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7-10-21 01:41马飞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电力电子电力电子技术实践

摘 要:电力电子技术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增加学生自主实践操作环节等措施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重点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革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电子;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实践

1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新兴交叉学科,主要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形成,同时也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近年来,电力电子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发展,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各种新型功率电子器件的诞生,使电力电子设备的性能得到不断提高;计算机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这些因素都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课程教学总学时60学时,在课堂教学中电路图和波形图比较多,实践性非常强,如何在有限学时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教学中对该课程从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

2基于实践教学的创新化教学模式

2.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现有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先理论后技能实践,兼顾了理论与实践,但是我们通过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了解,效果并不好。因此,在課程教学上我们尝试以“重视理论、强化实践、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电路种类繁多,例如当电路中含多个开关器件时电路的运行模态较多,更为复杂的是要理解电力电子电路特性时常要从s级、ms级和us级等不同时间尺度人手,学生在学习时容易被其中的繁杂所迷惑,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本身这一门课程实践性很强,学生在课程学习时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要求我们必须对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制定严格的授课计划并进行修订。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定期组织教研,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立一种实践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电子竞赛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循环反馈作用,使这种集视、听、做、赛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贯穿始终,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2.2整合学院各种资源,改革现有教学手段

为改变本课程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学生难学,老师难教的特点,我们充分整合学院各种资源,导入“多媒体+实验室+白板”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边听课边动手,确保实践的及时性。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动员任课教师,集思广益,以“边制作、边使用、边修改”为原则,把制作过程变成对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的过程,把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渗透到课件之中。导入一体化教学之后,把课程从教室搬到了实验室,并融合了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以往先学后做的模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

3创建以学生实践为中心的实践模式

3.1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能否在实践能力上得到提高门课程的关键,这使得实验教学体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我院在新校区建成以来,不断加大实验室投入,在仿真实验室中配备了高性能电脑、仿真实验箱及多媒体设备,实验条件正在由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发展,由封闭实验室管理向开放管理发展,由单一的电力电子实验向综合性实验发展,由教师主导进行实验向发挥学生自主性发展。为一体化教学、实验实训提供基本的保证。在完善硬件条件的同时,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制定实践大纲、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程技能训练等子系统,对实践项目、实践目的、实施步骤、设计报告、实践考核等方面进行完善,全方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3.2 毕业设计实践

在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中,我们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科发展动态与实际应用问题,从新选题,让学生在设计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真刀真枪地进行自主设计,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制定毕业设计条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例如优秀毕业设计的审核,规定申请评优者必须经指导教师推荐,然后在初次答辩后再由教研室全体教师对其进行第二次针对性答辩,最后根据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就促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设计,增强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3.3电子设计竞赛和课外实践

我们学院积极广泛地组织电子设计兴趣小组和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工业常用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技术,我们集中安排了这方面的参观及生产实习,使学生对印刷电路板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解。此外,我院还组织学生参加每年一度的电子设计竞赛,在最近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高职高专组)中,我院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自己创造性的舞台,也使得他们大大丰富了电子设计经验。

4多途径提供信息,激活创造思维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弱电与强电的桥梁,正在与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相辅相成快速发展,还与多个学科相互渗透,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当前的学习是基于资源的学习,网络、专业书籍、报刊等都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可以冲破单一教材的狭隘视野,获得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教學内容,开拓学生眼界。同时,不断向学生提供各种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信息,让学生在有效信息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一步步地建构自己的新知识,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5结束语

结合课程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模块化教学,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本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改善,学生的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总体水平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伟,莫岳平.“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01)

[2]于晶荣,吴伟标.“电力电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

作者简介:

马飞(1980—),男,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工作后从事电子类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现于淄博职业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任教。

猜你喜欢
电力电子电力电子技术实践
推动高职电力电子教学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电力电子技术在农业电气化中的应用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及发展论文
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浅议微电网关键技术浅议微电网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