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17-10-21 00:12曲媛媛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曲媛媛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这一概念在近年来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对于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来说,我们必须结合这一理念来对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改革。针对现状来说,高校自身对于这一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学校针对创业教育所能提供的环境和设备较差、教育过程中实践环节存在设置不足等都是造成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难以达到我们预期效果的原因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进行研究。本文将首先对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进行分析,并在第二部分中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阐述,最后一部分则着重论述了具体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一、研究意义

首先,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能从根本上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据现有数据来看,我國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之中,对于实际的用人单位来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已经逐渐趋于饱和。通过创业教育的开展能充分的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其次,创业教育的展开能更好的辅助高校完成培养目标。长期以来,针对高校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即使学生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无处下手状况。在“互联网+”时代下,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已经被部分高校纳入培养目标之中,而通过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则能辅助高校更好的达到这一目标。

最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符合国家的发展要求。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来说,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保证国家及社会迅速发展的关键。

二、现存缺陷

1.认识存在偏差

上文中已经提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针对高校自身来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是主要的问题。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校仅能在技能上对学生进行训练,反而忽视了针对学生创新精神、拼搏精神、进取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从实际的创业教育过程来说,这一类的教学应属于德育教育,只有学生自身在思想品德上有了提升,创新创业的实际成效才能得到基本的保证。

2.教育环境较差

高校培养模式与实际工作需求差别较大是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对于本文所讨论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这样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在实际的创业教育过程中,由于部分高校将重点过多的放在了传统的教学之中,创业教育的时间自然会被压缩。针对现有数据来看,大部分高校中创业教育课程都是在晚自习时间或周末时间开展的,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校针对创业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仍旧十分欠缺。师资力量难以保证、教学环境欠佳都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

3.实践环节薄弱

想要保证创业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根据现状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创业教育中依然在沿用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环节的展开,导致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实践过程的开展掌握一定的经验是保证学生在后续实际创业过程中能少走弯路的关键手段。

三、教育路径

1.正确认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明确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是保证这一课程能有效开展的根本。对于相关高校来说,负责创业教育的相关人员及教师应及时的向欧美等较发达国家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保证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校应明确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各项素养的培育上,保证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能更好的面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优化来说,我们可以從以下几点做起:首先,高校应针对创业教育增加时间上的投入,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根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负责设置课程体系的人员应切实的根据专业需求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为正式课程或选修课程供学生学习。其次,高校应加大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人力上的投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可以及时的邀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者来为学生分享经验,或通过经验会的形式组织在校学生与本校毕业创业者之间的交流。最后,高校应针对创业课程增加资金的投入。在实际的创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在相关设备及场地上的提供能否满足课程开展需求是决定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3.提供创业实践平台

由于实践环节缺乏对创业教育所造成的影响上文中已经做了简要论述,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在高校中构建创业实践平台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从功能上来说,这一平台应具备以下几点功能:首先,这一平台应能实现信息查询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查询到课程的开展信息以及各项创业活动的举办时间,这一功能的添加能够保证学生更迅速的了解到相关信息并进行学习。其次,高校应鼓励学生在应用这一平台的过程中积极的将自己的创业经验上传到这一平台上来,以此来促进学生之间针对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最后,高校创业实践平台应及时为学生汇总不同的竞技比赛信息,并提供线上报名通道,为学生参赛提供便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识定位不明确、环境不佳、实践环节缺乏等是造成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达不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明确定位、提供优良环境、创建就业实践平台等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创业是保证学生能在就业过程中避免就业压力、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手段,但对于实际的创业过程来说,学生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因,这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玲余.“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4):73-75.

[2]高政.“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6(20):265-265.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