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居住的社区》主题中的游戏感悟

2017-10-21 03:41陆旭芳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积木建构社区

陆旭芳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这说明游戏与幼儿之间有着固定的,天然的联系。这也是新纲要中所指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充于各项活动之中”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一、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合作

随着主题《我们居住的社区》逐渐深入,我们的社区逐渐进入孩子们的视野,于是我抓住机会,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同形状的积木:让孩子造出自己的家。很快建构区里吸引着部分孩子,他们各自选着自己需要的积木,建造着各自心中的家。可是不久从外面传来了“老师,孝孝抢我的积木。”、“老师,积木没有了。”``````原来随着孩子们房子结构的复杂、功能的增加,有限的积木很快用完了,于是矛盾也产生了。

眼看孩子们会因为积木的问题而使游戏无法进行了,怎么办?如果这时教师没有介入,孩子们间的矛盾会更加激化;如果是以前,在指导建构游戏时一般都是直接指导,帮助幼儿选择甚至直接提供给幼儿材料;帮助幼儿假想:“孝孝,我们搭个高楼吧!”;在幼儿建构过程中指手画脚:“你可以这样搭!”对最后功能的实现没有充分给幼儿机会,评价过于笼统:“好极了!”“真好看!”这样的评价看似鼓励,却对幼儿建构游戏没有任何促进意义。从而使幼儿的建构游戏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性,无益于幼儿创造性的提高。

但是今天这种矛盾是我意料之中、又是希望看到的,借助这个机会,我提出了问题:你们说玩具没有了怎么办?到处都是一个个家,好看吗?除了家,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等等。随着问题的深入,孩子们逐渐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情境中,了解到社区的概念,包括建筑、设施、功能等等,在一个个问题面前触发了孩子商量如何解决,怎样建造,以致发展到具体分工。于是第二天的讨论就很有针对性,目的明确。

在这个事例中,虽然没有了教师的指手画脚,但是由于有了教师的适时介入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建构游戏以其对美感、创造性、合作性、目的性、坚持性的巨大教育价值,在幼儿园活动中越来越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因此把握指导的尺度尤其关键。

在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还要做一个观察者,要给幼儿的游戏发展提供支持,观察孩子的活动意向,并及时做出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帮助;老师是否需要介入;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介入方式。当然,这种介入方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师的指导一定要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比如,有的孩子能力差,刚刚开始接触建构游戏甚至需要老师手把手的帮忙,这是代替吗?当然不是,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总之,幼儿园的建构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支持和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需要我们深入地了解建构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更进一步分析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与建构游戏的关系,运用正确的游戏指导方法,以全新的游戏观审视游戏,促进幼儿游戏的全面发展。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主选择权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中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我采取民主的态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們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高自主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我们有这些游戏区域可以进行活动,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都由幼儿自己做主。幼儿在游戏中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要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还要对幼儿游戏应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当孩子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都积极鼓励幼儿,自己动脑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三、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爱父母、爱社会的情感

除了家和幼儿园以外,社区是幼儿生命历程中最为重要的生活环境,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社区里,他们睁着眼睛天真地探看周围那些熟悉而又新奇的事物,他们张开自己的耳朵,热切地捕捉环境中神奇而又普通的声音;他们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一家家商店、一条条街道,他們用自己的小手去抚摸一棵棵大树,一朵朵小花。社区是孩子们与之共同呼吸的空间,是他们学会人际交往的环境,也是孩子们游戏和认识事物的小小世界。在这次《我们居住的社区》中,我们利用了家、幼儿园及社区这一大资源,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景中”来。幼儿体现更为积极、感兴趣,能去观察、去发现、去记录、去尝试,各领域的发展都有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自然观察和空间智能方面,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发动家长帮助我们收集有关的资料;组织家长参与:“亲子活动”,与幼儿共同制作各式立体的房子;帮助收集废旧材料(空的盒子、饮料罐等);利用上学、放学的机会,向幼儿介绍路上的一些社区设施,及时的向幼儿传授一些知识,解答幼儿的疑问,这种一对一的亲子交流对幼儿来说非常有益,幼儿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弥补了教师不能全面顾及的缺陷。家长真正成为了我班工作的坚强后盾,使我们开展主题以来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可以来家长们自制的房子中快乐的游戏,彼此交流着自己父母自制的哪座房子漂亮,还可以把自己的房子和哪座房子可以组合在一起,合并成小洋房……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爱好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当孩子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心意,生发或选择符合自己喜好与水平的游戏内容,并在自发的游戏活动中用自己独特的行动方式,独立地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时,他们的发展竟是如此的自主、快乐、和谐、顺捷!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立项课题《基于主题背景的绘本活动开发实施研究》子课题《基于主题背景的绘本游戏开发实施研究》论文。

猜你喜欢
积木建构社区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堆积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有趣的积木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