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民营企业的信用建设问题

2017-10-21 12:31周丽君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信用问题

周丽君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实际运行状态的研究,并与国内外的优秀民营企业的成功经营经验进行对比,从中得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相关经验和民营企业信用建设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民营企业;信用;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信用建设的現状及问题

(一)各机构对民营企业信用建设的认识不足

(1)企业对于信用体系的建设过于心急,导致没有一个好的基础。正常的情况下,企业在需要贷款时才会需要找银行,但大部分企业认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际作用并不乐观,不讲信用也不会收到很严重的惩罚,讲信用也不会增大太多的真实收益。

(2)有关政府部门对信用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目前我国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还是过于生疏,没有一个具体的系统是针对双方信息沟通的,我们必须注重信用体系的建设,才能间接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好的创造拥有正能量的业绩,从而吸收更多的外来投资。

(3)作为人民银行自身对信用体系建设也普遍存在重表面、重形象、轻基础、轻长效问题。信用制度建设往往只注重信用企业等级的评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等作为载体的活动本身,对信用信息的长期连续积累、长效共享机制的建立信用本身的基础、信息总结归档建设等关注度不高。

(二)第三方信用评级市场的推动困难

(1)企业报表反映的真实性不高,相应的可参考性也不会很强,导致评级报告的可依赖程度大打折扣,传统的信用评级系统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信用能力,其应用范围狭窄,被认可的领域难以扩张。

(2)民营企业市场环境、经营状况各不相同,担保环节凌乱无序,严重加大了市场和竞争环境的评估难度,由于各种原因提高了对企业的信用评价难度,也造成了银行对第三方信用评级的信任度偏差。

(3)评级费用较高,评级报告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4)对第三方信用评级市场的行政推动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对于第三方信用等级评估的相关扶持政策和有关税费减免没有达成一致、相关的制度也没有明确规定,各小规模银行在运用行政手段推动评级市场发展过程中,接到的询问和受到的差评太多,在应对和答复方面缺乏相关明确的政策依据。

(三)“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难以落实

通过信用制度建设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仍然被限制于繁杂的抵押担保手续、信贷审批,承诺的优惠政策久久不能到位;信用记录有瑕疵、人情照样能获得贷款、缺失的企业通过关系;逃废债企业或个人通过改头换面、异地生存、金蝉脱壳等手段仍然能很好的存活于市场经济环境中;部分失信企业管理层和债务人仍然高消费、高薪酬,达不到让失信行为处处设槛、处处严惩的目的;失信的行为产生后,对相关帐户、资金和人员的监控不到位,银行、公安、法院、出入境管理等各个部门很难实现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让失信主体逍遥法外的情况非常普遍。

(四)企业信息比较分散,难以采集录入

县级经济体中民营企业绝大部分属于私有企业,分布范围广泛。由于各个机构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导致信息根本无法快速的查询,有些就好像一个无底洞,某些信息一进来,立刻就成为了混沌中的一份子,无从查找。再者就是由于上部分的原因,企业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便不再上递企业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全。所以我们需要从问题的根本入手,规范收集信息机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信息查询体系,完善整个信息库,实时跟進信息库的构架,这样有利于信息的查询,同时也更多的给予了企业建立信用体系的信心。就信用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分析后形成公民、法人信用档案、失信投诉、调查并联合惩戒等均无方向性指导,没有信用分类评价指导意见。

二、建设民营企业信用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完善信用体系,首先需要一个规范,那么久是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归整,整理出一套属于中国的信用评估体系,以相关评估内容的法规、制度、法律和有关标准化规定为根据,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规和范化的程序,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有关信用的行为进行统计,并通过众多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总结然后进行评估体系的建立。

(二)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在有一套信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必须带动更多的企业内部信用建设,那么便引出了信用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主要作用于一些企业在信用建设中有一个规范,通过这个规范,根据企业内部运行所会涉及到的信用行为进行规范,给予企业一个相应的模板,让更多的企业注重信用建设,只要部分企业内部重视信用建设,那么必然会带动一批企业注重企业信用建设。民营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与其他企业的关系,有利于当代经济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监管制度

(1)建立企业信用预警机制,对于一些民营企业可能产生信用缺失行为的进行提前预警,通过多种方式,间接的示意它所会产生的后果进行示警。通过提前口述或者下达公告的方式提前预示,降低失信行为的发生率。

(2)建立企业信用惩戒机制,对有失信记录的企业进行蹲点监管,加强监管力度,通过严惩的方式去限制失信行为的产生。增加日常检查次数,加大监管强度,预防失信行为的产生和制止失信行为的再次发生,可以通过惩戒案列的公布,来介绍失信的代价,以及信用的重要性。

(3)建立企业严重失信淘汰机制。对于失信严重的企业给予重处,加强相关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屡次不改的失信企业给予淘汰机制,直接吊销营业执照。

(四)提高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信用体系的建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信息体系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双方完全信任的前提下,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必须达到共享的程度,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有利于信用制度的建设,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关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否能正常运行,关乎地方经济是否能快速发展的大局。信用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信用建设,通过完善的信用建设,构建全新的社会信用关系链,建立更加美好的生活愿景,减少这个社会因为失信所受到的损伤。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信用问题
神秘的植物工厂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失信商人的悲剧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信用消费有多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