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新趋势的几点分析

2017-10-21 12:31郝彬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生产力

郝彬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为求有序进行各类活动,管理的必要性越来越高,经济活动相关管理尤其如此。基于此,本文以经济管理现代化基本概念作为出发点,分析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内容以及其发展趋势,旨在通过分析完善相关理论,使经济管理、经济活动能够更加有效、有序的进行,并通过分析其发展新趋势为后续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经济管理;生产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

经济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历史十分悠久,且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目前来看,由于当前时代经济活动频繁、类型多样,管理工作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旧方式、旧理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时代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新产业不断被催生,旧产业渐渐被淘汰,管理的对象因此不断变化,各类理论也始终处于提出、探讨、论证之中。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后续经济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概述

管理现代化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按照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技术发展的要求,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系列科学技术成果,通过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使管理活动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成为一种能够获取最佳效益的有效管理。管理现代化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经济、行政、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就经济管理而言,其目的是使经济管理活动达到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水平、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即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廣泛利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系列管理科学的现代理论成果,采用先进管理手段和工具,建立符合组织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从而使经济管理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实现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要前提。

本质上说,经济管理现代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都带来了管理科学和实践的变革。以蒸汽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使社会生产由工场手工业发展到了机器工业,管理科学则实现了由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变革;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发展。这又要求进一步开发人的本性中的积极因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把管理由以泰罗制为基石的古典管理推向行为科学阶段;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光纤通信等高科技的现代信息传播和处理技术,导致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出现新的变革,使管理手段的先进性、管理方式的民主性、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组织的合理性、管理指挥的有效性,都在更高层次上丰富了现代经济管理的内涵。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一)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经济管理的理念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其促进了经济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可以看做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对经济管理理念追根溯源,可以发现自商业活动出现开始,经济管理理念就以模糊的形式产生了,如商朝移民为求生计与其他部落进行的贸易活动,由于周王朝对商朝移民的政策过于严苛,商朝移民不得不通过交易一些王朝遗物、手工制品换的粮食、食盐等必需品,这一阶段的市场是非正规的,其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保持这些商贸活动得以有序进行。而进入现代社会后,管理除了保持经济活动有序外,还包括对利益最大化的追逐、产业链建设、资金链完善等诸多理念,与时代高度契合,现代化程度明显。

(二)管理工具的现代化

管理工具的现代化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宏观上看,银行等金融机构是国家对经济管理的必要工具,微观上看,企业的财务部门则是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工具。以银行为例,古代的金融机构为钱庄,钱庄的功能和银行相似,但其融资范围、资金水平均与现代银行相去甚远。如著名商人胡雪岩,其“阜康钱庄”的也需几十年发展、借助官场力量才能渗透到北方,而我国的五大商业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影响力即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突出体现了管理工具现代化的特色。

(三)管理对象的现代化

经济管理的对象数目众多、类别复杂,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也呈现出现代化趋势。比如生产所用的大型设备、生产线、产业链等,较之往代,现代社会的经济生产要素现代化特征明显。以设备为例,封建时代的设备只具有现代设备的雏形,比如织布机,時代演进到启蒙时代时,蒸汽机出现,20世纪出现了电气设备,现代经济管理则增加了信息化设备内容,如机电一体机、智能锅炉等,其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成果、效率,而各类设备本身作为管理对象,现代化特色也十分显著[1]。

(四)管理系统的现代化

管理系统的现代化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宏观方面,以我国国务院经济部门为核心,各级经济部门为基本架构,以计划为管理主线,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整个系统现代化特色突出。微观方面,企业也会根据经济现状拟定计划,进行预算、预结算、决算以及各类投资、金融、股票发行、生产线建设等工作,而且各项工作以董事会、财务部门为核心具体进行,管理系统有序运转,与现代社会要求高度契合,这也是其现代化特征的主要体现。

(五)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是经济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色之一,现代经济活动类型多样,不能一味依靠传统模式管理,也不能以固定模式进行管理,因此现代化管理方式被不断发掘并得到应用。比如美国微软公司,由于其属于现代科技企业,对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求较高,因此管理方式上采取高度人性化的模式,员工不必穿着工作装、正装,允许带宠物和孩子上班,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只要员工能够完成分内任务即可。又比如日本松下公司的管理,其特色是不断对问题追根溯源,多问“为什么”,从而解决并避免问题再次发生,这些现代化管理方式有力推动了企业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工作。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新趋势

(一)行业整顿周期缩短

行业整顿是国家为合理进行经济工作进行的管理措施,也是市场自然競争的一种现象。在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情况下,其周期将明显缩短。本质上看,行业整顿的周期不会受到经济管理的直接影响,但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个行业必然受到影響,比如BP机维修行业,上世纪90年代末属于高端行业,但如今已经被淘汰,为求使这种规律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相关部门会进行干预,从而使行业整顿的周期总体缩短,经济活动更加有序[2]。

(二)资源整合频率加快

资源整合的方式有多种,比如企业联合、产业链完善等。经济管理现代化要求各行业企业充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不能适应,就可能被淘汰。比如近十年来多见的企业集团、联合企业,其一方面强化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迫于竞争压力不得不进行的整合活动。国家以及地方的经济管理政策使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比如政府部门调控楼市,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受到影响,发展乏力,进一步导致建材市场发展受挫,为求降低成本,强化竞争力,建材企业就可能组成联盟,实质上将即属于资源的整合,未来这一趋势还会更加明朗。

(三)细节管理渐趋完善

对管理细节的把控是现代经济管理的一大特色,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以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为例,由于现代社会商业活动发达,在市场有限的情况下,不断有竞争者加入,企业为求增加经济效益,必然要从降低成本方面入手。日本曾出现一起“狗叫事件”,有力的体现了细节管理的价值。一处仓库原有一名人员看守,产权所有者为削减开支,辞退了人员,换成一条狗,之后其又将狗叫声录下来,卖掉了狗,最大限度降低了开销。该事例体现了经济管理现代化的细节管理,后续发展中,细节管理也可能得到重视、持续完善[3]。

(四)管理理论不断提出

管理理论是管理行为发生的基础,经济学理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大量提出、反复论证,如今已经十分丰富,但鉴于经济发展多变、内容持续增加的基本情况,可以预见的是各类经济理论依然会继续被提出和完善。理论提出的两大基础是问题和现象,在经济活动不断发生的过程中,由于新行业、企业的出现,各类问题和现象也会持续出现,比如著名的蝴蝶效应,其核心思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理论即是对各类现象的总结。后续经济现代化管理面对的问题和现象会更多,理论也极可能继续被不断提出。

四、总结

通过分析经济管理现代化及其发展新趋势,了解相关基本内容。目前来看,经济管理现代化能够推动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在现代社会活动中非常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管理对象、管理系统、管理方式等,着眼于未来,其发展新趋势则包括行业整顿周期缩短、资源整合频率加快、细节管理渐趋完善、管理理论不断提出等。后续工作中,应用上述理论有利于现代化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进行。

参考文献:

[1]梁晨,吴倩雯.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2):141.

[2]吕茜文,李永戈,周润青.基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6):101.

[3]陈露.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问题[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2.

猜你喜欢
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生产力
来不及生产力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理念探究
中国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及研究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