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册)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片段及有感

2017-10-21 03:41林焕莹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过桥列表表格

林焕莹

教学片段:

……聪明岛上即将开演“智慧大比拼”活动,动物们都想过桥到岛上观看比赛,可是还没过桥他们就遇到了难题。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瞧一瞧。(创设生动有趣的卡通故事情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课件演示数学三年级上册P35#8

1阅读与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当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时,要进行恰当的引导。)

师:自由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从中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

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通过读题,我知道了有小熊、小马、小牛、小鹿四只小动物想过桥。

师板书:小牛、小熊、小马、小鹿。

(生在回答时可能是没有顺序的,但是老师在板书的时候有意地按重量大小的顺序板书四个动物,并提问老师这样的排序是有意思的?谁看出来了?渗透“有序排列”)

生:还知道了四只小动物的体重分别是500千克、340千克、240千克、160千克。

师板书:小牛 小熊 小马 小鹿

500千克 340千克 240千克 160千克

生:在桥的旁边竖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

问题问“哪几个可以一起过桥?”

2分析与解答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读完题目,林老师也圈出了题目中几个要注意的地方?

猜一猜老师圈的是哪个几个注意的地方呢?

生:“限重1吨”。

师:答对。这是第一个。“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能超过1吨。

师:假如动物们的重量刚好1吨呢?能过桥吗?(生:可以。)

师:所以“限重1吨”的意思是…… 生:重量小于或等于1吨都可以过桥。

师:还有吗?

生:……

课件演示突出红色圈 圈中图中的两个不同的单位。

生:动物的重量是以千克为单位,桥的限重是以吨为单位,要注意单位的转化。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重量是以千克为单位,桥的限重是以吨为单位,提醒注意转换单位

1吨=1000千克。)

师:第二注意单位的转换,1吨=( )千克 ? 生:1吨=1000千克。

生:也就是说过桥的小动物们的总重量小于或者等于1000千克的都可以一起过桥。

师:还有吗?

生:……

师圈住“哪几个”、“一起”是什么意思?

生:不止一个,起码2个,可以是3个或者是4个。

师竖起大拇指表示认同,你们觉得呢?

生:因为一个一个地过是不超过桥的限重,但是却不符合题意,题目是“几个”“一起”。

师:非常好,认真审题很重要。

师:在上一节新授课的时候,我们提过用列表法罗列方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有序 才会 不重复 不遗留。(引导学生用列表法,有助于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各种方案,感受这一策略的特点和价值。)

师:2个2个地过桥可以怎样搭配?你能把所有的2个2个搭配的组合都找出来吗?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四人小组讨论,把你们的方案记在纸上。(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

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2个2个搭配的6种可能的方案)

师:刚才大家说可以是2个2个,还可能3个3个,又或者4个一起过,大家可以按这样的顺序有序地罗列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吗?

生:可以。……出示表格P 35 #8(后附)

学生在做2个2个的时候还比较有序,但是当3个3个的时候,就有点乱了。师就要做适当引导。

师:当3个小动物过桥的时候,桥的这边还剩一个小动物没有过桥,我们可以用“×”表示,它没有过河,那其余的3个不就一起过桥了么。

做的时候也要有序,例如小牛先不過桥,可以先在小牛下面打个“×”,其余三个过桥,打三个“√”,接着到小熊先不过桥,其余三个过桥,如此类推,得出3个3个过桥的情况,最后就是4个一起过桥的情况。

假如有学生能说出,可以让学生以“小老师”身份加以说明,实在不行,老师再作补充引导。

学生恍然大悟。(注意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列表,加深对这一解题策略的认识,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答:小动物们可以按照1~9的过桥方案过桥。(选出符合问题的合适方案)

3回顾与反思

回顾整个解题过程,从“阅读与理解”的时候,注意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如“限重1吨”、“哪几个”“一起”……,在“分析与解答”时注意,有序思考,从2个2个到3个3个最后4个……检查计算总重量有否出错,注意单位,最后哪几个方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写答句时要清晰标明。

教后感想: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的目标之一。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创造丰富的机会。在确保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材加大了练习的思维含量。列表法的例题是书本P33页例9,对应的练习题较少。P33页“做一做”比较简单与例题较为相似,可是后面对应的练习仅有P34#4和P35#7、#8三题。如果要学生全面有序罗列所有方案是比较难的。难就难在如何设计表格,以及能否找全所有的方案,因为涉及排列与组合问题。该作业做了3次,第一次,老师还没讲,让学生直面问题自己试着做。理所当然,学生只能找出其中的一种到两种方案。然后,正式讲授新知,也就例9,如何利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让学生自行绘制表格,收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两极分化,从作业可以看出认真的家长们还真下了不少功夫。针对学生的情況,于是我决定降低难度——印制好表格让学生填写。因为学生对于画几行几列的表格,心里没底,印好表格可以让学生把学习重心放在方案的设计构思上,这样可能更好。于是便对应以上几题练习设计了对应的表格,要求学生全面有序地思考,罗列所有的方案。但是再深入地思考,老师这样教会不会有点拔高了难度了呢?因为换了家长都未必能把所有的方案一下子全罗列出来,更何况是三年级的小孩子呢?部分家长由于不懂,也纷纷向老师求教……家长们百般无奈,也只能概叹现在的知识越来越难,纷纷表示难为了孩子,这何尝也不是在挑战老师呢?通过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列表意义列举的策略可以解决问题,掌握运用列表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要把知识点讲明白,还真的不容易,更难的是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解决变相的类似问题,这才是关键。通过练习进一步丰富学生运用策略的体验,体会数学的思考方法。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数学的思考,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例题简单,练习比例题难多了,所以有时讲评练习题所花费的时间还比讲授例题所用的时间还多,对于课时紧缺的当下,这对教师无疑更是一个极具考验的挑战。

猜你喜欢
过桥列表表格
组成语
扩列吧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黑夜过桥
列表法解分式方程问题探索
过桥
过桥
黑夜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