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10-21 16:48唐嵘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

唐嵘

摘要:近年来,随之我国教育机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社会各层面的改革也逐渐拉开帷幕。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受改革的渗透与影响,在教学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它不单单停留在过去给大学生传授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面层,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改革明确提出,必须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融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这就给广大的计算机代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搜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并有效结合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循序渐进地促使大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得他们的学习技能得到同步提升。该文笔者将站在各高校的实际角度,探讨通过引进科学的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来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培养向导;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在大学学习课程中,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分,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总的来说分为三大块,即计算机领域的概念一计算机理论知识一计算机基础技能。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为了使大学生将来在社会中能够成为中流砥柱,教师必须顺势而为,把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以此来为大学生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来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据了解,现在的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中,已将大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列为其中一个考核条件之一。所以,作为教师,要尽职尽责,专注于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生,要珍惜大学学习的机会,认识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1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

总的来说,把大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这是非常明确的。但是,這个目标的实现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计算机能力就是让大学生通过运用所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解决计算机专业领域遇到的种种问题的能力。具体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使用能力,这也是最基础的技能;第二个层次是对计算机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这是通过对计算机的活学活用来解决计算机专业领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对计算机的创新能力,这是基于对前两个能力层次的拓展与升华。为了让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显得格外重要,以往我们提倡教师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现在我们则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改革,改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更为科学与合理,这并不代表忽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操技能的训练,而是以此为基础,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计算机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作为关注的焦点,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言简意赅地来说,改革后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与操作训练作为载体,将大学生能力培养作为导向,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机信息素养。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具体措施

2.1确立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的确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它包括多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总共7门课程的学习,涉及信息处理、数据管理、程序设计、系统平台等多项内容。而且7门课程中,每一门课程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包含3个领域,即概念与基础一方法与技术一专业知识应用。教师只有通过对这些课程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抓住重点,详略得当,才能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2.2对教材实施立体化开发

对教材实施立体化开发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特征,结合不同学科的专业需求,对教材实施立体化开发。参与教材立体化开发的人员要分工明确,各自完成自己擅长的部分,但也要注意内容之间的连接与渗透,使其圆满地组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体系,通过多方修改与审核,最后印刷成册,以纸质教材的形式出现在教学工作中,便于教师与学生的翻阅与学习。另外,也可以开发多种立体化教学资源,诸如试题库、实验实践指导、学习辅助光盘、网络在线学习活动指引等。

2.2.1纸质式的教材

一般来说,纸质式的教材是开展日常教学指导工作的基础学习资料,课堂教学基本都是围绕纸质教材内容进行的,所以,纸质教材的编写必须以教育部教学大纲为依据,多多采用发式教学案例,无论在结构编排上还是在内容安排上要符合合理性和科学性,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2.2.2网络在线学习活动指引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工作离不开网络,学习更是如此。在计算机网络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将会受益无穷。它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懂得不断提升自己。网络在线学习活动指引,能够让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而且时间上比较自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他们自助学习的意识的形成。

2.2.3实验实践制导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为一体的学科,其中提高学习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是该门学科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建立计算机实验实践教学指导系统,设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技能操作习题库也很有必要。这样一来,实现了教学训练与测试的有机结合,通过布置任务,使学生带着目标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内化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2.2.4学习辅助光盘

教师制作学习辅助光盘,通过对单元测试、阅读拓展以及重点难点的讲解等,一方面便于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穿插,为课堂教学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料,使他们通过课外学习及时消化课堂中没有掌握的内容。endprint

2.3关于对课程教学的改革

关于对课程教学的改革,要从引进新型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修订以往的考核方式,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以及搭建信息资源和计算机学习平台来实现。

2.3.1引进新型的教学模式

目前,“导学+辅导+自主学习+计算机水平考试”是我国很多高校最推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体是指为学生导学安排10个学时,然后计算机实践训练安排10个学时,再为学生安排网上在线学习指导老师,每学期给学生布置40个小时的自助学习时间,最后对学生定期进行考试测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3.2实施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实施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包括教学资源模式的多元化、教师导学模式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等。这些模式各据优势,教师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的统筹安排,充分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来指导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

2.3.3修订考核方式

新型的考核方式强调教考分离,而且提议由第三方对学生实施考核,这是对以往考核方式的巨大改革与修订。這种集中式的考核方式,是考核的客观性与公正性的充分体现,对开展教学活动更具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4建构实验教学体系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实验教学。而开展实验教学必须首先构建起实验教学体系,这是实验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实验教学体系的主体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形式上注重多层次和模块化,坚持的主线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验教学体系从知识框架上应该包含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从逻辑上应该由浅入深的,第一个层次是关于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验和常用软硬件基本操作实验,这是为学生奠定基础的实验训练;第二个层次是关于对学生计算机专业设计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验训练;第三个层次是关于学生对计算机课外拓展学习与创新能力实验的训练。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二个层次是最重要的,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尽量增加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不断进步,掌握计算机的综合应用技能。

2.5搭建信息资源和计算机学习平台

我们都知道,信息资源对于计算机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所以,给学生搭建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平台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那么这时,网络就起到了连接人与信息资源和学习平台的纽带。关于计算机的学习平台总的来说,分为在线测试系统和在线学习系统。在线测试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某些知识点或某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使学生能够实现及时自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漏洞,查漏补缺。在线学习系统就是通过在网查看微课,下载优秀课件,参与网上讨论等来掌握知识与技能,拓展视野。当然,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搭建一个集教与学为一体的互动式学习平台,由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为学生在线答疑解惑,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实现了师生的有效交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只有认清社会的发展趋势,利用网络带来的便捷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在社会上谋求更好地发展机遇。作为当代大学生,更要珍惜大学期间的学习机会,专注于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与探索,特别像计算机这类强调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只有学习初期认认真真地学习好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在中间的学习阶段踏踏实实地做好实验训练,掌握好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自己在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巧用微课,活化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