,是最简单的外包形式。企业管理层必須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因此企业将聘请外部顾问在重要审计项目或特殊审计领域提供专业协助。②结合内部和外部审计,也被称为合作审计。在这一结构中,工作任务由相关审计组进行,团队成员由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师分别承担各自的职责。交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来执行的往往是相对于简单、常规的内部审计程序,而需要较高职业判断和合理知识结构或者需要专业人员配合的审计活动时则交给外部审计机构完成,例如环保审计、IT审计、程序审计等。③审计管理咨询主要是指专业组织协助,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其中包括如何制定审计计划和如何合理安排人员。此外,该服务还包括招聘人员,帮助管理人员确定重要的审计风险领域,这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原有咨询服务的延伸。④全部外包,即企业将所有的内部审计工作交于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组织来完成,不在企业下设内部审计机构。

二、内部审计的外部化具有两面性

1.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1)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尽管内审部门执行监督职能,但是身为企业的内部部门,不可避免地与被审计项目存在利益关系。在利益的牵制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中就有可能无法保持独立性。然而,内部审计外部化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外部审计人员独立于企业的管理层,与被审计对象没有任何利益关系,能够客观公正地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合理的审计意见。其次,外部审计人员的建议和报告可以直接传达给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由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及高素质审计人员的缺乏,使得企业现有的内部审计质量无法满足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储备,而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培训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把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者全部外化后,使企业节约了招募、培训和管理资金,有效节省了高额的成本费用。企业聘请外部顾问进行工作,也可获得低产出、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服务。

(3)优化资源配置,获得高水准服务。外部咨询机构由管理咨询、资产评估、税务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内部审计外部化使得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另外,外部审计人员工作经历相对较多,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对审计主体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合理的审计意见。

(4)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管理者应该着眼于企业的核心业务,重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次要的业务如内部审计工作交由高水平的專业服务机构来完成,以加强自身竞争力。

2.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

(1)影响内审职能的完整。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所在的企业了解程度较高,更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外部审计人员更加注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二者背景知识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审计职能的外部化有可能会破坏内部控制的整体功能。可以结合外部审计机构的优势,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为依据,监督审计实施的全过程,对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化意见,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2)放弃企业内部审计自身的资源优势。第一,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内部流程甚为熟悉,能够向企业提供更符合长期发展的审计报告和意见;外部咨询人员只能通过调查、分析和公开信息来评价审计对象,从而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第二,内部审计人员极高的忠诚度和高度责任感也是外部审计人员无法与之相比的,审计人员的自身发展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息息相关,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越发积极地向着企业发展目标前进。

(3)外部审计组织无法完全保证审计独立性。在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互相牵制的情况下,即使是外部审计师,在独立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方面也会有所偏差。

三、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

从当前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来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办法,会计师事务所也形成了自身的行业自律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愈加严格,对工作的各方面规则进行明确,因此内部审计外部化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相关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有法律法规作为支撑。

随着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的杰出人才加入到会计行业中来,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具备了成熟的执业模式,服务质量日益提高,服务范围扩展至新的专业领域,更有能力与经验从事内审工作,内部审计外部化对于企业和外部审计机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趋势,还是从国家的政策支持来看,外部审计机构为企业提供内部审计服务具有较强地可行性,内部审计外部化已然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史德刚,刘明辉.审计.东北财经出版社,2015.

2.毕翼.内部审计外部化研究.财会通讯,2013(7).

3.董玲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4.汪江.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研究.现代国企研究,2017(4).

5.拾以婵.企业内部审计及其发展趋势.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7).

6.葛海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问题分析.企业导报,2016(20).

7.李九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外包的问题及對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8.马宇中,姚清云,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化协同的可行性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7(7).

9.宋建波,蒋晨霞.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探讨.财会通讯,2004(11).

10.许怀宇.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会计之友,2006(36).

(责任编辑:何卉)

猜你喜欢
两面性独立性可行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独立品格培养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做最好的自己
课堂的“生命”在于“活动”
从赤壁之战看《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双重形象
论太宰治《奔跑吧,梅勒斯》中人性的两面性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