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乡镇公务员队伍思想状况研究

2017-10-21 12:31吴红军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问责公务员乡镇

乡镇公务员是最基层的国家工作人员,肩负着联系沟通群众、宣传引导群众、组织发动群众和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群众中的重任,是党在农村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公务员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党的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一、当前乡镇公务员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

调研看,多数乡镇公务员政治立场坚定,能够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制度、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遵纪守法,在基层一线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较好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但是,由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和观价值观的冲击,少数乡镇公务员理想信念和思想观念出现偏差,具体表现在:

(一)党性观念弱化,工作不求上进

一些乡镇公务员缺乏远大理想,工作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对自己缺乏高标准、严要求;有的自认为怀才不遇,得过且过,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经常不顾场合说一些消极话、落后话;有的工作不细致,做事马虎了事,对工作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有的做好好先生,不愿说真话,不愿开展批评,随波逐流;有的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不比工作比待遇,不比奉献比享受,比来比去越比越气,工作越干越没劲。

(二)工作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浓

部分乡镇公务员对自己工作的岗位和职责认识不到位,工作不上心、不用心、不尽心尽力,当“传话筒”和“二传手”,缺乏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的狠劲和勇气,导致工作不细致、拖拖拉拉。有的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光说不练,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处却百无一用;有的好练虚功,喜欢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本宣科,落实工作大打折扣,糊弄上级;有的缺乏服务意识,常常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或者不负责任乱办事。

(三)经验主义严重,创新意识不强

有的乡镇公务员思想观念陈旧,工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习惯于用老经验、凭老办法想问题、做事情,在工作中难以接受新观念、新办法;有的在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懒于思考,上级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存在“冷漠病”,对事业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工作没有目标追求,缺乏开拓精神和执著追求,没有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有的依葫芦画瓢,不顾实际照搬照抄别人的一些新经验新做法。

(四)学习风气不正,理论修养不够

一些乡镇公务员在学习中摆样子,做表面文章,不把学习当作武装而是当作在包装,热衷一知半解,有的学用“两张皮”,理论与实际脱节。工作中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学习的关系,不能沉下身子多读书、读好书,出现学习深入不了,导致工作创新力度不够,遇事茫然无措,思路、方法、点子不足,出现工作能力危机。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思想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严把思想教育关,提高基层公务员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深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加强基层公务员关于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以及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突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从政道德教育,以及维护和遵守党风廉政各项规定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强廉政建设和道德修养。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随着社会不断变迁,基层经济建设、综治、计划生育、服务民生等各项工作也在不断变化,通过举办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基层公务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服务能力培养,端正对群众的态度、改善和群众的关系,按照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的要求,深刻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践行群众路线,促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的执行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嚴把选拔任用关,增强基层公务员队伍活力

一是在基层公务员选拔任用上,结合实际,真正把能认真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的人员选拔上来。二是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将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既要看工作能力,又要看品德修养,坚持以德为先;既要看现实表现,又要看发展潜力,为年轻公务员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既要尊重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又要认真听取群众反映,顺应群众的呼声,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三是借鉴机关科级干部轮岗的经验,拓宽轮岗的范围,使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通过复杂环境的考验磨砺意志品质、通过多岗位锻炼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强化大局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为乡镇长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严把监督管理关,严肃基层公务员纪律约束

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对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狠抓落实,对不够完善的制度,要进行修订完善,增強可操作性,对没有形成制度的,要加快建立完善,使公务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二是要完善督查机制。在采取日常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公务员作风动态监管。三是要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其它监督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建立“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由外至内的纪检监督,平等平行的内部监督”三级监督体系,扩大监督视野和范围,形成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的监督合力。四是要严格问责追究。制定出台专门针对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问责办法》,对督查中发现和查实的突出问题,坚持采取高压态势,根据严重程度和有关问责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做到查实一起,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四)严把考评奖惩关,完善基层公务员考核体系

一是要端正考评导向。健全完善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加强公务员思想作风建设工作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健全考评机制。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评价公务员作风,建立公务员作风扣分台帐,把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平时与集中考核综合起来,突出公务员作风考核的时效性、持续性和全面性。三是要引入激励机制。依据单位职能、科室职责和个人岗位标准,形成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对照年度目标考核责任状内容,加大对履职履责优秀公务员、先进典型的表彰奖励力度,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干部勤勉敬业、开拓进取。

作者简介:

吴红军(1984.08—),男,重庆璧山人,大学本科毕业,单位:重庆市石柱县委党校,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问责公务员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关键词:督察问责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