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故事在微视频创作课程中的应用

2017-10-21 08:02赖灿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数字故事微视频应用

赖灿辉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许多中小学纷纷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数字故事教学模式随之产生,其最早脱离于美国的数字故事中心(CDS),在现代化数字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研究,使其成为诸多发达国家不断探索和尝试的新型教学方式,该文对数字故事应用于校本课程《DV拍摄与制作》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数字故事;微视频;课程;应用

1问题的提出

在以往讲解微视频创作课程时,教师使用的讲解方式过于单一,完全运用理论灌输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只是给学生讲解基本的操作步骤,学生完全按照教师讲解的操作步骤来进行上机操作,没有深入理解问题的关键。所以通常由学生个人来独立解决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团队小组的作用,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数字故事在国内的教育教学中已有应用,但将数字故事应用于微视频创作课程教学中缺乏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因此,为了深入了解数字故事的功能作用,笔者以此微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以后的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2新模式的探究

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纳·温斯洛·阿奇利对数字故事进行了探索,并且利用计算机来编制自传小电影,在自传小电影中主要包括了他的照片和个人旁白,以此来叙述自己的故事。当该电影播放以后,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人们认为这种数字电影非常有趣。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将数字故事引入国内,并对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开展研究。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基于数字故事与微视频创作的相似性,将数字故事应用于微视频创作课程,更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数字故事教学的理论研究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经对脑补受创伤的病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脑补受创伤的病人和正常人相比,在学习能力上略有不足。加德纳针对人类的智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人类智能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主要涵盖了九个类型的智能,正是由于这些多元化智能,才给人们提供了基本的学习能力。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推出,我国的现代化教育改革逐渐走向多元化,教育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快。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新课程标准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必须全面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通过开展数字故事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这几方面的智能发展:

第一,语言智能。其主要指的是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在微视频创作课程中,学生在制作故事时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把故事内容合理地组织出来,并且运用语言把故事内容讲解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

第二,逻辑数学智能。对于学生的理科学习而言,逻辑数学智能不可缺少。其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计算、测量、推理、归纳以及分类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数学智能,才能条理清晰地把故事编写和讲解出来,在编写故事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

第三,空间智能。其关系着学生能否具备操作空间模式的能力,也就是在大脑中构建独立的空间,并且对空间进行布局规划。学生制作的数字故事属于独立空间,只有在故事空间中把各种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组合成各种形式,对这些故事内容进行合理布局,才能完后数字故事的制作。

第四,肢体运作智能。其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否控制肢体运作,并通过肢体运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事物。当学生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数字故事的素材时,能够逐渐锻炼学生的肢体运作智能。

第五,音乐智能。其指的是学生能否具备感知音调、旋律、节奏以及音色的能力,只有对音乐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才能具备音乐智能。而播放数字故事时,不仅需要插入文字、图片以及视频,而且需要插入各种音乐,所以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

第六,人际智能。人际智能对于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当学生具备人际交往能力之后,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组织自己的语言,与他人进行协商。学生在制作数字故事时必须通过团队小组才能完成,在小组合作工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人际智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第七,内省智能。其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具备内省智能,才能更好地自尊、自律,不断成长和进步。数字故事主要讲解的是自己故事,所以在讲解数字故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来完成数字故事作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第八,自然探索智能。其主要指的是对自然环境的探索能力。在数字故事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索自然奥秘,收集故事素材,所以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自然探索智能。

第九,存在智能。当学生对存在提出问题之后,通常会反思这些问题。所以学生在制作积极向上的数字故事作品时,也会不断反思生命、死亡等一系列问题,逐渐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存在智能。

数字故事的制作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因此,在微视频创作课程中,必须充分结合数字故事的制作,发挥数字故事的优势,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4数字故事在校本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1)数字故事主题的选择

在主题的选择之前,学生们先行分组,教师再根据情况,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合理的调配,使小组成员的搭配更合理。数字故事主题的选择是整个数字故事创作活动的开始部分,在选择主题内容时,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以此为基础来选择数字故事主题,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选择数字故事主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主题内容的时间性、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活动计划拟定

活动计划的拟定:首先要对活动的时间进行整体规划,不但要规定总体耗时,还要对数字作品的每个环节所需时间进行安排。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来分配任务,确保所有的小组成员都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力,明确自身的职责,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活动。

3)活动的开展是数字故事教學活动的主要阶段,这一过程是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获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数字故事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必须按照自身的职责安排,积极主动地围绕主题开展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完成数字故事作品

学生在完成数字故事作品时,必须紧密围绕主题内容和收集的素材来制作数字故事,在数字故事中可以穿插一些图片、视频和音乐,使数字故事作品更加体现多元化特征。

5)数字故事作品的展示及评价

数字故事作品完成后,可以在课堂、校园网或微信上进行展示,通过创作数字故事作品,主要目的为了使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明确自身的观点,不断交流技术知识。因此,不仅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公平的结果,从而极大学生的学习自主学习。

通过实践总结,将数字故事应用于微视频创作课程存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校本课程《DV拍摄与制作》实施过程中,通过采用数字故事教学的方式,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在教学过程中引人数字故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于优势,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适合应用数字故事,将数字故事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学生微视频创作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故事微视频应用
数字故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