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体育教学

2017-10-21 01:41陈郁葱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标教学方式

陈郁葱

摘 要:本文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充分阐述了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当前面临的亟需改革创新的现状,并开展了小学体育创新性教育的方法与对策研究,重点在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创新性实施阐述。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教学方式

在新课标的大前提下,课程改革已经深入到小学教学的各个学科中,其中体育授课也在不断挖掘课程实施的创新性。一节体育课的多个环节均能表现新课改要求的创新性,应用科学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授课理念,创新课堂授课模式,不断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思维,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亟需开展的素质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那么,作为一名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老师,如何尽快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持续进行体育创新教学,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实际授课实践对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开展了分析与探究。

一、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体育学科是学生完整学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的重要一环。该课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挑战性等特点,可充分活跃学生大脑思维,助力其他课程的顺畅开展。此外,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张伯苓所说“强国必强种,强种必强身”,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调节学生的身心,更重要的是将健康变为小学教育及学生生活的重要指导思想,使学生从小拥有健康的身心。

我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重视创新性教学,一是如前文所述,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二是在传统体育授课过程中,无论是授课方法,还是授课途径和内容等多个方面都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从而无法从根本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和学习兴趣,也无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并对其加以培养和拓展。因此,为使小学体育课程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小学体育的创新性教学迫在眉睫。

二、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的方法与对策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授课方式的改进和创新,必将带来全新的授课效果,从感官与思想上带给学生全新的感觉,从而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除此之外,授课思路上的创新才是真正打开创新之门,新课改的体育教学思路也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学习情况,在授课实践中持续创新授课模式,令体育授课缤纷多彩,彻底打破以往单调乏味的教学现实。总而言之,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不仅要新在方法上,还要新在思想上、新在目标上、新在内容上。

(一)教学思想方面的创新

在传统的体育授课过程中,老师一直是课堂授课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灌输的位置,其自身的需求和课堂意见不能得到有效地重视。学生学习感受的被忽略,直接导致了学生课堂积极性的不够,那么课堂上课效果也可想而知了。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势必需要创新教学思想,令学生课堂授课反客为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课堂归属感。在此前提下,学习者可自行围绕课堂授课主题,与老师一起抛出疑问并探讨、思考,如此学习者可在平等快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师生一起调动课堂气氛、把握课堂节奏,势必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课堂归属感,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授课效率,收获良好的授课效果,从源头上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方位发展。此外,师生对体育授课也有了新的认知和科学的定位。

(二)教学目标上的创新

新课标要求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强健学生体能,令其具有基本的健康常识与运动技能,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更进一层的教学目标在于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培养,即着手开展学生运动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其人际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养成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简而言之,新课标下体育授课目标更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身体强壮、心灵乐观才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终极要求。

(三)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新课标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学在开展体育技能与理论授课的同时,还要传达给学生正确的健康意识。体育授课的主要内容是借助体育技能练习等多种形式令学生明白健康教学的真正内涵,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最终使其形成健康的意识。但在授课内容上如果单纯依靠对现有的身体锻炼、技能比赛等内容的组织加工,则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因此在授课内容上建议添加娱乐性的体育授课内容,比如开展更多类型的游戏学习内容。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游戏、简单拓展训练等趣味性较高的学习项目,以此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例如,可借助“夺宝奇兵”等有助于学生提升动作协调性的游戏,一方面锻炼学生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助力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如此小学体育将不再是单纯乏味的队列练习、跑步练习和广播体操,而教学内容的创新必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完美实现。

(四)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小学生的年龄基本介于7至12岁之间,该时期他们内心充满了好奇心,并处于多动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学生们需要通过严格的隊列训练等方式进行纪律感、约束感的培养,但如果一味的采用类似方式,必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身灵性的丢失,因此小学体育老师需要创造更多的教学方式。一是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学生们首先通过观看技能教学视频、广播体操分解视频,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如此在自身学习时才会有明确的认知感,还可通过观看技能比赛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意识。二是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即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引进或创建相关情景,以引发学生相关的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情感,使其更易掌握技能要领。例如,在学习障碍接力这个项目时,教师可引入红军长征的故事,让学生充分想象,如身临其境。在红军精神的激励下学生可高效掌握障碍接力的基本技巧。此外還可采用语言激励法、个性化授课法等多种新型授课方法。

三、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有力推动下及创新意识的引领下,小学体育必将彰显其全新的教学效果,令学生在具备健康意识、锻炼意识的同时怀抱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灵。但体育教学的创新性改革并非朝夕可至,必将经历一个漫长的革新过程,这要求广大小学体育教师矢志不渝的将这项工作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孙小梅.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教学论坛,2014(21):60.

[2]储伟.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2):74-75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新课标教学方式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