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探讨

2017-10-21 00:12丁超睿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警机制

丁超睿

摘 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血液,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从银行业对金融风险认知程度、监测手段、工作人员素质水平这三方面对新时期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了简单研究,之后再结合银行发展现状提出了具有较高针对性的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对策。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理论;预警机制

当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之后,银行为了减少自身的金融风险,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修订了全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来维护银行业稳定发展,之后再通过该体系来加强自身所开展的各项金融业务监管,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为其制定有效解决对策,化解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金融风险问题。

一、新时期银行金融风险形成原因

1.外部因素

经济效益的低下与经济增长中的泡沫是金融风险形成的基础,例如,我银行现存大量的不良贷款,这与经济增长中的泡沫有直接影响。同时,经济效益的低下,必然会产生信用风险,例如,国有企业亏损就是经济效益低下的直接体现。一直以来,我国产权制度未能明确,使得企业的自主经营偏离实际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造成外部性经济行为,从而导致侵权获利情况发生,其最直接体现就是资产和负债约束力不强,企业将现有的融资风险责任转移给银行,致使银行信贷无法保证。

2.内部因素

受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资产质量不断下降,据相关研究证明,相对于贷款人来说,借款人对于借贷的投资项目风险拥有更多信息,并对信贷用途不了解,从而导致信贷市场的道德困境。金融体制不健全也是导致金融风险发生的因素之一,使金融风险有了生存空间,其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不明确、银行控制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以及金融市场不发达等方面,助长了金融风险的产生。

二、新时期银行业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

1.对金融风险认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基层中央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所开展的监管工作只限于银行系统微观风险认知。然而,银行业在实际发展期间并没有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关金融业务决策法律制度较少,不能很好的对金融业务进行保护,从而导致银行业在发展期间常常会因为多种因素存在着各种金融风险问题。

2.缺乏金融风险管理手段

金融风险管理作为基层银行业内部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保持银行业务日常基本经济运转,同时还能对银行各个部门之间金融工作环节进行连接。可以说,金融风险管理是银行在发展中维持基本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从银行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金融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规范性较差,比如说工作人员对金融风险管理意识较差,很难对金融各项工作任务的真实性缺乏调查与验证,削弱了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的作用。

3.银行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银行业正处于新经济发展浪潮下,然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想还是没有向新的方向转变。有的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思想早已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拖慢工作的进度,降低了工作质量与效率。另外,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管理能力较差,没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导致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真正价值被埋。与此同时,银行风险管理人才较少,但是银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金融风险管理工作质量提不上去。

4.金融生态环境不稳定

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薄弱,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处于不协调状态,不良资产所占比例较大,社会信用意识较差,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尚处于初级阶段,导致我国的金融业服务水平与竞争意识无法满足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达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信贷矛盾不断加大,逃废债务现象普遍,使道德风险加剧,各种问题矛盾激增,使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加大了金融风险。

三、新时期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1.加强金融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防范意识

银行业在发展期间还要根据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现状开展金融理论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工作人员认识到金融防范风险的重要性,明确自身责任意识,避免金融风险发生。其次,银行还要建立一项完整的授权批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能、责任、权限等方面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会承担自己范围内的工作责任。另外,银行业还需要改变传统用人思想,積极引进大量的金融专业人才,并在金融风险管理岗位上安排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较高的工作人员。其他金融部门工作人员要在新形势新经济发展浪潮中转变自己思想观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并学习年轻金融工作人員新思想,提升金融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最后,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建立一项完整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将金融管理工作流程、岗位责任、监督职能进行明确。

2.建立健全的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

首先,基层银行业在发展中可以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一套区域性监测体系,加强对基层银行业务人员管理,提升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效果。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种监测预警编制的综合应用来规范金融管理全过程,发现担保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早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问题担保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以及时防范、控制和化解担保风险,实现“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最终达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目的。其次,银行还应该做好与金融部门的沟通、交流工作,提高对金融风险管理工作重视,严格按照国家指定标准进行,做好银行各项金融业务的分析、处理工作,并了解银行业最真实的金融收支情况。如果一旦查出金融报告中不真实的数据信息,就应该按照国家指定要求严格处理,就追究其法律责任,保证银行业自身利益不会受损,为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最后,银行金融机构应该将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创新、完善,加强对各项金融业务支付风险、操作风险等管理,通过系统和持续地收集与金融风险监测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及时通报的活动,堵塞风险漏洞,防止金融风险对银行造成冲击。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防范银行金融危机

在这个新时期背景下,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一套适合自己的存款保险体系,合理规范银行各项金融业务,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银行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应该过早建立,因为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各个用户的保险资金总额会处于逐年上升的状态,而银行部门相关合作机构会从自身的积蓄中拿出一分钱,为用户缴纳保险,以此来保证用户资金安全,避免风发生。完整的存款保险制度还可以增加银行用户的保险基金,增值用户基金额度,保证用户资金安全。

另外,银行在开展金融存款管理工作时也与应该得到银行领导人员大力支持,让领导人员起到带头作用。为了保证存款保险制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银行应该为其设置对应的管理部门,聘请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专业工作人员开展管理工作,加强对各个用户的存款编制、汇总、审核等工作。存款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应该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做好交流工作,了解各部门的工作现状,制定出对应的挂进了制度。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配合预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根据银行的发展现状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案,加强对银行各项金融工作任务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防范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金融危机,为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4.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减少金融风险

金融生态环境是决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金融风险的关键因素。要想改变当前新时期背景下金融生态环境,减少金融风险,那么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基层银行应该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交流,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根据银行发展现状制定出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合理保障;②建立高标准、高起点的诚信生态环境,并以此来提升各项金融工作任务的质量,做到合理规范使用金融贷款,诚信按期归还贷款,树立良好的金融工作环境;③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来进一步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加深工作人员对改革工作的认知,从而提升各项改革工作任务质量;④银行还应该构建一项全新的沟通平台,定期与金融机构沟通,放宽金融机构对公司的贷款条件,扩大资产抵押范围,丰富融资渠道。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新时期银行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行了简单的研究。通過新时期的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政府部门在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提出了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建议,从而防止金融风险对银行造成冲击。因此,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应用对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怀玉,杨凌云,李新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宏观和微观对策[J].济南金融,2001,09:34-36.

[2]文跃生,李明禄,徐道琼.防范化解开发区金融风险的对策[J].银行与企业,1997,08:46.

[3]河北銀监局课题组,张庆民,陈亮.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传导机制及防范对策——基于河北省银行业的分析[J].河北金融,2016,09:7-10+41.

猜你喜欢
预警机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高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机制研究
高校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广播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预警策略
天津市农村抗旱预案初探
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建立与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