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求知欲的新途径

2017-10-21 17:41周维富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思维教师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求知欲望,质疑问难,启动思维,驾知就乐,激发思维,创境蓄情,拨动思维,学做结合,发展思维。如果学习目的是学习中的“社会动机”或“间接动机”,那么求知欲则是学习的“直接动机”。求知欲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瀚海学识,无止无尽,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把“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看作是一生的最高目标”看作是诱人的天堂。正是這种强烈的求知欲,推动了他的科学事业,使他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求知欲这种可贵的情感,完全可以在学习中进行培养。下面就素质教育时期如何培养激励学生求知欲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激励学生求知欲望;新途径

1 质疑问难,启动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说明求知欲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教师都经常采用提问这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生疑。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对某项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心情,就会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疑,精心设疑,从导言到课尾,使学生由开始进入思维的最佳状态,到课已近而意无穷的境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就是这个道理。设疑--求疑—释疑为思维训练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中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设置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念,让学生捕捉疑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地状态。这样就会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为思维开拓出一片可供驰骋的新天地。如在<其根火柴>一作用?③文章开篇写火柴吗?不是,是写什么?有何作用?④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战士,那么卢进勇起什么作用?用贯穿全文连串的大问题,再加上大问题中的小问题,这样就牵动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动脑思考。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课堂设疑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待,力求切入得当,应根据达到学生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培养素质能力为目的;而设疑过频也会使学生过分紧张而反应迟钝,因此设疑不能过滥,难易程度也要适宜,教师及时点拨,以免学生钻”牛角尖”。

2 驾知就乐,激发思维。

有人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兴趣,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他的记忆就会清晰而明确,他的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他的积极性就会十分高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要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达到欲罢不能的境地,就要多给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激发兴趣效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学生的生理特点看,他们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教师应适当地为他们创造机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在讲授应用文后,安排学生写升旗发言稿,倡议书推荐到学校广播站,择优选用定期播发,写表扬信,慰问信推荐给学校团委录用,开展圣诞英语晚会、诗歌背诵竞赛,同时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竞赛。记得一位学生参加市作文大赛,当得知进入前三名消息时,他当时的表现不亚于范进中举一样,神气十足,就如同注入兴奋剂,以后的学习更是欲望强烈,信心十足,成绩也是步步登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一种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

当然,给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表现自己才华,刺激他学习的目的是好的,但也要有分寸,要适度,不影响学习。正常把握学生心态,切莫使学生产生浮躁,爱慕虚荣的心理,或为迎战竞赛而负担加重,搞疲勞战术,造成死记书本知识,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3 创境蓄情,拨动思维。

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景的培养和创造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动机的最重要手段。因此要多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创设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环境的良好气氛,通过这种气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内在潜能,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潜移默化地去看、去听、去记、去写、去感受知识,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教室中的墙壁上挂有鞭策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等条幅来提醒、约束、激励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多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爱心,营造氛围,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他们情绪处于最佳状态。学生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必然会收到好效果,另外,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

4 学做结合,发展思维。

心理学认为: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在学习中尽可能让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和认识条件发挥作用,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思维最近发展区。在实践中不但要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得掌握和发现知识的方法,进行再创造,发现更新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学《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住春天的特点,培养他们善于思维的能力,就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春天景物的特点,培养他们善于思维的能力,就让学生动手制作幻灯片,使文字内容与画面内容联系起来,通过画面展示景物特点。结果,学生兴趣浓厚,讨论积极,想象丰富,所勾勒、描绘的《春花图》、《春草图》、《春风图》等样式繁多,艺术性也较强。当我在讲课时,陆续播放这些幻灯片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看着这些图文并茂、美不胜收的片子,学生的兴趣就自然集中起来,求知欲更强烈了。

这样,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获取了这一新知识,体验到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领悟到实践的价值,就会萌发再创造思维的能力,这样下去,学生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创造意识不断发展。

通过以上几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求知欲望,学生有了欲望,便会有主动精神,也就会主动学习,主动求知,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珍,徐永前.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万千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训练[J].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2011.

作者简介

周维富(1969-)男,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四中学一级教师。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零四中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思维教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