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错情境”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探讨

2017-10-21 17:41陶中铎
知音励志·教育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设计应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陶中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理念及方法的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而“示错情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示错情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升高中數学教学效率、创新教学形式,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是以教材例题为依据,对其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或者是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这种方法没有注重学生的示错体验,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新形势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有效运用“示错情境”的方法,从学生實际学习需求和课程安排等方面出发,结合错题特点来进行示错教学,继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1 “示错情境”概述

“示错情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例题讲解中有目的性和意识的造成普遍易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知识,避免以后在类似题型的解答中出现同样的错误,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的目标。“示错情境”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具体如下:

(1)互动性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示错情境”策略时,主要是在课堂上将学生易出现的错误进行示范展示,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注重学生的体验,不能只单纯地讲解知识点,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强。

(2)潜在目的性。“示错情境”教学旨在将教学中的错误进行示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虽然部分学生在听课的过程难以察觉,但是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进行示错教学,可以避免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类似错误。

(3)注重参与性。例题的示错多是教师有目的性和意识的进行示范,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 “示错情境”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及应用

2.1 设计原则

“示错情境”是通过展示错误知识来让学生积极分析和纠正错误,避免在今后的学习中犯同样错误,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高中生在学习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就需要教师从具体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的知识错误来选择不同的教育手段,继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常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示错情境”时,应遵循巩固性、针对性、主体性、及时性等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知识错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纠正错误,提高创新能力和解题能力。其中巩固性原则是指通过设计“示错情境”,及时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针对性原则是指明确“示错情境”设计的目标,针对某一类的错误来解决该类问题;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及时性原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展示“示错情境”,而不是事后进行补充。

2.2 具体应用

2.2.1 新课导入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应用“示错情境”,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展及发生等过程,更好地理清知识脉络,准确掌握学习方向,高效理解所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绘制函数y=tanx的图像,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错误图像加以展示,如将图像绘制成如正弦函数或y=x3的连续函数图像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错误的“作品”进行讨论和交流:

(1)如何绘制出正确的正切函数图像?

(2)这些“作品”的错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示错情境”的创设,可以启发学生对正切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思考,在纠错中再次掌握函数图像的正确绘制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所要学的知识。

2.2.2 巩固新知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中讲解新知识时,尤其是方程解法、公式和定义等,必须要精心设计“示错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点,降低认知障碍,有效掌握新知识及其新学习方法,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如讲解“直线方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判断点斜式方程y-y1=k(x-x1)是否正确。一般点斜式方程y-1=k(x-1)表示的是经过(1,1)的任何一条直线,教师可结合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示错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质疑,继而掌握正确的知识,深入理解各种直线方程,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3 思维拓展与小结回顾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知识量达到相应地拓展阶段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具体学习需求,科学设计“示错情境”,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怀疑来纠正错误,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小结回顾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再总结和再认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利用学生在问题解答中的常见错误来创设“示错情境”,继而引起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梳理和归纳本节课涉及的方法与知识,并进行回顾反思,达到思维拓展和查漏补缺的目的。

3 结束语

“示错情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可以从新课导入、巩固新知、思维拓展与小结回顾等环节出发,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如针对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才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在思考和探究中加以纠正,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达到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建明.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情境”的设计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28):51-52.

[2]于秀莲.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情境”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28):120.

[3]刘群.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的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24):294.

[4]吴海丽.试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的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118.

作者单位

辽宁省义县高级中学 辽宁省义县 121100

猜你喜欢
设计应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浅析陕西土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绘本书籍中插图语言的应用
装置艺术介入城市邻里空间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