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宝贝一样大

2017-10-21 03:41蒋雅智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蒋雅智

摘 要:对幼儿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游戏,是他们喜欢的,能真正用身心去投入的游戏,也正是这种游戏活动为幼儿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基于儿童视角下的游戏活动,需要我们对游戏主题进行解读,选择适宜性的游戏内容,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采用有助于孩子快乐与健康成长的游戏评价方式等共同推动孩子经验的丰富和游戏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以“儿童的视角”支持他们的游戏。

关键词:年龄特征;实际生活经验;幼儿的兴趣点

一、孩子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强

大班的孩子在交往中,游戏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增强,同伴交往中,幼儿的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发展。规则意识不断提高,并且比较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调节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与维持同伴关系,幼儿交往的主动性、目的性也有明显变化。他们更喜欢集体活动,喜欢与周围人交往,并能按自己的兴趣独立地选择玩伴和活动内容。现代社会已经是多元分工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工作职责,每天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工作机会。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拟成人活动、反映他熟悉的四周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爱好,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他们喜欢爸爸妈妈的工作,他们对工作有着向往。所以我们在开始这个主题时就要幼儿自己去了解各种各样的工作,去喜欢各种工作,并让他们谈谈自己长大后的理想。而作为一个幼儿园老师在角色游戏中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予以指导教育这便是最重要的任务。

二、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

大班幼儿对于游戏的发展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能事先计算自己的游戏,商量分配游戏的角色,而且也能更多地理解和坚持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如果发生争执,一般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问题,而且对参加游戏的成员提出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要求;

美工区《时装设计师》: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报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制作方式,设计制作服装。

(1)要将报纸铺平,用线条把轮廓画好。

(2)提醒幼儿剪衣服时,要沿着轮廓线剪(用剪刀注意安全)。

(3)用报纸做出自己喜欢的样式后,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三、孩子喜欢最重要

孩子对什么活动最感兴趣,如何进一步调动孩子的持续兴奋点,如何充分挖掘游戏的价值促进孩子成长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反复研讨,而不是仅仅从成人的视角来想当然地设计游戏内容。在益智区里,我们创设了《小棋手》的内容。

1.计算棋

制作目的:复习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作品玩法:每人四道没有答案的加减法运算题目,掷骰子决定谁先摸棋,摸到棋后不准被别人看到,数出棋内图形的数目,看该数目是否是自己题目中的答案,是则放在对应的题后,不是则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能再摸该棋子。按顺序轮流进行,先找完正确答案者为赢。

层次变化:幼儿先玩10以内数的加减,熟练后再增加至20以内数的加减;为充分照顾幼儿之间的差异,可先玩小棍表示数量的题,后玩数字题。

2.故事棋

制作目的: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作品玩法:棋子画面内容为时间、地点、人物等故事要素。幼儿猜拳决定谁先开始,轮流选棋,每次一个,逐个置于1~4的数字上,选够4个停止,根据自己所选画面轮流编故事,故事中有所选四个画面内容的可以得一面小红旗。得红旗多者为赢。

层次变化:初玩时画面全部朝上摆放,幼儿看着画面选棋编故事。过一段时间后,画面朝下摆放,幼儿不看画面选棋编故事。

3.分类棋

制作目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作品玩法:棋子画面分四类:动物类、花卉类、人物类、水果类,每类五个画面,幼儿协商分配所找类别,猜拳决定谁先开始,摸到棋后,不能让别人看到画面,是属于自己所找类别的,画面朝上摆放在自己一边,反之放回原处,记住下次不再摸该棋。大家按顺时针方向轮流摸棋,先集齐同类别五个画面者为赢。

层次变化:先玩四个一级概念:动物、人物、花卉、水果;再玩四个二级概念,如爬行动物、兽类动物、鸟类动物、鱼类动物,依次类推,难度逐渐加深。

4.单数、双数棋

制作目的:促进幼儿对10以内或20以内单数、双数的认识。

作品玩法:幼儿两人从起点出发,投骰子决定谁先出棋。出棋的幼儿要数好所到棋上图形数目,并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翻棋看答案,判断正误。正确,行至此棋,错误,后退一步。先到小红旗处者为赢。

层次变化:幼儿先玩10以内的单、双数,再玩20以内的单、双数。熟练掌握后,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可改变棋子画面内容,用此形式复习相邻数、数的组成等。

5.趣味安全棋

制作目的:認识“1—60”数的顺序,练习手口一致点数;开展幼儿安全教育。

作品玩法:从起点出发,猜拳决定谁先掷骰子,骰子面朝上的数目为所走棋的步数,走到正确做法的图片处,按提示前进;走到错误做法的图片处,按提示后退。先到终点为赢。

层次变化:先玩根据图意进退,熟练后去掉图片,用箭头、文字等符号进行提示,加强幼儿识字及看符号进行判断能力。

各种职业对幼儿来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幼儿平时能了解到身边一些人的工作,同时又对这些工作或充满好奇或关注不够,因此在实施这一活动中我注意多与幼儿交流、沟通,了解幼儿对哪些职业感興趣,根据幼儿的采访调查统计情况和幼儿的兴趣组织活动,通过采访讨论、交流、收集展览、游戏等活动的组织引导幼儿探索发现成人的工作特点、工作态度,感受体验成人工作的意义,萌发爱劳动和爱劳动者的美好情感。

选择基于儿童视角的游戏主题,教师细心的观察,了解幼儿的需求,陆续地投放材料来慢慢丰富游戏内容。除了这些富有角色标示性的材料,若能逐渐增添一些有助于幼儿以物代物的低结构材料,或许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在假想的活动中获得游戏的愉悦感和趣味,便于思维的发展。

以适当的角色、适合的时机和适宜的语言指导幼儿的游戏,能让师幼双方都享受到游戏的更多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反思介入指导的艺术性和度的把握。但如果以游戏者的身份过早地介入幼儿的游戏,反而会妨碍幼儿自主想象、自主扮演角色的游戏。所以给幼儿时间,让幼儿的游戏成为真游戏,而不是为完成教师预设的目标而被牵引着进行的假游戏。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立项课题《基于主题背景的绘本活动开发实施研究》子课题《基于主题背景的绘本游戏开发实施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