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孤皇后在隋朝的政治影响

2017-10-21 01:41陈志欣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隋文帝

摘 要:独孤皇后对隋朝的建立以及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独孤皇后在隋朝建立时期的政治活动、政治手腕和思想,三个方面论述了独孤皇后对隋朝政治局面的影响。具体的梳理了独孤皇后以自己敏锐的政治头脑帮助隋文帝一步步谋划,并在隋朝建立后在政治方面独特的影响力。

关键词:隋书;独孤皇后;隋文帝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通过隋文帝临终前所说“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我们可以看出独孤皇后在隋文帝选择继承人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那么,独孤皇后对隋朝的发展究竟起到了哪些作用呢?独孤皇后一介女流何以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延伸到整個隋朝的历史,后妃在隋朝的政治中起到何种影响?下面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将做进一步的分析:

一、独孤皇后对隋朝建立的作用

文献独孤皇后,本命伽罗。她是关陇集团核心人物独孤信的女儿。独孤信位高权重,有着非常敏锐的政治眼光,獨孤信看到杨坚气质非凡“有奇表”,于是“以后妻”。这两大柱国的联姻,不但加强了双方内部的联系,而且巩固了独孤家和杨家两大柱国的政治地位,正是这次联姻为独孤皇后在政治上产生影响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界对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政治作用有过细致的分析,但独孤皇后的政治影响力却很少得到重视。独孤皇后作为隋文帝的妻子、隋炀帝的母妃,她的决策对两人的政治道路产生关键的影响。

独孤皇后对于隋朝产生影响的第一点是在子嗣方面。与杨坚成婚时,双方约定“高祖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在中国历史上皇位争夺战都是非常的激烈,隋朝的皇子都是同父同母所生,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非常少见的,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在隋文帝取得政权后,独孤皇后更是不会允许文帝违背这一承诺,但出于政治考虑,她又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妥协,允许文帝纳妃。

独孤皇后对隋朝产生的第二点影响是在隋文帝称帝这件事上,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独孤氏虽为女子却有着独到的眼光,根据《隋书》记载:“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总百揆。”在这样的时机下,独孤皇后审时度势,“后使人谓高祖曰: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禅,立为皇后。”在高祖接到独孤皇后派人带来的口信后,文章紧接着便写道:“高祖受禅”。可见,独孤皇后的政治眼光不是一般人所能及。

独孤皇后对隋朝的建立产生的第三点影响是提供了建立隋朝所需要的部分政治威信。一方面,独孤皇后借助其父的影响力,增强了杨坚的政治筹码;另一方面,她为杨坚收揽治理隋朝的人才提供机缘。隋朝开国宰相高熲原为文献皇后宾父之故吏。高熲的父亲高宾曾作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僚佐,并赐姓独孤。

综上所述,独孤皇后在子嗣方面、隋文帝称帝问题上和增加隋朝政治威信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她在隋朝建立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为她今后在隋朝政治生活的角色奠定基础。独孤皇后不同于一般的皇后,她的政治角色是多重的,她在控制隋文帝、收服人心、废立太子等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

二、独孤皇后的权利欲与思想

独孤皇后对于隋文帝的控制在文帝的日常生活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独孤皇后有政治头脑,性格强势,不允许文帝身边出现第二个对她产生威胁的女人。但仔细阅读《隋书·后妃传》可以发现,宣华夫人陈氏在独孤皇后嫉妒的性格之下,“唯陈氏有宠。”这也可能是与宣华夫人的身份有关,宣华夫人是前朝后裔,“配掖庭,后选入宫为嫔。陈氏有政治价值无政治依托。这与独孤皇后“阴杀之”的女子相较,使得独孤皇后对其下狠手的女子是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尉迟炯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后伺上听朝,阴杀之。”尉迟炯在隋朝的地位很高,独孤皇后不过是依着善妒的幌子除掉“尉迟炯女孙”,以保证在政治上无人能够与其相抗衡。有政治势力的女子进入后宫中,一旦产下皇子,隋朝的政治变数会有极大的提高,这对独孤皇后及其子以后发展很不利。

独孤皇后之所以能够控制隋文帝的原因与隋文帝容易听信女子建议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这从宣华夫人陈氏在为杨广出力废除杨勇的太子之位时可以看出来,“晋王广在藩也,阴有夺宗之计”将宣华夫人“规为内助,每致礼焉。”“皇太子废立之际,颇有力焉。”正是由于隋文帝的这一性格使得隋朝后宫女子对于前朝的政治有干涉的隐形权力。吕思勉曾说:“鲜卑之俗,贱妾媵而不讳妬忌,(独孤)后固虏姓,高祖亦渐北俗”。独孤皇后强烈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北朝鲜卑妇女地位相对较高不无关系。

三、独孤皇后的政治手腕

从独孤皇后在太子废立中起到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心智与手腕非常了得,擅长在无形中收服人心。在突厥人卖珍珠时,幽州总管阴寿禀告独孤皇后并请求买下珍珠,独孤皇后却说:“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疲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仔细分析这句话,可谓寓意深刻。一方面“非我所须也”表现了独孤皇后俭朴的生活作风,为天下女子做出表率;另一方面,独孤皇后体恤士兵与功臣,身居高位却心系与外敌抗争的战士。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段话:“百僚闻而毕贺。高祖甚宠惮之。”杨坚内心对独孤氏的“宠惮”,是因为他了解独孤氏的铁腕手段。“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每次皇帝上朝,都会跟着皇帝的步辇一起,并且到了自己没有僭越的地方就停下来。“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在文帝做出政治决策时,独孤皇后向文帝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独孤皇后能影响隋文帝的思想,为以后废太子埋下祸根。当时还未当上太子的杨广,正是看到独孤皇后对隋文帝甚至整个隋朝的政治走向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力,才在谋划太子之位时,将独孤皇后笼络到自己的阵营。独孤皇后和隋文帝都倡导节俭,于是,杨广投其所好,平日一副节俭的模样。独孤皇后看重正妻在家庭中的地位,所以杨广与萧妃表面上夫妻恩爱。杨广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赢得独孤皇后的好感,为以后太子之位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独孤皇后在隋朝建立时,把握时机,促成隋文帝受禅;在隋朝的历史上,她有着超越男子的政治手腕,政治敏感度甚至超过隋文帝,能将隋文帝在政治上的失误之处指正。独孤皇后是压垮杨勇太子阵营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隋文帝在临死之时才会发出“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这样的气愤的话。正是这一段话,直接反映了独孤皇后在隋朝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魏征.《隋书》卷36《列传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08页.

[2]魏征.《隋书》卷36《列传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10页.

作者简介:

陈志欣(1992.11—),女,籍贯天津宝坻,学校天津师范大学,专业考古与博物馆。

猜你喜欢
隋文帝
隋文帝开山阳渎考论
论隋文帝并未施行科举制度
不以公权泄私愤
豪华的龙舟
隋文帝造字
隋文帝法治“理想国”有何独特魅力
正直的尺度源自正直的人格
隋文帝打赌送命
不图虚名的隋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