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7-10-21 01:41钱红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钱红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有利于理解和巩固学习,有利于培养表达能力,有利于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閱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可见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找到并正确运用了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的方法,小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那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创设阅读环境。阅读环境,即一种气氛。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推荐适合学生的读本。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选择接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是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前提。当代许多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的著作大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

二、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要想让学生爱读、会读,读得有效,还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阅读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

(1)浏览法。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可以说书籍浩如烟海,人们不能对所有的文章都详加研究。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或内容不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可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写法等。

(2)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如《智慧的美丽》就属于此类文章,指导阅读时,不仅让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让学生找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最后还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明白关爱别人是美丽的,要学会关爱他人,想着他人。

(3)摘录批注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者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圈、画、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三、培养良好的阅讀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首要的是要抓学生的习惯培养,对小学生尤应如此。

(1)要培养学生“阅读三到位”的习惯。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所谓“眼到”,就是要培养学生在读书时在正确的读书姿势基础上,眼睛看清自己所读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专注的读书习惯;所谓“口到”,就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字音,分清字词,把握住如何适当停顿,做到朗读的抑扬顿挫的要求;所谓“心到”,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读书,用心去理解语言的意思。这样做才能有效提高了孩子们读书的效率。

(2)要培养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的习惯。我们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应结合默读训练,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目的去阅读,这样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阅读思维。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要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在阅读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猜你喜欢
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浅谈班级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